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

(第三十三卷)

 

淨空法師主講

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

 

請掀開經本《科註》卷中第一百三十八面:

 

【又於過去,有佛出世,號波頭摩勝如來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歷於耳根,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,何況志心稱念。】

 

這是地藏菩薩為我們說第三尊佛的德號,時間比前面第二尊又要久遠。這一尊佛的名號叫『波頭摩勝如來』,「波頭摩」是梵語,意思是紅色的蓮花。佛在經上講,通常講四色蓮花,實際上蓮花的色彩不只四色,四色可以說是四原色,四色要是互相配合起來,就能夠變化無量無邊的色彩。經裡面說一切色彩當中紅色最勝,當然是從眾生習尚上所說,佛法是平等法,可是眾生偏愛紅色,大概古印度也是如此,中國人也喜歡紅色,可是外國人不一定喜歡紅色,所以色彩到底哪個最勝,這很難講,完全看眾生的喜愛。這是就當時印度,中國環境也是如此,都喜歡紅色的蓮花。假如說有男子女人,聽到這個名號,歷於耳根就能得這樣殊勝的果報,修因得果,我們能相信嗎?所以關鍵還是在「聞」,著重在聞,『聞是佛名,歷於耳根』,這八個字重要。「聞」不是我們聽到人家念佛,我們聽到了,那哪有這樣殊勝的利益?這一種通常聞名只可以說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,那個功德的確也非常殊勝,但是要得一千次往返六欲天中受福報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;只是在阿賴耶識裡面,種下一個成佛的種子,就是《法華經》裡面所謂「一稱南無佛,皆已成佛道」,是這個意思。

 

如果「聞」是三慧當中的聞,那這個果報就會現前,聞名解義,不是不解義。紅色蓮花,他能夠解這個義,蓮花出污泥而不染,他從這個地方醒悟過來,自己生活在紅塵裡面,生活在六道之中,特別是欲界,能夠不染五欲六塵,功德就大了。如果能把五欲六塵都放下了,那他的果報不只欲界天,他就證果了,對於世間欲塵他淡了、輕了,不像過去那樣的分別執著,所以他能從人道超生到天道,道理在這個地方。「歷於耳根」就是他記在心上,聽到這個名號,他心裡面有所領悟。

 

註解裡面也註得好,在一百三十九面第二行,我們把這個念一念:「表聞名者,雖生欲天」,雖然是生在欲界天;「實不著麤弊五塵」,對粗俗的五欲六塵,他已經不執著,他已經能放下;「以解離聞性本空,生天亦寂。以空處即假,權示天身,以度實生著欲之者」,一聽就開悟了,開悟他確實有能力超越,但是他的慈悲心很重,他還留在欲界天度欲界,還有貪著享五欲享受那一類眾生,度他們。欲界天還是有五欲六塵,不過比人間淡了,欲界六層天愈往上愈淡薄。他末後註解末後說得好,「佛蓮千瓣,表千法明門,故云千返」,所以千返也不是真的指一千次,不要落實,表法的。一處表法,我們要明瞭,處處都是表法。聞法著重在悟入,如果不能悟入,這個利益你就得不到了,悟入真能夠得利益。稱念佛名,對於佛名的意義不可以不知道,特別是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為什麼不可思議?哪些不可思議?你要能清楚、能明瞭,能說得出來,然後你才真正有感受,契入這個境界。末後說,『何況志心稱念』,「志心稱念」迴向淨土必得往生,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。志心是一心稱念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都沒有,縱然斷不盡,一定也很淡薄了,這時候才能夠志心稱念,專志。再看下面一段:

 

【又於過去,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。】

 

這個地方把數字說出來了,這個數字很大很大。

 

【有佛出世,號師子吼如來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一念皈依。是人得遇無量諸佛,摩頂授記。】

 

『師子吼』是比喻立名的,比喻佛說法的威德,佛說法面面俱到、理事圓融,能令世間一切魔外種種辯才,都屈服於佛說法之中,所以比喻作「師子吼」,這是取佛說法的狀況來立名號。『一念皈依』,後面講他的果報,『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』,聞佛名就想到佛說法的威德,所以是一念皈依。從一切邪知邪見回頭,依佛所說的正知正見,佛的教誨是正知正見,這就相應,這是真正的佛弟子。我們知道佛家常說,「佛氏門中不捨一人」。佛講的話決定沒有妄語,只要你的心行相應,就得諸佛如來保佑,得諸佛如來加持,這就是摩頂授記的意思。你的心跟佛心相應,你的行跟佛行相應,哪有不得諸佛如來加持的道理?佛為什麼要加持你?目的是廣度有情,你今天發心幫助佛廣度有情,佛當然加持你,如果你起心動念只顧自己,佛想加持都加持不上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度眾生從哪裡下手?從這一部《地藏經》下手就最好,這一部《地藏經》確確實實可以度末法九千年的眾生;末法是一萬年,已經過去一千年了,往後有九千年,真正能度。這一部經裡頭內容深明因果,果然能夠依教奉行,必得一切諸佛摩頂授記。再看下面第五尊佛:

 

【又於過去,有佛出世,號拘留孫佛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志心瞻禮,或復讚歎。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,得授上記。】

 

這一尊佛『拘留孫佛』,是不是我們現在賢劫當中的佛?小註裡頭有說,不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賢劫,註解上講「此非賢劫第九,減至六萬歲時出世之佛」,後面又告訴我們,「《準萬佛名經》,有無量七佛之名」,這個解釋得好,同名同號的佛菩薩很多,劫也有同名的,世界也有同名的,所以確定不是我們這一個賢劫裡面的拘留孫佛。如果是我們賢劫拘留孫佛,那應該是要放在前面,他距離我們近,他這裡面的排法是愈說愈遠。「拘留孫」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「所應斷」,又翻作「作用莊嚴」,實在講第一個名字好。什麼東西你應該要斷?煩惱應該要斷,生死應該要斷,所以他這個名號從這個地方來建立的,就是佛法常講「斷德」。大乘法裡頭常說,見思、塵沙、無明是應當要斷的,斷見思證小乘阿羅漢,出了六道;再斷塵沙,再破一品無明,就出十法界,這是入一真法界;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四十品無明,這四十品無明斷盡了,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,這個意思在梵語就稱拘留孫。所以這個名號,聽到這個名號自己就知道要斷煩惱,要認真去學習。

 

煩惱在哪裡斷?就在境緣之中,也就是在生活裡面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物質環境裡面有順境、有逆境,人事環境裡面有善緣、有惡緣,善緣順境不生貪愛,惡緣逆境不生瞋恚,那你就斷了,你煩惱就斷了。善緣順境裡面還生歡喜心,你生煩惱了,惡緣逆境裡頭心裡不高興,生瞋恚了,你的煩惱就又起現行。所以在哪裡斷?在日常生活接觸一切人事物當中去斷。真正會斷煩惱的人,對於一切人事物常存一個感恩之心,沒有這些境界現前,你的煩惱怎麼能斷得了?天天在這個環境裡面,先斷瞋恚,再斷貪愛。瞋恚非常嚴重,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告訴我們,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心裡小小有一點不高興,你的功德全部都毀掉了,火燒功德林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警覺的。誰把你的功德毀掉?是你自己毀掉自己的功德,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,外面任何力量不能毀你的功德,外面惡緣逆境現前你要接受,那有什麼法子?你的心被境界轉,過失在自己。佛教給我們修行就在這裡練功夫,練到心不為外境所轉,自己在境界裡面做得了主宰,你的功德就成就了,你的功德就保住了,所以忍辱波羅蜜能成就。

 

《金剛般若》裡面佛給我們說得詳細,布施波羅蜜是你在積功累德,要靠布施、持戒,你是做積功累德;忍辱波羅蜜能保持,使你的功德不壞,功德不失。你不能忍,你布施、持戒的功德全毀掉,毀掉之後你得什麼?你得福德,福德沒有關係。你脾氣再大,性情再不好,你有大福報,將來到那裡去?《華嚴經》上講,將來到阿修羅道去享福,阿修羅道脾氣很大,嫉妒、瞋恚心很重,他有福,所以阿修羅有那麼大的福報,都是在佛門裡面修的,就是敵不過外面境界的誘惑,常生煩惱。這些地方我們一定要學佛菩薩,在一切境緣當中修什麼?修「如如不動」,修「不取於相」,你就成就了;《金剛經》上這兩句話,是大乘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,修行的總綱領、修行的祕訣。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,可以和光同塵,成就自己的道業,也成就度化一切眾生。度眾生,經上說了幾萬遍都不止,佛教給我們「受持,讀誦,為人演說」,這一句說多少?單是一部《金剛經》那麼薄薄的五千多字,這一句就說了十幾遍,遍數說得愈多,這句話最重要。

 

「受持」,我們對佛教誨要接受,要認真做到,那叫受持。「讀誦」是天天溫習經典,天天聽佛教誨,把經讀一遍就是佛教導我們一遍,天天要讀,天天要接受佛的教誨,你要一天不讀,忘記了。說實在話天天讀誦,我們還犯過失,那要不讀誦還得了嗎?為什麼天天讀誦還犯過失?這裡面的原因,第一個經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,第二個自己煩惱習氣太重,降伏不了,所以天天讀誦大乘還造罪業。這怎麼辦?造罪業不怕,加功用行,如果不加功夫必定墮落。怎樣加功?一定要有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佛教給我們努力去做到,這真修、真幹!從哪裡做起?我們在前面講過,佛在《觀經》教我們從三福做起,而這一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就是三福詳細的說明。三福總共十一句那就是綱領,《地藏經》的綱領,全經所說都沒有離開這十一句,你要曉得那十一句怎樣作法,你要熟讀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。這一部經裡面將業因果報說得很詳細,特別是五逆十惡的因,我們決定不能去犯,犯了決定墮惡道,在惡道裡面出離很難很難,這是一定要曉得。

 

學佛沒有別的,克服自己的困難而已,儒家教學也是講這個功夫—克己復禮,克服自己的煩惱,克服自己的習氣,你才叫真修行。說老實話真正修行,不是說你每一天讀多少部經,《無量壽經》一天念十遍有什麼用處?還造罪業。不是說你一天念多少聲佛號,古人講「一天十萬聲佛號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!真正修行功夫得力是一念回心,把輪迴心轉過來變成菩提心,叫真修行;平常我們造的輪迴業,轉過頭來變成菩薩業。換句話說,我們在沒學佛之前,過的是六道輪迴生活,學佛之後,過的是諸佛菩薩的生活,那就對了。諸佛菩薩在境界裡面有沒有歡喜?諸佛菩薩在一切境界裡面有沒有懊惱?沒有,決定沒有。可是我們在經典上看到,諸佛菩薩示現的現相,他也有歡喜、也有煩惱,那是什麼?那是教化眾生的手段,不是真的,正如永嘉所講「分別亦非意」,他是表演,舞台上表演,演給舞台下面人看的,不是自己真的喜歡、真的煩惱,不是的。種種表演幫助眾生覺悟,心裡面確確實實一塵不染,確確實實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。念念示現這個身在世間為誰?為一切眾生,決不是為我,決不是為我這個身,這是菩薩的思想、菩薩的行為,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所以我們要學佛,斷盡一切煩惱,斷盡一切習氣,你得從這裡去幹。

 

世間人無知,佛菩薩以極真誠的心待眾生,極清淨慈悲心待眾生,眾生迷惑、眾生無知,眾生不但不領情,還要糟蹋佛菩薩,像經上常講毀謗佛菩薩、侮辱佛菩薩,甚至於陷害佛菩薩,佛菩薩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佛菩薩為什麼不起心動念?佛菩薩對於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個眾生無始劫來業障習氣現行,那有什麼法子?雖然慈悲教誨他不覺悟,這是佛在經上常常感嘆的「可憐憫者」!他造作謗佛、謗法、謗僧,造作這個惡因,必墮阿鼻地獄,你說可憐不可憐?我們要問這種人有沒有救?還是有救的,只要他一口氣沒斷,他能夠回頭就有救,他不肯回頭那就沒救了,所以要知道回頭。像《阿闍世王經》裡面所說,他造的是五逆十惡,但是臨終的時候能回頭、能覺悟,真實懺悔,真懺悔了,所以他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品位還挺高的,上品中生。他為什麼不上品上生?懺悔還不夠圓滿。所以造作極重罪業,臨終念佛往生屬於懺悔往生,品位高下看他懺悔的功德,要是究竟圓滿的懺悔,那當然是上品上生。阿闍世王懺悔的功夫相當不錯了,真的是一般造罪業的人做不到。但是只要能往生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那就是真實的成就,所以我們要勸導一切造作重罪的眾生,要知道回頭,改過自新。這個例子,諸佛如來、諸大菩薩在歷代所示現的事蹟裡面,我們看到很多很多。

 

過去在印度天親菩薩就毀謗三寶,他最初學小乘,在小乘法裡面他造五百部論,這個人是聰明絕頂;論就是一切經的註解,毀謗大乘。他的哥哥無住菩薩是學大乘,哥哥有善巧方便,誘導他契入大乘,他修學大乘之後,才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罪業,求懺悔。因為用言語毀謗,所以他在佛面前想割自己的舌頭懺悔,手寫文章把手斬掉來懺悔。哥哥說不必,你過去用你的舌頭毀謗大乘,你現在為什麼不用你的舌頭再讚歎大乘?你過去這手,手寫文字毀謗大乘,現在為什麼不用手再寫文字讚歎大乘?他從這裡覺悟過來,所以又為大乘造五百部論,歷史上稱為「千部論師」,可見得佛氏門中真的是回頭是岸。這個例子幾乎代代都有。

 

我們看最近的印光大師,你們諸位去找《印光大師行業記》,就是印光大師的傳記,在《全集》裡頭有,你們每一個人手上都有一套《全集》。你看印光大師傳記,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毀謗三寶,他是讀孔子公的書,以儒家為正統,佛法是旁門。到以後接觸佛法之後,才知道自己造作罪業,過去錯了。他能夠懺悔、能夠回頭,出家修行弘揚佛法,洗除年輕時候所造的這些毀謗三寶的罪業。以後我們曉得,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,換句話,他一生所作所為演戲,演給我們看的。他那不是真的,演給我們看,知道我們這一代,毀謗三寶的事情非常容易犯,犯的人很多,他老人家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,犯了這些重罪依舊可以得度,我們在史傳裡面看到太多太多了。要緊的是回頭,要緊的是斷煩惱、斷習氣,要把這樁事情看重,要把這樁事情擺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當作第一樁大事來做,我們這一生修學才有成就可言,我們幫助一切眾生修學佛法,才有功德可言,否則的話,你幫助一切眾生修學佛法都是福德。福德跟功德不一樣,《六祖壇經》裡面講得很好,了生死、出三界福不能救,再大的福德也不過是到天上去享福而已,出不了三界,功德可以出三界,功德、福德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。以清淨心修一切善法,斷一切惡法是功德,以雜染心斷惡修善是福德,關鍵在此地。

 

這個人聞名,『志心瞻禮』,這就是受持了;若不受持不可能叫志心瞻禮,瞻禮可能,志心沒有。這是真心,真誠心瞻禮。『或復讚歎』,「讚歎」是利他,自行化他。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』,「大梵天王」,這個福報就大了,為什麼?他能斷惡修善。當然跟前面講是一個道理,實際上說這個人是真正菩薩,菩薩跟凡夫一念之間,一念轉過來就是菩薩,轉不過來就是凡夫,佛菩薩跟凡夫就是一個觀念不一樣。一念轉過來了他是菩薩,菩薩為什麼去當大梵天王?以大梵天王的身分,幫助這些天人斷煩惱,天人的煩惱習氣沒有斷盡,出不了三界。他能斷,再現身說法為別人斷,所以『得授上記』,「上記」是成佛之記。青蓮法師註子裡面,引經據典也有不少公案故事都可以看,都值得參考。我們再看底下一尊,第六尊:

 

【又於過去,有佛出世,號毘婆尸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永不墮惡道,常生人天,受勝妙樂。】

 

『毘婆尸』是梵語音譯的,意思叫「勝觀」,勝是殊勝,觀是觀察。我們凡夫對於一切萬物往往看偏差、看錯了,換句話說,就是不殊勝。這個殊勝是對於一切諸法的真相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個觀就叫勝觀。我這個講法大家聽了一定覺得含糊籠統,我們沒有辦法學習。實在講「觀」就是你的觀念。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很好,什麼樣的觀才是真正殊勝之觀,交光大師在註解裡面教給我們「捨識用根」,那真正是名實相應的勝觀。說得雖然不錯,我們凡夫做不到,凡夫用的是第六識,用的是意識,捨識用根那就不用意識了。根是根中之性,也就是說我們用見性見色,這個觀就殊勝。諸位要曉得楞嚴會上,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觀世音菩薩他所修的法門就是這個,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,觀音菩薩提出的修學報告,他怎麼修行成功的?就是用根中之性,根中之性是真心;換句話說,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。用見性見色,見色那就不是色塵,我們用眼識見色是色塵,塵是染污;如果用見性見色就見色性,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。他們本事大,我們非常差勁,用聞性聞聲性,用鼻性嗅香性,舌性嘗味性,明心見性。我們很糟糕,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種境界是六種污染,人家六根接觸外面六種是見性,所以見性之後才說,「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」,那當然,六根所接觸的都是真如本性,見性成佛。

 

見性的是什麼人?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,所以我們就曉得,《楞嚴經》上二十五位菩薩都是圓教初住菩薩。這是我們從《楞嚴經》上去看,二十五圓通章,二十五位菩薩示現都是說他們自己,用什麼方法修行證果的,他們做一個代表。這二十五是二十五大類,每一類裡面數量很多很多,他們就代表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將無量法門歸納為二十五類,不是法門就是二十五種,你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這二十五個人都是圓初住菩薩,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,示現的身分是初住菩薩;在《華嚴經》上示現的身分,將來到五十三參諸位讀到是第七迴向;在《法華經普門品》裡面地位是等覺菩薩,所以在哪一會他用什麼樣身分來示現。

 

這個地方我們把話再說回來,應該從哪裡下手?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,用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,第一念是見性見,我們睜開眼睛看外面的境界,還沒有起心動念、還沒有分別執著的時候這第一念,這一念佛知佛見,這一念是見性。可是凡夫沒有辦法保持,到第二念就起分別執著,第二念就落到意識裡頭去,你能夠永遠保持第一念,你不就成佛了嗎?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,眼睛睜開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時候是見性見色性,你的見是真實的,外面色也是真實的,諸位曉得這就是一真法界。可是第二念起來他就有分別、有執著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立刻就現前,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,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到底在哪裡?為什麼人家是一真法界?因為離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時空是一不是二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沒有十方,是在這個境界裡頭。第二念起來的時候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現前,就把一真裡頭變現出無量無邊的障礙。不只十法界,十法界是講大別,十實在講不是數字,十表無盡、表無量,道理在此地。

 

大乘佛法裡面叫修行,修行叫修觀,修觀不僅僅是宗門,教下也修觀,止觀。所以修觀是我們佛法修行,也是一個總綱領,在佛門裡術語叫「大陀羅尼門」,是個總綱領。不會修觀的,才叫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帶業往生,修觀就不帶業。你念念是清淨平等覺,這就是佛家常講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與什麼相應?清淨平等覺。清淨,不執著,沒有執著;平等,沒有分別;不分別就平等,不執著就清淨,沒有妄想就覺。清淨、平等、覺就是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斷掉了,你能與這個相應,那當然成佛了,佛就是清淨平等覺,清淨平等覺就是我們自己的自性。所以一個念頭起來就壞了,那個速度之快,比光、比電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,快速墮落,快速的在變化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才真正懂得佛在大乘經上常講,「生佛不隔毫端,就在一念之間」。我們的看法,我們六根跟六塵境界的接觸是錯誤的接觸,諸佛菩薩的接觸是正確的接觸;他是大覺的接觸,我們是迷邪的接觸。這樁事情佛跟我們說清楚、說明白,轉變在自己,佛菩薩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轉變,轉變在自己,修行在個人,佛菩薩再慈悲,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轉變。我們自己懂得轉變、肯轉變,佛菩薩看到歡喜,我們不懂轉變、不肯轉變,佛菩薩也無可奈何。這是說毘婆尸佛勝觀的意思。

 

註解裡面末後他引用《大莊嚴論》一首偈,在一百四十二面最後一行,這個偈子四句我們要記住。「無病第一利」,利是利益,什麼叫真實的利益?沒有病。「知足第一富」,世間人追求富貴,什麼是富?知足是富。過去佛弟子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第一富,知足。「善友第一親」,諸佛菩薩是我們的善友。「涅槃第一樂」,涅槃跟前面講過,涅槃的意思玄奘大師翻得好,「圓寂」,功德圓滿,清淨寂滅,這是第一樂。他末後這兩句話,「此乃受即不受,無受即受」,這兩句話的味道很長、意義很深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果然能回頭、能覺悟、能認真的學習,說這個『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永不墮惡道』,他當然不墮惡道。『常生人天,受勝妙樂』,他這個「勝妙樂」,就是末後這個偈子所講,決不是世間五欲六塵之樂,決不是世間名聞利養之樂,你要把這個看作樂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這種樂佛法裡面講樂是壞苦,不是真樂。勝妙樂是真樂,末後這首偈子實際上就是解釋「受勝妙樂」,他說「受即不受,無受即受」,這才是真正的勝妙樂,與前面因行裡頭勝觀相應,勝觀才得勝妙樂。我們看下面第七尊:

 

【又於過去,無量無數恆河沙劫,有佛出世,號寶勝如來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畢竟不墮惡道。常在天上,受勝妙樂。】

 

『寶勝如來』,「寶」是珍寶,我們世間世人重視所謂七寶,這是佛經裡面常說的。古人重視希望擁有,現在人也重視,也希望能夠獲得,有了寶物代表你的財富,可以使你物質生活富裕而沒有缺乏。佛法裡面也有寶,寶此地註解裡面所說的四寶:常、樂、我、淨,這是出世間的四寶,也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,比配物質上來說。而實際上講應當說三寶,佛、法、僧三寶,三寶裡面才有常樂我淨,離開三寶常樂我淨到哪裡去求?求不到。三寶大家知道佛、法、僧,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,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皈依三寶,他是不是真的皈依?沒有皈依,做那一個儀式,那個儀式是空的、是假的,是形式沒有實質。為什麼?他不明三寶、不解三寶,所以他也不得三寶。受過戒的人都曉得戒有戒體,他戒體得不到,三皈也是戒,同樣一個道理,他得不到戒體。戒體是什麼?是自性。

 

三寶,六祖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講得好,佛寶是自性覺,法寶是自性正,僧寶是自性淨,我們受持三皈的時候,有沒有得到自性的覺、正、淨,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時候得到了,那你是真的三皈,經上講皈依是講這個,不是講形式。皈是回頭,從哪裡回頭?從過去迷、邪、染回頭。依什麼?依自性覺、正、淨,這真皈依,這一念回歸了,這是真佛弟子。如果沒有捨迷邪染,不依覺正淨,那這個皈依是冒名的,說得好聽一點,天台家所講的六即裡頭「名字皈依」。名字皈依是什麼?有名無實,一點作用都不起,有名無實。真正得用處的時候,你最低限度要「觀行皈依」,如果我們修行不能契入觀行位,只在名字位上,那就落空了。名字位上說老實話,很容易造罪業,很容易墮三途;入觀行,大致上觀行功夫得力,可以得到人天福報,不會墮落三途。如果入「相似位」,那你有成就,你在菩薩道上就修行證果了。相似位是什麼果位?要以《華嚴經》的果位來說,相似即就是十信位的菩薩,你轉凡成聖了。「分證」的三皈,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。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議,是你要真皈真依,佛在經上講你真正皈依,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,這當然的事。他為什麼保護你?尊敬你、佩服你、仰慕你,不是哪個人派他來保護,自動,自動來保護你。這才叫三寶。

 

自性覺、正、淨才是三寶,這是佛家修行證果的總原則、總綱領,一入佛門第一堂課,就把修行證果的總綱領傳授給你,這叫做傳授三皈,讓你這一生生生世世,向著這個方向、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邁進,你就能成菩薩、成佛。佛法的教學實實在在是美滿到極處,真實的圓滿,一開端就把這條路指清楚、指明白。可是現在我們常常看到,皈依是皈依某一個法師,這完了。「皈依某個法師」這個流弊,由來已久,我們從蕅益大師的著作裡面看到;蕅益大師是明末清初的人,他在當時就指出皈依的誤會錯誤。由此可知,在那個時代,距離我們五百年,五百年前就是「皈依某個法師」,不是皈依三寶;這是我的師父,那個不是我的師父,破和合僧。僧團是和合一家人,他這些皈依弟子在裡頭有分別、有執著,這是我的師父,這是我師父道場我要擁護,那個不是的我要排斥,就破和合僧。破和合僧大家知道,造無間地獄的罪業,換句話說,你不皈依還不造這個罪業,皈依之後造這個罪業,最後歸到哪裡去?歸到阿鼻地獄去,這糟糕不糟糕!大錯特錯。

 

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誤?一念迷情,一念自私,鑄成大錯。這種錯誤的面逐漸逐漸擴大,使一般人對於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,不但影響的面擴大,影響的時間久了,代代相傳,我們都以為這是正確的,誰能發現這是錯誤的?我們要是不讀《六祖壇經》,要是不讀蕅益大師這些著作,我們怎麼會知道?《壇經》裡面給我們啟示,六祖傳授皈依,他居然不說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他不是這個解釋,他說是「皈依覺、皈依正、皈依淨」。我早年讀這個經的時候,這個給我很大的啟示,他為什麼這麼說法?他是唐朝時候的人,距離我們現在一千三百多年,想必在那個時代,大家對於三寶就已經迷了,迷在佛法僧裡面,不知道佛法僧表法真正的意思,所以他才說「皈依覺、皈依正、皈依淨」,然後又說「佛者覺也,法者正也,僧者淨也」,他這個說法。他之所以這樣說法,對那個時代的人,必定是那個時代人已經對於佛法僧真正的意義迷失了,所以能大師傳授三皈,他有他另外一種講法,喚醒大家回頭,這很有道理。

 

佛家要修行證果,頭一個要把我捨掉、把私捨掉,你執著有個我一切都為我,執著有個私的念頭,這是輪迴心造輪迴業,不是佛法。佛法,佛是覺的意思,佛法是覺悟之法,你有一念私情夾在裡面,你是迷法,是迷惑顛倒之法不是佛法。我們今天將迷染法看作佛法,你在佛法修學會有什麼成就?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覺正淨是寶,是寶中最殊勝者,三寶都是屬於自性,不在外面也不在別人。釋迦牟尼佛沒有教我們皈依他,早年是教我們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沒有說是皈依他,大家都懂得自性覺正淨是三寶,叫自性三寶。但是對於形相上的三寶要懂得尊重,為什麼?沒有形相的三寶,你怎麼會知道自性三寶,必須要用形相的三寶常常啟發你、誘導你,讓你時時回歸自性三寶,所以形相就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我們見到佛像、聽到佛名,立刻就回歸自性覺,看到經書、看到法物,就能回歸到自性正,看到出家人形象,就知道回皈自性淨,所以形相的功德是無量無邊。形相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,如果沒有這個形相很容易忘掉,又迷惑、又顛倒、又造業,繼續還要受苦報,這才是真正的三寶,真實三寶。『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』,聞名就皈依,聞名就回頭,畢竟不墮惡道,他的生活、他的行為能與自性覺正淨三寶相應,他怎麼會墮惡道?縱然造作惡道的因,惡道的緣斷了,所以不墮惡道。『常在天上,受勝妙樂』,這一句跟前面「常生人天,受勝妙樂」,一個意思。再看第八尊:

 

【又於過去,有佛出世,號寶相如來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生恭敬心。是人不久,得阿羅漢果。】

 

前面一尊「寶勝」,這一尊『寶相』,寶勝的意思廣,寶相完全是從形相上來說的。但是說到相,我們就要想到性,為什麼?相是性變現的,性是能現能變,相是所現所變。我們就最淺顯的地方來看,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,聞佛之名我們就體會到寶相。佛的寶相怎麼來的?修因所得的果報。人人都希望相好,都希望相貌莊嚴美好,要知道這是果報,容貌是果報,體質也是果報,你的身體健康長壽是果報,容貌好醜也是果報。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屬於果,修的是什麼因?江味農居士《金剛經講義》裡面,引用的這些經典可以去參考,你在這個經典原文去找,查《大藏經》太麻煩,《金剛經講義》很普遍,諸位手上都有,你去看看。

 

譬如佛的廣長舌相是好相,什麼因修成的?生生世世不妄語。所以你要真正修善因,你才得善果,得善的寶相,如果不是修善因,你的相貌就不能夠圓滿。世間人也有一些好相,福相,你仔細去觀察,他是福相,他不是寶相,寶相裡面有真、有善、有美,福相裡面有美,它沒有真、沒有善。所以與這些人接觸,我們現在人講磁場,你跟他接觸的時候,那個磁場不會感到很舒適,不會感到很歡喜,這就是他只有美,他沒有真、沒有善。如果我們接觸一個修行人,他沒有地位,他也沒有財物財富,他是一個很平常、很普通的人,他長得也不美,可是他有真心,他善良,我們跟他接觸的時候,那磁場不一樣,感覺得很舒適,那個相叫寶相,諸位細細去體會,你逐漸逐漸你就明瞭了。「寶相如來」,我們讀到這個名號,立刻就要懂得修因證果,正是表種善因得善果,表這個意思,你聽到這個名號,你就能夠斷惡修善。惡就是煩惱習氣,你能斷見思煩惱,能斷十惡,能修十善,這是你修行證果的基礎。

 

經文末後說,『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生恭敬心。是人不久,得阿羅漢果』。註解裡頭有一段話我們念一念,在一百四十四面倒數第二行,末後一句看起。他說「今約藏教以對圓位」,藏教是小乘,圓教是圓滿的大乘,把他們斷證位次做一個比較,「則初信至七信」,這是圓教,圓教初信菩薩到七信菩薩,「三界見思任運斷盡,與藏教第四果阿羅漢齊」。由此可知,此地講「得阿羅漢果」,不是真的小乘阿羅漢,是什麼?是大乘初信到七信位的菩薩,這個意思在此地。因為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是大乘經,不是小乘經,怎麼會證小乘果位?是用小乘果位來比喻他斷煩惱層次,見思煩惱斷了,這才能得寶相莊嚴。所以我們看人,人的心清淨他有一個清淨相,人很慈悲他有一個慈悲相,這個人很兇惡,他有個兇惡的相,你細心觀察,所謂是「誠於中而顯於外」,相貌就是你自己心理情緒的一個表現,從你的相狀能夠知道你一個人的心,你的心理、你的思想,知道你的情緒。所以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就修因證果了。下面經文這第九尊:

 

【又於過去,無量阿僧祇劫,有佛出世,號袈裟幢如來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者,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。】

 

這是『袈裟幢如來』,什麼叫「袈裟」?註解裡面說,「此約莊嚴標相,以彰佛德洪名」,下面引「《心地觀經》云,袈裟,即是如來寶幢之相」。先要懂得袈裟的意思,袈裟是梵語,它的意思是雜,顏色雜色叫袈裟色,它不是一個單純的,是個混雜的,凡是混雜都叫袈裟。所以托缽,托缽這一缽飯叫袈裟飯,為什麼?許多人家供養的,飯菜合在一起。我們這個衣,衣為什麼稱袈裟?各種顏色混合在一塊染的,所以它不是正色。正色是五色,紅黃藍白黑這正色,黑色也是正色。佛弟子不著正色,這衣叫染色衣,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染成這個顏色,這叫袈裟,袈裟是從顏色上來說的。

 

在過去,也是在佛的衣質料上說,它也是混雜的。因為古時候托缽這一缽飯容易,大家供養容易。古時候資源缺乏,布都是手工製的,所以得一件衣相當不容易。衣從哪裡來?衣從這些在家人,他們穿著這些破舊的衣服,不要了,丟掉了,出家人把它撿來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印度人的衣是一塊布裹在身上,他穿舊、穿破丟棄了,出家人把它撿起來,裡面還有可以用的,破的那些地方把它剪裁掉,這樣多剪幾件,把它拼拼湊湊就拼成一條衣,所以這個也是袈裟。拼成之後,當然布的料不一樣,顏色不一樣,所以縫製起來之後再染色,這叫袈裟。由此可知,袈裟真正的意義是隨緣而不著相,衣食住行都隨緣,決定沒有挑剔。佛在世間,在生活上衣食住行都無心,無心就是無有分別心、無有執著心,隨大家的供養什麼都好,總是以清淨心、平等心來看待,這就對了。

 

『幢』是高顯之意,這是表法。佛家的生活態度,這樣明顯告訴世間一切眾生,這就是自行化他,教大家在生活上不要過分的執著,不要過分的貪圖享受,你一切都能隨緣,你的心多清淨多自在,這裡頭真正快樂。一切要過分講求,你苦就來了,你過的日子是苦日子,再富貴也是過苦日子。所以知足的人,他一切不講求、一切都隨緣,再貧窮他快樂,他過的是樂日子。由此可知,苦樂也在一念之間,一切隨緣,哪有不自在?哪有不快樂?所以這一件袈裟用意就很深。但是現在縱然搭著袈裟滿街去走,人家不知道、不懂這個意思,古時候的人懂,一看到袈裟他覺悟,把世間一切貪染之心他就能夠伏住,就降下來了。現在人不知道、不懂,這是佛法弘揚的太少了,世間人對佛法產生很大的誤會。這一樁事情,也正是我們這一個時代佛弟子,應當要努力盡心盡力宣揚佛法,讓社會大眾對於佛的教育、佛的教化有正確的理解,重新肯定,這是我們的本分工作,我們把它做好,我們這一生就過得有意義、有價值了。所以這個功德,說是『聞是佛名,超一百劫生死之罪』,這裡頭含著自行化他,無量功德。末後這一尊:

 

【又於過去,有佛出世,號大通山王如來。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,是人得遇恆河沙佛,廣為說法,必成菩提。】

 

『山王』就是指須彌山,在一個世界、一個地區,須彌山是叫妙高山,須彌是梵語,這一個地區最高的這一座山,就稱為須彌山,這個地區的須彌山。在這個世界,這一個世界裡面最高的山,是這一個世界的須彌山。所以須彌並沒有說是固定指哪一座山,不是的,看它的範圍。如果講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須彌山就高了,是這一個娑婆世界裡面最高的一個山。通常講我們地球叫閻浮提洲,閻浮提,我們這個地球上最高的這座山,那是閻浮提洲的須彌山。這是講山王,山王就是指最高的這座山。『大通』都是形容山王,這個山王高大,通也比喻,大跟通如果從表法的意思上來說,註解裡面一百四十六面,註解裡頭的第三行從當中看起:「大通是般若因,山王是報身果,四智究竟莊嚴」,這從表法上說的。

 

須彌山,佛在經上講四寶合成,用四寶來比四智,四智就是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。四智合成的那就是般若,這個意思非常明顯的顯示出,轉八識成四智,四智是須彌山,四智這是大、這是通,這是無障礙,成就的是四智菩提,四智菩提就是般若波羅蜜多。山王這是果報,比喻佛的報身,我們明瞭佛三身即是一身,一身即是三身,《華嚴經》裡面給我們講,法身、報身、應化身是一,一而三,三而一,這個意思很深很廣。由此可知,這一尊佛的德號是講修因證果,修四智之因,一定證報身之果。因為報身佛是智慧成就的,法身是自性本具的,報身是智慧修成的,所以『若有男子女人,聞是佛名』,那就『遇恆河沙數諸佛,廣為說法』,與這個意思就相應了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