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賢行願品講記

(第二十三卷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華藏圖書館

 

請看經文,五十六面倒數第三行,我們從這裡看起,「生死曠野,菩提樹王亦復如是。一切眾生而為樹根,諸佛菩薩而為花果。以大悲水饒益眾生,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。」註解裡面,「言眾生為樹根者」,為什麼把眾生比喻作樹根,「謂諸佛無不從迷而悟,從妄而真。」就是十方諸佛都是從眾生修行而成就的,所以眾生是根本。「淨名云」,淨名是維摩經,「煩惱即菩提,諸佛解脫,當於眾生心行中求。」我們自己要想成就不能超出這個原則,換句話說也是要在眾生心行中去求,所以我們戒定慧都要從眾生心行當中去求,才能夠圓滿,離開眾生我們戒定慧沒有地方修。

 

我再舉個比喻,眾生好比是石頭,我們好像是刀,刀要鋒利,要在石頭上磨,離開石頭,刀就沒有法子達到鋒利,一個道理。所以我們的戒定慧,我們的六度、十度,離開眾生一樣都修不成,所以眾生是成佛的大根大本,十大願王特別在此地發揮。「法句經云,塵勞諸佛種」,塵勞是一切諸佛之種子,就是佛之所以成佛是在塵勞當了鍛鍊出來的,諸位總要把這個幾句話牢牢地記住。

 

看親聞記在第五十八面,也是這一段的註解,兩個本子合起來看,意思就更完全了,「生死曠野,菩提樹王亦復如是。此總合也。」就是合前面的比喻。「生死喻曠野,菩提喻樹王,迷悟之別耳。迷為眾生,悟成樹王。」樹王是比作佛,「樹根即眾生者,不觀眾生之相,而觀眾生之性。眾生性即佛性,故眾生性即菩提性也。」「諸佛菩薩而為花果者,謂從眾生修成故。」「饒益即利益也。」「令知有成佛種性,依法修行故。眾生心性即成佛正因,喻樹根。佛喻樹王。法喻親切。」

 

底下這幾句話非常重要,「但要見著眾生之佛性樹根,見得真實,自然能向樹根澆水。如念佛要望樹根念,參禪要望樹根參,習觀要望樹根觀。古人云,一念不在,即名死人。不望樹根參禪念佛習觀,即是盲修瞎練。然樹王須因圓果滿故難見,樹根依於教典,諸佛一再指示,故易知。雖易知又易迷失,以易迷失故,大樹難以長成。此是修行者入手緊要關頭,宜特加注意,不可輕忽。」這一段念了以後,我想諸位不難體會,佛祖一再要強調修行決定不能捨棄眾生,決定要恆順眾生。用什麼恆順眾生呢?用十大願王恆順眾生,所以禮敬、讚嘆、供養,一直到迴向,都是以眾生為第一個對象。諸位想想能夠敬眾生,那裡還有不敬佛的道理,你禮敬諸佛才會圓滿。

 

我敬佛,敬佛不見得會敬眾生;敬眾生沒有不敬佛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對眾生小小的善都能稱讚,那對佛更沒有話說,所以讚佛不一定能讚眾生。供養也是如此,供養佛,他不肯布施眾生;能布施眾生必定能供養佛,所以我們要想十大願王修到究竟圓滿,是以眾生為第一個對象。所以此地把眾生當作樹根,樹王比佛菩提,花比作菩薩果位,果比作如來果位,菩提就是自己的菩提心。我們要想成菩薩、成佛,我們要從什麼地方修呢?要從根本上去澆水,水就是大慈大悲,根就是一切眾生,以清淨慈悲恆順眾生,這才能成就。

 

那麼說得最詳細的就是大疏,這個本子在一般註解裡面叫大疏,就是普賢行願品大疏,幾乎每一家的註解都離不開這個根本,所引用的慈舟大師跟諦閑法師裡面許多引用的都在這個本子上,再看下面經文。「何以故,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,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那麼這也是一個假設,一個問答,問的意思是為什麼利益眾生就能夠成佛,小註裡頭有幾句話很重要。「意云」,意就是意思,「夫欲智慧圓滿成就者」,實在講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天天在祈求的,希望我們智慧圓滿成就,智慧圓滿成就是成佛;我們講智慧成就是菩薩的地位,圓滿成就是成佛。

 

何況這一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,阿翻作無;耨多羅翻作上,耨多羅是梵語,上的意思;三翻作正,藐翻作等,平等的等;三是正;菩提是覺,所以合起來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。這裡面有三個層次,第一個是正覺,第二是正等正覺,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。那麼阿羅漢跟辟支佛,他們算是正覺,正覺就是三菩提;菩薩是正等正覺;四教的佛,藏教、通教、別教的佛,也是正等正覺,只有圓教的佛叫無上正等正覺。這是我們學佛的人所祈求的,這就叫圓滿智慧,無上正等正覺是圓滿智慧。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呢?「必須自他無異」,你要在一切眾生當中修平等心,心不平等,正覺都沒有指望啊!不平等是迷,本來是平等的。不平等從那裡生的呢?分別、執著上生的。一分別就有差異了,就有自他;再一執著,他不是我,我不是他,那不平等了;我總要比他要高一點。貢高我慢的心就生起來了,這是成佛、成正覺最大的障礙。所以必須在境界裡把障礙要把它磨掉,使你的心在境界裡平等,自他平等,「物我同如」,萬法平等。

 

所以禪宗黃龍禪師接引學生來跟他參學的時候,一來了之後就考試,看看學生見解如何。他伸這個手,我這個手像不像佛手?我的手跟釋迦牟尼佛、十方諸佛的手一樣不一樣?再伸出一條腳,我這個腳跟驢腳一樣不一樣?驢是像馬一樣的驢腳,是畜生。這個意思是什麼?上與諸佛平等,下與畜生平等,沒有兩樣,物我同如啊!萬法平等,真正是一個清淨平等心來看一切法,他看一個畜生,看一個蚊蟲螞蟻,跟看一尊佛沒有兩樣。對佛禮敬,對畜生就不敬了,你這個禮敬不圓滿。雖修禮敬,不是普賢的禮敬,不是普賢行願,普賢行願是平等法,所以到這個地方才把真正平等的意思跟諸位說明。普賢行願怎麼個修法?有一念分別、執著、不平等,就不是普賢行願;你修這十種法叫善法,而不是普賢行法,普賢行法最重要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,自他不二,物我一如。「見一切眾生皆是我心所現」,這是大經一再給我們提示,十法界依正莊嚴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誰的心,誰的識呢?自己的,自己心現的,自己心變現出來的。「故益他即是益我,生圓我智方圓」,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,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,尊重眾生就是尊重自己。

 

你一看眾生樣樣圓滿,是你自己智慧圓滿了,你自己的福德圓滿了;你看到眾生不圓滿是自己不圓滿。佛這樣教給我們,菩薩也是這樣教給我們,祖師也是這麼教給我們。所以真正修行的關鍵就在恆順眾生,我們不肯隨順就沒有辦法,菩提道上就沒有分,所以真修行到那裡修?真修行人就是在一切眾生境緣當中去修。再看下面經文,「是故菩提屬於眾生,若無眾生,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。」我在前面也跟諸位說明過,釋迦牟尼佛之所以提前成佛得力於提婆達多。釋迦牟尼佛這些大弟子過去世中都是怨家對頭,最初鹿野苑度的五比丘就是怨家,生生世世是來害他的,想盡方法阻撓他。他當時發願,並沒有瞋恨心,我成佛之後一定先度他們,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果然先度他們,他才能成得了佛啊!如果沒有這些惡眾生、惡緣,他不能成佛。

 

所以成佛之後對於這些人感激得不得了,得他大力幫助,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。那麼這一節文諦閑法師有兩種解釋,「一對緣釋,二觀心釋。對緣者,前文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乃至成正覺,正此文之註腳。」換句話就是成佛之本因是眾生,沒有眾生就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。好的道場有許多人不曉得,真正一個好道場、理想修行的道場,實在是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,這個裡面既有正法,也有許許多多怨家對頭找麻煩、找障礙,這個道場就是最好的道場、最理想的道場。如果道場裡面沒有這些人,誰做怨家呢?那個老師做怨家,你們去看看高僧傳你就曉得,老師還有些同學都把你當作怨家,把你當作對頭,看到你就生氣,處處找你麻煩,那是成就你啊!那是大慈大悲呀!所以你自己要曉得。如果你說這個道場;算了,我不要住了,別的地方去了。那你儘管去好了,去了怎麼樣?那個機緣失掉了,這個老師也不會把你找回來,不可能,你沒有這個福分;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你沒有福德,你經不起折磨,經不起考驗。

 

我不是常常提到禪林寶訓,那一字我忘掉了,名字忘掉了,但是這樁事情印象很深。就是老和尚看中這個學生,看中了,將來要選他做繼承人,於是想種種方法折磨他。端洗腳水來洗完,水都往他頭上倒,什麼事都不講理的,沒有理的去折磨他。最後他趕走,趕走他也不走,他曉得那是真善知識,曉得這個道場真能成就人,這個人有福報。趕走不准在這裡住,他晚上住在寺廟外面走廊上,受餓受凍都不走,老和尚講經,他在窗子外面聽,其實老和尚曉得,裝不知道。到最後老和尚退位了,要傳法了,找一個新住持了,大家都不曉得老和尚傳給誰。結果老和尚宣布了,外面那個人找回來,就傳給他,於是恍然大悟,大家也服了,為什麼呢?任何一個人忍耐的工夫不如他。沒有人給你做冤家對頭,老和尚要成就人的時候會給你做冤家對頭,所以諸佛菩薩成就統統是千錘百鍊而成的,你打開整個大藏經看,那一尊佛菩薩成佛一帆風順,一點障礙都沒有?你有多大的福報,你在菩提道上一點障礙都沒有,不可能的事情;那你這個福報十方諸佛都不如你,都比不上你。一定要吃苦,一定要經過許許多多的難關、折磨,才把一個人鍛鍊出來,這就是恆順眾生最重要的意思。

 

翻過來在五十八面,它第二個解釋觀心釋,觀心釋有兩個意思,「一攀緣妄想即是眾生。妄即不覺,覺即無妄。無妄合於本覺,名為成佛。二思惟觀察法義。此心念念生起亦是眾生。必因此心念念推察,方見正理。成智方證菩提,故云爾也。」那麼這是觀心解釋的第二個意思,思惟觀察法義。所以離開眾生、離開境緣,沒有辦法修,修什麼呢?前面慈舟法師講得很清楚,念佛要給誰念呢?跟澆水一樣,念佛要向樹根念,這話我們聽不懂,念佛怎麼要向樹根念?樹根就是一切眾生,就是你要隨順眾生念,眾生對你好,阿彌陀佛,不起歡喜心,保持心平靜;眾生對你不好,阿彌陀佛,你也不要結怨,絕對是以一個清淨、平等、慈悲心對待一切怨親債主,這就叫對樹根念,就是這麼個意思。

 

沒有這些境緣修什麼呢?沒得好修了嘛!修行人不懂這個道理,功夫怎麼會得力?功夫不得力,境界轉不過來。再看下面經文,「善男子,汝於此義應如是解。以於眾生心平等故,則能成就圓滿大悲。以大悲心隨眾生故,則能成就供養如來。」這個善男子是普賢菩薩叫著善財童子,凡是叫著他的名字給他說話的,這一段話就特別重要,所以特別叫著他,提醒他的注意。你對於上面所講的意義,你應該要如是解啊!你要理解、要明白。人人都是善財,所以善財不是某一個人的專號,凡是修普賢行的人都叫做善財,善就是多善根,財就是多福德,能夠發心修普賢行願,這個人就是多善根、多福德,那多因緣當然在其中。你遇到這個法門能夠修,能夠理解,能夠依教奉行,這是因緣哪!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三者都具足,只要這三者具足一生沒有不成就,所以我們應當要依教修行,應當要直下承當。平等心就是兼自他不二,利益眾生自己才能成佛。

 

小註裡面說,「意謂上來重重徵釋」,就是一層一層給我們解釋,「可謂徹法底源,毫無覆隱。」經文的意思無有窮盡,諸位要細細去看就看大疏,大疏註得非常詳細,我們不能照大疏講,照大疏講時間太長了,我們這一個星期一願都講不了,實實在在講得詳盡,講得叫你不能不佩服。「此種玄義,汝應如是領解,方知恆順眾生即是增長大悲,圓成大悲」,圓滿成就你的大悲心,你的大悲心圓滿就是菩提心圓滿;菩提心圓滿,你就登地了,這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的。你看菩提心發了,發了要修,十住菩薩修直心,我們在大經上看到,十行位的菩薩修深心,十迴向的菩薩修大悲心,這三心圓滿了就是地上菩薩,登地了,這是華嚴經上的。此地這是講迴向,圓成大悲就是十迴向圓滿了,這個時候登地了,登地這是真正的供養如來,拿什麼供養呢?拿自己修行的成果來供養,這是真供養,是你自己修行成果,這真正不辜負老師的教導,老師就是諸佛。

 

後面總結,「菩薩如是隨順眾生,虛空界盡,眾生界盡,眾生業盡,眾生煩惱盡,我此隨順無有窮盡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無有疲厭。」這個也不必多說,我們再看最後一願,第十「普皆迴向願」,這是總迴向,前面的兩願是別迴向,就是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唯有恆順才真正達到下化的效果,真實的自利利他。「復次善男子,言普皆迴向者。」迴向有三個意思,註子裡面有,「言普皆迴向者,謂以普皆二字,收前九門功德。」從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、廣修供養,一直到前面恆順眾生,這九門功德「皆悉迴向」。「迴是轉義,向是趣義。謂轉自所修善業,趣向於三處也。」就是把自己所修的都不要了,送給別人。

 

現在有一些人學佛把功德看得很重,我好不容易修的功德怎麼可以給人呢!他不肯給人,他怕一給人,自己功德就沒有了。其實他搞錯了,功德實在講不是福德,即使是福德給人了也給不盡的,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,就是錢財吧!我有錢財統統都給你了,我不是沒有了嗎?你命裡頭有,你命裡頭錢財沒有用掉,你這個地方去了,不久它又來了,真的是如此啊!連福德捨都捨不掉,何況是功德呢!現在本省我看供財神供的關公很沒有道理,關公怎麼會做財神呢?我只曉得從前大陸上財神供陶朱公,供陶朱公我覺得很有道理,陶朱公是范蠡,越王勾踐的大夫。這個人真正是了不起,國家在有難的時候幫助國君真正復興,把吳國打敗,自己國家復興起來。他曉得勾踐之為人只能共患難,不能共富貴,在苦難的時候他需要你幫忙,太平的時候他不需要你,也是屬於那種殺功臣的那個皇帝,那種帝王,所以他曉得。國家一恢復之後他就偷偷地逃掉了,留了一封信給勾踐,他逃掉了,他不願意做官。

 

逃了以後當然勾踐也不會輕易饒過他的,所以他改姓名去做生意,改成陶朱公,他去做生意。他很會理財,發大財,三聚三散,這個人了不起,發大財統統布施,布施掉又從頭做起,沒有幾年又發了,發了再布施,布施了再做,做了又發,命裡頭有啊!他捨不掉啊!你捨了,不多久又來了,後面來的比前面一定多。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,真正錢財攢積是要在攢積在眾生,眾生是樹根,你能夠布施眾生,你命裡頭有這個財富你沒有享受,你給眾生去享受了,你還是沒有受到。沒有受到你命裡頭有的並沒有失掉,你命裡還是存的那麼多,因為你的財富一定是你自己享,給別人享的不算數,所以捨不掉啊!今天世間人不肯布施真正是愚癡,不知道事實真相,你曉得事實真相那真是大膽痛痛快快去布施;愈是痛快布施,將來自己得的財富是自自然然得來。

 

那個布施雖然布施出去了,比割肉還痛;布施之後又後悔,布施是布施了,將來財能不能得到?能得到,要受很多辛苦才得到,你現在賺錢好不容易啊!為什麼呢?以前你布施不痛快嘛!所以才招來這個果報;你要是痛痛快快布施的,那你就不一樣,今天得的財富就不相同了。譬如供養法師,你在家裡辦個齋,請法師到你家裡去應供,你這有福;將來你自己有福報,你賺錢要到外面去賺,很辛苦地賺來。你要做了好菜送到法師那裡去,恭恭敬敬送到那裡去供養他,將來你的錢不費力氣自然來了。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,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迴向是大學問,把你的功德統統迴向掉,迴向實際上把你的功德擴大了,絕對不是減少了,而是擴大了,而是將功德發展到圓滿了,所以這個一定要知道。

 

那麼這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善業趣向三處,迴向向三處,「一向眾生,名迴自向他」,你看跟華嚴經的教義完全相應,我們所修一切善法為誰修的?為一切眾生修的,一點點的善事都是希望這個善都給眾生,成果都獻給一切眾生。「二向諸佛,名迴因向果。」諸位要記住不能迴向眾生就沒有辦法迴向諸佛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諸佛前面講的是花果,眾生是樹根,沒有根那有花果呢?「三向實際,名迴事向理。」我們修善是事,希望事與理能夠相應,事有限,理是無限的,事是有局限的,小小意思;理是無量無邊,所以事與理一相應,那功德真是無量無邊,叫稱性的功德。理是性,事是相;相有局限,性沒有局限,這樣修念念都是圓滿功德,所以一定要迴向。

 

「大疏云」,就是別行疏鈔,「除狹劣障,成廣大善者,顯益及所為也。」這就講迴向的利益,迴向的利益實在講拓開自己的心量,把自己窄狹下劣的心胸拓開了,像諸佛一樣能夠真正做到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這是修迴向行最重要的意義。底下講「若不迴向,其心狹劣。肯迴向者,一毫之善」,這是講小,毫是毫毛,一根汗毛,很小很小微不足道。「皆遍法界,故云廣大。」所以會修的,他為什麼念念都能修圓滿廣大的善法,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,他懂得迴向;這一迴向心就清淨了,心裡頭一樣東西都沒有了,迴向才能真正做到三輪體空。不迴向三輪不空,他著相嘛!迴向就是不著相。「如回聲入角,聲則遠聞。功德迴向,亦復如是。」這是作一個比喻來說。

 

角,從前古時候吹號角一樣,像現在我們吹號,我們聲音本來很小,經過這個角回聲在裡面,聲音就擴大了,就能夠遠聞了,取這個意思說明迴向的的確確能把你所修的功德擴大。請看經文,「從初禮拜乃至隨順,所有功德」,這指前面的九願,禮拜是第一願,隨順是第九願,乃至包括當中的七願,把這些所有的功德統統迴向法界眾生,迴向菩提實際,向諸佛也是向菩提,有的地方講是迴向菩提,迴向菩提就是此地講的迴向諸佛。那麼你自分的功德不但不減少,而且與虛空法界一樣大,所以下文說「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,一切眾生。」一定要以誠心,要以真心,真誠之心來迴向。

 

底下這一段講迴向菩提,就是迴向佛果。前面經文講迴向佛果,第一個是迴向眾生,這一段是迴向菩提,「願令眾生常得安樂,無諸病苦。欲行惡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業,皆速成就。關閉一切諸惡趣門,開示人天涅槃正路。」到這裡是一段,這一段講的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這個願是真實的願。「若諸眾生,因其積集諸惡業故,所感一切極重苦果,我皆代受。令彼眾生悉皆解脫,究竟成就無上菩提。」這個願是發心代眾生苦,跟地藏菩薩的本願沒有兩樣,我們在地藏經裡看到地藏菩薩所發的願,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他要代眾生受苦。我們看小註,註解裡面講迴向一定要發願,迴向跟願有連帶關係,那麼迴向跟願有什麼不同呢?確實有不同。你發願,你未必做到,你要做不到,拿什麼迴向?沒東西迴向。迴向是做到了,你這個善事真正做到了,做到之後你才能夠拿這個功德去迴向,所以你發願的時候你並沒做到,這不同就在這個地方。

 

註解裡寫得很清楚,「前二行,願離苦得樂,截惡成善。令盡界眾生」,這個界就是法界,盡法界虛空界的眾生,「皆得如是,則橫遍十方。當得如是,則豎窮三際也。」你看菩薩心量多麼大,他的心是真心,不是打妄想。為什麼呢?他有這個願,他就做到,做不到是緣不具足,不是他不想做,緣不具足。緣不具足,他的願是圓滿的,正如同楞嚴經上所說的一念發心的時候,圓滿功德,是這個意思。如果有這個願,又有這個力量,沒有去做,那你這個願是假的,是虛願,不是真正的願,真正的願一定要盡心盡力把它做到。「後二行,願發心代苦,成就菩提。大疏有徵有釋。」徵就是徵問,假設一個問題,提出的問題,然後再加以解釋。問題是這麼說,「苦由業生,我無是業,何能代得呢?」眾生有苦,受果報了,那是他造罪業,我沒有造這個罪業,我怎麼能代他呢?這個是有道理的,一切眾生受苦受難,那一個佛菩薩不大慈大悲,能不能代?不能代呀!沒有辦法。所以經上常說修行就像父子上山,各自努力,誰也代替不了誰。楞嚴會上尤其顯示得明白。

 

阿難尊者以前就是打妄想,他是多聞,只著重聽經多聞,不注重修行,疏忽了修行。他有一個妄想,他可以不要修行,那個大定,奢摩他、三摩、禪那這種定功到時候大概我的大哥就會給我了,我不要修。他是佛的小弟,釋迦牟尼佛堂兄弟八個人,釋迦牟尼佛是老大,他是最小的小弟。他有靠山認為沒有關係,你們是要好好地修,我到時候大哥就給我了。結果碰到摩登伽女之難才恍然大悟,原來佛的定沒有辦法給他,一定要靠自己修行,自己有災有難,佛菩薩不能代你受。不能代受為什麼要發心代呢?我們這個心是真願意代,事是代不了。你不能沒有這個心,這個心是同體大悲心,所以心一定要有。

 

下面解釋有七個意思,這七個意思裡頭確確實實有兩條是真正有代苦的意思,但是這代苦是有緣分,也有技巧,也要自己真正有功夫。如果沒有功夫的話,你沒有這種神通、沒有神力,也是代不了的。還得要那個苦難的眾生與你特別有緣分,沒有緣分的話,你想代他還不讓你代,那就沒有法子。好,我們下一個鐘點再來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