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

(第八卷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 

《泯其所以。不可方比。止動無動。動止無止。兩既不成。一何有爾。究竟窮極。不存軌則。契心平等。所作俱息。一切不留。無可記憶。虛明自照。不勞心力。非思量處。識情難測。》

 

『泯其所以。不可方比。止動無動。動止無止。』銘文到此地是這個境界愈來愈高,多數都不是我們常識能夠想像得到的,那麼全屬於功夫,屬於境界,修學如果想要有成就,必須要循規蹈矩,按步就班的才能夠有所收穫。那麼讀禪宗的語錄,這篇文章也屬於語錄之一,要記住它不是我們初學下手之處,可是這些原理我們明白了,在我們自己修學的時候可以不執著既得的境界,能夠放下,能夠把自己境界逐步向上提昇,有這種功德利益在,那麼今天一開端這兩句銘文:

 

『泯其所以。不可方比。』這兩句的意思,我們以金剛經的經文來解釋就多少可以體會到一些,我們如果真正地做到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的時候,那就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能與它相比了。再看六祖在壇經裡面所謂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諸位想想在這個境界裡面有沒有能夠比方的,凡是能夠比方,能所未泯,換一句話說,能所沒有滅,沒消滅都存在,才能夠作比方,如果能所都滅了都熄了,心到極端清淨的時候了,確實沒有法子相比,這兩句是說的這個意思。佛在經典裡面,在講經說法儀式裡面,所謂的有十二種體裁,我們一般稱之為十二部經,十二部經裡面就有比喻,此地這個『方比』就是比喻。那麼在經典裡面大家都曉得,像我們這邊,有印的比較淺顯的本子|百喻經,那麼這是對初學人說的。這個境界要以念佛人來講是理一心不亂以後的境界,那是無可比方的,那麼由此可知,事一心之前還要說比喻,理一心以後連比喻都用不上了,下面兩句是講動靜,止是寂靜。

 

『止動無動。動止無止。』那麼這個也是大乘佛法裡面常常說的「即止是動,即動是止。」所以動靜不二,動靜一如的境界,如果我們對楞嚴經要熟悉的話,你看楞嚴裡面「解六界越三空」到「動靜二相了然不生」就是這二句的境界,那麼這個境界是屬於性定,楞嚴大定是性定,是本定。再給諸位說這是常定,正是所謂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。」而且這個定還不是修得的,本心裡面的定,那裡還需要修呢?這不是修得的,是法性本來具有的,那麼我們現在失掉了,也許諸位要問,既然是性定怎麼會失掉呢?如果說有得有失,決定不是性定,性定沒有得失,我們講失掉是講迷失了,不是真正的失掉;即使我們覺悟了,這個性定常定的境界,你自己就能夠覺察到,自己能夠證實,不但諸佛如來是住在動靜不二之中,六道裡面這一切眾生,那一個不是住在動靜不二之中呢?於是乎我們自然就承認了,佛在大經裡面所講的: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。」一點都沒錯,難就難在我們自己在這個現在人講的,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面,止不是動,動不是止,把他看做兩端,這兩端是對立的,於是乎諸法的實相,我們永遠不能證得,要硬把這兩樣東西看成一樣,行不行呢?跟諸位說不行,為什麼呢?因為你還是在分別執著。像前面一句所講的,你『能所未泯』,所以這個不是勉強要這樣看法,勉強是這個想法,那不行的,那依舊沒有法子破除無明,這個必須要自己親證得才是真實的,而親證得唯有一心,所以這些文句可以說統統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。

 

『兩既不成。一何有爾。』『兩』就是相對的境界,如果我們超越了相對,相對都是虛妄的,在佛法裡面淺而言之叫「邊見」,你看見思煩惱裡面邊見就是相對的兩邊。是非、善惡、邪正,都是兩邊,此地所講的『止動』也是兩邊,兩邊是虛妄的,不是真實的,兩邊既然是虛妄的,再問問還有個「一」嗎?一也沒有,佛對於兩邊不得已而建立一個「一」,一心不亂、一真法界,這是不得已而建立的,離開了兩邊,「一」也沒有了,這些義理我們一定要明瞭,不明瞭總是障礙,障礙我們念佛得一心不亂,我們得不到一心,一心不亂裡面那個一也沒有了,才叫真正的一心不亂,像六祖大師所謂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還有個一心不亂,那就是一個妄想,那就是一個邪見,依然障礙了清淨心,那麼這個就是開示我們一真或者講一心,確實他有體也有相,但是決定不能夠執著,執著就錯了,一心的體相,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講得很詳細,講得很多,那麼往後我們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我們會提出討論的,說明整個宇宙人生的真實相,無過於華嚴。可是華嚴經裡面每一句話都不能執著,執著就錯了,一切都不執著才能夠入華嚴的境界。再看下面:

 

『究竟窮極。不存軌則。』這兩句話諸位必須要記住上面這一句,『究竟窮極』是究竟正,什麼境界呢?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那麼換一句話說,等覺菩薩還有軌則,所以這個是我們千萬不可以誤會的,我們沒有到究竟正的時候,我們必須要循規蹈矩才能成就,究竟正了,所謂是「徹法底源」,到那個時候順逆自在,從心所踰,無非大道,這不是初學人能夠做得到的,初學人要是不存軌則,天下大亂。自己不墮在無明裡面就墮在邪見裡面,這個罪就造大了,那麼軌則指的什麼?佛給我們制定的,大小乘的律儀是軌則,四果四相是軌則,乃至於大乘法裡面像天台、賢首所判,四教、五教,五十一位菩薩的階級都是軌則,這些軌則,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必須要遵守的。學佛之所以有障礙,之所以不成就,就是把軌則丟掉了,所以不能成就,我們看看古德像蓮池大師、蕅益大師,你念念他們的文章、念念他們的警策,真是苦口婆心,說明佛門怎樣敗壞,修學怎麼樣迷失了自己的方向,我們讀了之後確實引發了很大的警惕,再要像這樣下去,學佛這條道路終極的目標必定是墮阿鼻地獄,這又何苦呢?這一說明是全迷了。

 

佛法教給我們是覺而不迷,是教我們從迷途當中覺悟過來,這是如法,而不是教我們愈迷愈深,不是教我們日子愈過愈苦,所以學佛我們要明理,單說這個明理就不容易,不要以為我們好像天天在聽,聽了有的時候把意思誤會了,曲解了,說一聽就明白就懂得了,畢竟是少數當中的少數,那麼求解,究竟是什麼方式最合適,諸位要是展開經本,你就應刀看出來,在整個大藏經裡面,我們很少看到佛給大家講經,沒看到,而都是什麼呢?他的學生提出問題來了,佛來給他解答了,你看這一切經展開,一問一答,斷疑生信,所以佛陀當年在世,他們的法會統統都是研究討論會,所以有受用,聽不明白反覆的來辯論,這種情形,諸位在楞嚴經上看得最清楚了,都是在反覆辯論,所以才能把這個疑惑斷除。信心增長,奉行不踰,這個是真正的修學,那麼在近代研究討論的風氣已經很少了,所以變成什麼?講經,講者只管講,聽者只管聽,講完就算了,聽了也沒意見,好像都懂了,其實都有問題,那麼,我們也想改改方式,這個我在講席,在過去都曾經提到過,但是沒有人響應,試辦了幾次,辦不通,沒有人響應,反而不如在大專講座裡面他們還有研究討論的課程,這個時間,那麼今年暑假我們辦這個金剛經的研究討論會,希望我們這邊的同學要注意到,特別是我們這個會訊,我們的對象是暑假當中的老同學,是以老同學為主,人數不拘多少,十個八個都可以,暑假我們已經擬定了,每一天四個鐘點,同學們互相討論、研究討論,另外四鐘點,我給大家解答問題,我們沒有其他的課程,期限是一個星期,這種方式就跟佛陀當年在世教學義趣就很接近的,所以研究討論會是幫助我們解決疑難的,破除我們疑惑的,幫助我們修行,幫助我們開悟。學問,學問,學就要問,不問到那裡去學,學就要問啊!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到處去請教別人,遇到人他都提出問題來請教,這都是我們的榜樣,佛門裡面稱為「當機者」,「當機者」就是天天有問題,那真是當機者,這是教學當中主要的對象,程度不夠的提不出問題,還有一種就是他完全都明瞭了,所以沒有問題,他全都懂了,這種人沒有問題,另一種人統統不懂,他也沒有問題,這都不是當機者。那麼我們聽經聽久了,漸漸入門了,問題就愈來愈多,這是必然的現象。如果我們的問題沒有了,表示我們沒有進步,除非真正是大徹大悟,那沒有話說,若非大徹大悟,問題天天增加,到徹底悟了,像永嘉大所說的,大悟不拘小節,這叫順逆皆自在,那是大徹大悟以後的事,所以這個兩句經文,我們要明白它的意思,不能學。底下兩句:

 

『契心平等。所作俱息。』『契』是契入,心境相應了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得道了、證入了、證果了,證的什麼果呢?平等、本具妙心、平等一如,這個時候境界所顯現的,一切法無非佛法,一切所做皆屬無為妙行,所以經上常講,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這個境界是契入的時候才現前。而我們自己修行,可以拿這一句話來勘驗自己的功夫,我們在境界裡面是不是漸漸趣向於平等,就是一切的差距是不是逐漸逐漸的縮小了。這一句話還是不容易體會,我們再講得粗淺一點,就是你的分別心、你的執著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淡一些?如果一天比一天淡就是有進步,境界就好。如果一天比一天增長,那就是背道而馳了,那就走錯路了。大乘佛法,修學的綱領就是六波羅蜜,六大綱領要把它修到究竟圓滿叫六波羅蜜,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。布施是捨,是放下,我們那一條最放不下的,先從那裡下手,這跟治病一樣,先治最重的,這病要命,要命的病要先治,然後再治不太重要,不太要緊的病,這害病,大夫用藥時,他懂得這個道理,修行亦復如是,我們講布施,布施講放下,我們那一個毛病最重,先從那裡放下,我們把財看得很重,先把財捨掉,利看得很重,先把利捨掉,名看得很重,就先把名捨掉,這叫修行,這叫修布施波羅蜜。

 

昨天我們在華嚴裡面說得很詳細,雖然是略說,諸位真正能夠體會就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是真正的修行,你不明白這個道理,那麼換一句話說,你不曉得怎麼修法,經論裡面所講那的是大綱,這些綱目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這叫修行,我們才能夠得到受用,終極的目標,就是要達到平等心、清淨心現前,這是修行的目標,所謂是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三心圓滿了就是地上菩薩,這才是登地,此地講『契心平等』,要是以一般說法呢?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初地菩薩,念佛法門裡面理一心不亂就到個這境界了。

 

『所作俱息。』這個『息』並不是什麼都不作了,而是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事有作,心清淨,所以所作它天天在作,『俱息』是心清淨,心裡面一念不生,離開了一切分別、執著、妄想,勤修六度,利益眾生,所以這個行叫妙行,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人間,壽命八十歲,那麼就跡相上來說他所示現的是三十歲成佛,從三十歲一直到他入滅五十年,我們一般說四十九年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連頭帶尾都算五十年,從來沒有休息過,天天在作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稱之為『所作俱息』的妙行,愈是到心清淨平等了,他所作的事愈多,愈圓滿,換一句話說,作得愈好,愈認真,這才叫真正叫無作而作,他不疲勞,他不疲倦,原因是心清淨,所以他不累了,作一點點事就累了,心不清淨,心裡面有分別、執著、妄想,所以他有疲厭,我們讀普賢行願品,你看願願的後面無有疲厭,他為什麼無有疲厭?他作就等於沒作,沒作的你不疲厭了,作了還跟沒作一樣,所以他不疲倦,那麼這是諸佛菩薩,歷代祖師都可以給我們作見證的,到這個時候是『狐疑淨盡,正信調直。』所有的疑慮完全沒有了,心到清淨了,清淨心就是正信現前了,我們自己常常稱為正信佛教徒,正信的佛弟子,心裡面對於佛法還有疑惑,那怎麼能叫正信?此地也說出正信的標準,再要說得嚴格一點,這一切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,信自心是佛,不向外求的,這叫正信,不相信自心是佛,起心動念都要向外攀緣,祖師說得好,縱然是弘法利生,一天到晚講經說法,起大的寺院,接引多少出家人,還叫做邪信,不叫正信。

 

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法,像我在洛杉磯所提出來的,我那時深深感覺到當前的佛法一共有三種型態,這三種型態當中有兩種不信自心是佛,起心動念要向外面去攀緣的,一個就是宗教的佛法,佛法變成宗教,是迷信,那個不是正信;第二種是學說,也不是正信,為什麼呢?因為它用識,不用根性,完全以六識分別執著一切法,真正的佛法它是離心意識的,它所求的就是自己的清淨心,自己的本定,這叫做正信。

 

從釋迦牟尼佛代代相傳是傳統的佛法,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學術,那麼我們知道眼前在全世界的佛法有這三種型態,我們自己是走的那一條路,這個裡面真正是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,可是我們講到『疑』,正信裡面也有疑,為什麼呢?正信裡面的境界我們沒有證得,當然有疑惑,可是疑惑不怕,疑惑可以存疑,我們依照佛的理論方法精進的去修學,到時候所謂是「一旦開悟」的時候,這個疑就斷掉了,像禪家所謂是,大疑大悟,小疑小悟,可是這個疑的時候,不許你去胡思亂想,胡思亂想裡面是增長邪見,不能開悟的,是障礙你開悟,不能夠斷疑生信的。那麼再給諸位說明,這個教下你有疑問提出來,善知識會給你解答的,宗門裡面你有疑問題提出來,他不是把你罵一頓就把你打一頓,不給你說的,這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,禪宗是叫你親證,所以不給你說,你證得了之後,你說出來,他給你作證明,給你作印證,這是禪宗方法。教下雖然給你說出來,說出來你的疑問是不是就沒有了呢?不是的,疑問還是存在?為什麼?因為你自己沒有證得這個境界,所以教下的講經,不要說是歷代祖師,連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,佛在比喻上也說「黃葉止啼」,你想想這個味道,那麼由此可知,無論宗門教下都必須要親證,才叫做悟入,自己不能親證這個境界,那不叫開悟,不叫做斷疑,這個地方兩句話,這個『信』字講實在就是悟,悟了就信,『疑』的時候就是不悟,當然也不信,諸位要知道,信佛的人幸福,生活美滿,法喜充滿,信佛的人一天到晚起心動念,一切造作皆是六波羅蜜,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他怎麼不自在?所以這個『信』字不簡單,我們一天到晚還很苦惱,因為不信,所以這『信』裡面代表著正解、正行,沒有正解與正行就沒有正信,所以正信底下有兩個字叫『調直』,『調』是調理,『直』是菩提心的根|本直心;直心是道場。古人告訴我們,依食可以忘,性命可以捨,正信不能夠一刻沒有,經上也說得好,他用比喻說:「假使熱鐵輪,於我頂上懸,終不以此苦,退失菩提心。」這個四句偈,許許多多同修都記得,這是講地獄裡面的苦報,遭受這麼大的苦難,他不失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正信,所以諸位要曉得「邪見生疑,正信斷疑。」

 

『一切不留。無可記憶。』『留』是留在心裡面,世間法要記憶,所以為學日益,一天要比一天記得多,像我們中國古人所說:「滿腹經論」,他的肚子裡東西多,可是為道就不相同了,為道要日損,換一句話說,一天要比一天減少,少到所謂是一絲不掛,就是此地所講的『一切不留』,為什麼不能留?諸位要想到金剛經的三心不可得,你就明瞭瞭不應該留,想到諸法因緣生,生即無生,十法界依正莊嚴,森羅萬象,看到好像是有,其實皆無自性,覓之了不可得,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,明白這個道理對我們修行人來講有一個很大的幫助,把這個得失的念頭就淡了。

 

我們今天講修道,你念佛,你心裡面想著求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心裡想著,一心不亂,你為什麼不能成就,最大的一個煩惱是得失的心太重了,得失是屬於愚癡,是屬於貪心,愚癡是什麼呢?不明事實的真相,一切法本來就不可得,不可得裡面偏偏要求得,怎麼能得到呢?好比我們作夢,作夢的時後因為不知道是作夢,把那個夢當作真的,在那個夢裡也拚命去追求,要想得到什麼,夢醒了,曉得是假的,什麼也得不到。那麼諸位再想想,正在作夢的時候在追求能得到嗎?所以不管你醒不醒,覺與不覺,統統都得不到,你以為醒了得不到,作夢時可得到,那佛也拜你做老師了,為什麼?有可得到的?得不到,什麼都得不到,名、聞、利、養、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一樣都得不到,所以佛給我們講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你能常常作如是觀,不愚癡了,不癡了,換一句話說,你有智慧了,你在境界裡頭中不迷了,不迷怎麼樣了?不貪了,不貪就不瞋,貪不到才發脾氣,才瞋恨。那麼換一句話說,你這個三毒的煩惱就輕了,先是輕,慢慢、慢慢就斷了,三毒煩惱斷了,三善根現前了,無貪、無瞋、無癡這是三善根,三善根現前你可以學佛了,為什麼?你看經上一開頭,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,那你就有份了,如果你還有個貪、瞋、癡,那善男子、善女人說的是別人,我沒有份,我只在那裡旁聽而已,佛講得那個都不是為我說的,佛講的那是為善男子善女人講的,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,就是沒有貪瞋癡,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,在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的觀念,沒有得失心,這個是善人。再要增上,發菩提心,執持名號,求生淨土,那叫上善之人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。

 

我們自己要把這幾句話記清楚,假如我們貪瞋癡慢都還沒有斷,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一天拜三千遍阿彌陀佛,你想想看,西方極樂世界能去嗎?到那邊去了,人家個個都沒有貪瞋癡,就是你有貪瞋癡,你和他二人合不來,不能相處,隔隔不入,那麼我們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要培養自己的上善,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,你那個念佛才能念到一心不亂,才能夠與西方極樂世界天天通消息,所以要記住,把一切的妄想執著統統放下,這就叫『無可記憶。』心就清淨了,智慧增長了,煩惱就減少了,如果天天記著這個人對我很好,那個人我討厭他,你是天天增長煩惱,不長菩提,增長貪瞋癡慢,那個在學佛的途中無濟於事的。

 

『虛明自照。不勞心力。』這兩句話是緊接前面來的,到心清淨了,『虛』是無可記憶,就是一念不生,一無所有,像六祖所說:「本來無一物」,這個『虛』就是一物都不存,心清淨了,清淨心起作用了就是觀照,就是智慧,『明』是智慧,像六祖見五祖的時後說: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。」這個『虛明自照』就是常生智慧,他不要用心,不要操心的。我們現在想求智慧,一天到晚急得不得了,怎麼樣才能開智慧,要勞心勞力,結果所生的都是煩惱,智慧沒有。所以諸位要記住,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,智慧是從本來無一物裡面現前的,所以這個經教不能研究,道理就在此地,研究什麼?研究用心了,用心就落在第六意識上去了,落在第六意識上你所那些知見,都叫邪見,清涼大師所講的:「增長邪見」,你要用心的話增長邪見,你要不用心的話增長無明,這個時候怎麼辦?給諸位說這個說用心跟不用心是兩個心,你用心了增長邪見,你用的是第六意識的妄心,增長邪見,不用心的話,你不用真心,你增長無明。真心是什麼?就是交光法師在楞嚴經裡面說的「六根根性」,那是真心,在眼叫見性,在耳叫聞性,你要用心那就增長邪見,那個心是識,眼識耳識,你要用八識就增長邪見,你要不用真心那就增長無明,是這麼個意思。

 

所以祖師教我們捨識用根,根的作用是『虛明自照,不勞心力』,『心』就是八識,不需要這個,那麼這也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諸位同修,我們自己修行,換一句話說,自己過日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六根根性不用八識,這個叫修行,做什麼都自在,對待別人的時候從清淨心裡面變現清淨的八識來應付別人,所以諸佛菩薩他有沒有八識,他八識不是自己用的,八識專門為了教化眾生的,因為真如本性不能教化眾生,必須要變現成八識才能夠與眾生交通,所以九法界有情的眾生與他們交通是要靠八識,那是工具,是他受用而不是自受用,凡夫怎麼樣?從自性當中變現出八識,結果把八識自受用了真如本性忘掉了,這就叫凡夫,所以諸佛菩薩給我們有什麼兩樣,實在講沒兩樣,一個是明瞭,一個是迷惑,明瞭就叫佛菩薩,迷惑就叫凡夫,明瞭的人虛明自照,不勞心力,迷惑顛倒的人虛明實照,勞心勞力,那麼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。底下這個兩句:

 

『非思量處。識情難測。』這是總結前面的話,接前面的境界,前面的境界不可思議,性跟識實在講是一個東西,不是兩個東西,心性是一體,性識也是一體,諸位要是把剛才的話聽清楚了,你就能覺悟,自受用叫六根根性,他受用叫六識,六識跟六根根性是一不是二,不是真有兩個東西,是一樣的,我自己受用的時候就叫真心,他受用的時候叫識心,真心跟識心是一個心,那麼識心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識心,悟了是一,迷了說二,說真、說妄,迷的時候是二,悟了的時候不二,所以稱之為『非思量處』,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: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」因此,八識也叫如來藏,二是一,講到識心是以八識為根本,前七識都是屬於枝末,換句話說,八識是體,前七識是作用,作用裡面還有作用,那就叫心所法,與他相應的心所,這一些枝枝葉葉在唯識經論裡面有很詳細的討論,那麼諸位要明白,可以讀唯識經論。那麼這個地方跟諸位說明就是一不是二,悟了叫如來藏,叫真如本性,迷了叫阿賴耶,叫八識,華嚴裡面講「萬法唯心」,唯識論裡面「萬法唯識」,由此可知,萬法本無,一切唯識。古人有一句很感歎的話說:「學道之人不識真,只為從來認識深。」這個話的意思就是學道的人他不曉得真如本性,不認識他本來面目,原因在那裡?原因就在他從來都是把識當做了真心,特別是把能夠思惟,能夠想像的,把他第六意識當作自己的主宰,要想明心見性做不到,要想斷煩惱,證菩提也做不到,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出頭,那就是持戒念佛,帶業往生,只有這一條路,除這條路之外,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的,因為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需要離心意識,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到的。

 

今天這個世界上的大災難是愈來愈近了,你們看看報紙、這個新聞廣播,美蘇飛彈天天在增加,天天在求進步,到處都在布署。我在美國,那邊的同修也告訴我,它說這個核子戰爭說不定什麼時候爆發,為什麼會爆發呢?有兩種可能,一種就是什麼?那個守武器的、那個守飛彈的兵有了神經病了,按一下紐,碰一個出去了,馬上就打起來了,你這一個飛彈出去,那邊就報復,來不及商量,馬上戰爭爆發,幾個小時世界就毀滅了。現在有神經病的人不得了,你看看昨天報上登的,我們台灣四分之一,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神經有問題,美國更多。這莫名其妙,三次世界大戰你問怎麼打?不知道,沒有理由,莫名其妙打的,這個在佛法講「共業所感」,那麼還有一個就是他們這個總統的時候,領導的人說忍受不了,脾氣一發就打起來了,事情很麻煩。

 

今天八萬四千法門講別的方法來不及了,所以我們一定要加緊拚命地來修淨土法門,在此地,我們講席裡頭最注重的就是彌陀經、彌陀經疏鈔,我們這一遍講完了,從頭再講,週而復始,永遠不中斷。那麼國外幾乎天天有信來,希望我什麼?希望我能趕快到美國再去給他們講經,我過了年再去,講什麼?也講彌陀經疏鈔,講別的東西來不及了,不能高談闊論,老實念佛要緊。所以我們底下發起印彌陀經疏鈔、疏鈔演義,我們要再印,其他的經我們都不印了,我們印彌陀經疏鈔演義,將來帶到國外去流通,叫他們去多念佛,那麼他們所需要的本子,不能像我們這個本子太厚了、太大了,他們一看到就害怕。所以我想我們再印什麼呢?把它印成一本,兩本印成一本,用聖經紙印,聖經紙很薄,所以兩本印成一本,大概厚度只有我們現在的一本,恐怕比一本還薄一點,那麼本子可以縮小一半,像我們印的那個的歸依證上的那麼大,我們歸依證是六十四開的,那個字就可以了,那麼本子小,寄到外國去方便,所以這個郵費可以省很多,那麼我們在這個地方來發起,希望大家發心,我們來印這個彌陀經疏鈔袖珍本,袖珍的,我們印個兩千本,那麼希望將來呢,這個美國我們贈送一千五百本給他們,我們自己留五百本就夠了,勸他們多多的念佛,現在台中蓮社的那個念佛的錄音帶已經在美國普遍的在那裡轉錄了,這是我上次去帶了一個,所有的幾個地方統統都有轉錄,那麼現在急要的就是彌陀經的講義,就是疏鈔演義,這是彌陀經註解裡面最好的一種,希望我們大家來發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