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

 

自立法師講述

佛曆二五二八年歲次甲子五月初一日起

菲律濱隱秀寺太虛講堂

 

幻生法師序

自序

甲、緒說

乙、解釋經題

丙、介紹譯者

丁、解釋經文—序分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無常無我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修少欲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知足守道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常行精進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多聞智慧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布施平等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出家梵行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正宗分—大心普濟覺

丁、解釋經文—流通分

 

幻生法師序

 

我底老學長──自立法師,在菲國從事弘法工作,業已四十餘年;起初任教於馬尼拉普賢中學,繼而主持隱秀寺法務,創設太虛講堂,本著虛大師「佛法弘揚本在僧」的遺訓,成立「佛學講座」,定期為信眾講授佛法。數十年於玆,從未間斷,精神毅力至堪可佩。對菲國佛教而言,貢獻至鉅,影響深遠,成效卓著。《佛遺教經》、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、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便是自立兄為信眾講授的經典。現在依據錄音帶整理成書,名曰「講記」。前二書業已印行流通,佳評如潮。今又將其《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》整理就緒,付梓印行;承其不棄,遠道寄來書稿,命為作序。讀其原稿,法喜充滿;老學長學富五車,旁徵博引,深入淺出,文義明暢,引人入勝,雅俗共賞,如飲甘露,獲益良多。

 

《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》(佛遺教經)、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與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一向稱為〔佛遺教三經〕,為初入佛門者必讀之經典,流傳甚廣。國內一般佛學院,皆採為必修課本。自立兄這次即將出版的《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》,雖然是為一般信眾所講解的,但如此內容豐富、行文流暢的講記,不僅可作為佛學院學生們課外優良的讀物,同時也可作為佛學教師講授時必備的參考。昔年我在國內曾在數家佛學院任教,可說是過來人,像這樣頗富水準的佛學佳作,實屬難得!我願意在此作慎重推介!

 

自立兄功力深厚,寶刀未老,文如行雲流水,一瀉千里,真是琳琅滿目,美不勝收。我掬誠敬請自立兄再接再勵,繼續講說或撰著,或由弟子發心記錄,為海外佛教文化,多留一些寶貴的文獻,不勝馨香祝禱之至!

 

近年來,以健康關係,停筆多年,絕少寫作,本不敢應命作序,唯以老學長盛情難卻,謹略抒數言,聊表我底至誠隨喜和讚仰!

 

二○○○年九月廿三日寫於洛杉磯能仁精舍 

 

自序

 

《佛遺教經》、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、以及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通常稱為〔佛遺教三經〕。這三部經,是佛法流傳到中國,最早的經典。其中字數最少的,是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只有三百七十二個字。雖然經文簡短,可是,它的內容豐富,言簡意賅,這是諸佛菩薩所覺悟的八項真理,對我們現實的人生,很切實的指出了一條修行的大道。它具足了原始佛教的精髓,也包涵了菩薩救世的精神,可算是融合了大小乘佛法的精義,這是一部為佛弟子:無論是自求解脫、或救度眾生的菩薩行者,所必須受持讀誦的聖典!

 

回憶在四十一年前(一九五九年)的暑期,我接受了性願長老的聘書,由佛聯會在信願寺舉辦的佛學講習班,擔任佛學講師。那次參加佛學講習的信眾,非常踴躍,學員大都是大專學生和僑校教師的程度。我對他們正為教材感到躊躇;當時妙欽法師便向我建議:為他們講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那是一部很好的教材!

 

因此,在那短期的講習班中,我採用表解的方式,扼要地在學期內把它講完,這是我來菲後,第一次講解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。

 

一九八四年五月初一日,我又應邀在本寺太虛講堂,每月固定的「佛學講座」,為大家宣講本經。這次的「佛學講座」,一共講了十四次。最初,是由王晴暇(玉霞)居士為我翻譯閩語,但講過九次以後,晴暇居士為了參加朝山團,往南海去了,不能再負責翻譯;因而接下去後面的五講,是請董賢範(雲卿)居士發心,繼續把它翻譯圓滿的。

 

過了一年,台灣苗栗淨覺院住持智道法師,又請我在她們一年一度的結夏安居期中,為該院的諸位法師與信徒們直接用普通話,每天上午為她們講一個半小時,一共連續講了十次,總共講了十五小時。因為她們親近智道法師很多年,佛學的程度比較高深,當然我在該院所講的內容,也就跟本寺所講的不完全一樣了。後來,在我七十賤辰的那一年,她們還把我所講的〔佛遺教三經〕,出版了一套錄音帶,分送給大家作為紀念。

 

這次所出版的講記,仍由法淨根據這兩處所講的錄音帶整理記錄出來的;再經我略加刪改和補充,才完成這一部十二萬多字的講記。

 

承蒙同窗摯友──幻生法師在法體違和靜養期中,特地為我惠撰序文,增光篇幅,使我銘感不盡!不過,他那些捧場的溢美之詞,反而使我感到汗顏!想不到這位老友更希望我繼續講說、撰著、或由弟子們記錄;我虔誠地謝謝他的鼓勵!在我弘法的計劃中,確實也是在如此進行著。將來若有少許成就,庶不負他的熱誠和期望!

 

跟以前一樣,我仍麻煩正聞出版社的性瀅法師,為我撥冗負責督印和發行等繁重的工作,蒙她隨喜發心幫忙,讓我在此致以萬分的謝意!

 

施騰輝居士在百忙中仍舊為我打字設計,我有時在校對時一再修改,他都很耐心地為我改正,這是我應該至誠地向他感謝的!

 

這次出版本書,蒙熱心的法師和善友們隨喜贊助,讓佛法廣為流通,真是功德無量!

 

最後,讓我獻上無限的誠意,並懷著感恩的心情,敬請海內外的諸大善知識,不吝惠予指教!

 

佛曆二五四四年重陽節寫於菲律濱隱秀寺隨緣樓 

 

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

 

甲、緒說

 

諸位法師、諸位清姑、各位善友:

 

今天是甲子年農曆五月初一日,又是本寺固定的共修法會和佛學講座的日子,本來,本寺每個月的初一、十五、二十三,大部份都是請善知識來開示,跟大家結法緣。上一個月二十三,好多善友要求我為大家講一部經,由於這個因緣,從今天開始,我就為大家講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。

 

這一部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是教導我們做菩薩所要修持的法門。剛才大家已經共同把正文讀誦了一遍,只要你們對佛法有研究的,或者對文學有修養的,相信不需要我講,一看就會一目了然。不過,就我所了解的,在座諸位,差不多有一半的善友,對佛學還沒有多大的認識,所以,我想把它講得淺顯一點。

 

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是部很簡短的經典,除去經題和翻譯的人,正文只有三百七十二個字,所以從題目到經文,假如簡單地講,一個鐘頭就可以交代清楚了,但如果詳細講的話,十多天也講不完。我想,諸位既然有心學習佛法,我們還是詳細地解釋,讓大家對整部經文都能夠明瞭。

 

乙、解釋經題

 

談到解釋經題,我就想起中國古代,天台宗的祖師──智者大師,他對《法華經》很有研究,有一回,他講這部經的題目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,單單一個「妙」字,就講了三個月,成為佛教中「九旬談妙」的佳話。後來,智者大師九十天講「妙」的筆記,就成為《法華玄義》這部書,共計有二十卷,雖然只是講述經題的一個字,等於把整部《法華經》的大意都表彰出來。從這一點,我們可以知道,講經可以講得詳細,也可以簡單地講。

 

講到經題,有通名和別名兩種。所有的佛經都稱為經,就像所有的男士,都稱為先生,先生,僅是個通稱。佛經有很多,好像我們經常誦念的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》……,這是個別名,等於說稱某某先生,這某某人是個別稱。

 

依天台家的研究,佛經的名稱,或是以人、或是以法、或是以喻來立經題,分析起來,有七種立題,即是:「單三複三具足一」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:單人立題、單法立題、單喻立題;或是人法立題、人喻立題、法喻立題;或是人法喻立題,以這七種方法,來判定一切經典的名稱。

 

一、單人立題:好像我們平常所念的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佛與阿彌陀都是人,所以這一個經題,是單單以人而立的,稱為單人立題。

 

二、單法立題:好像我們講台旁邊經櫥中這部《大般涅槃經》,是單單以法來立題的。

 

三、單喻立題:好像《梵網經》,是用網來譬喻梵天,而立經的題目。

 

以上是單獨就著人、法、喻來立題的,稱為單三。

 

複三,是兩重意思而立題:

 

一、人法立題:以人和法來立佛經的題目,好像《文殊問般若經》,文殊菩薩是一個人,般若是法,這叫做人法立題。

 

二、人喻立題:以人和譬喻結合起來立經的題目,好像《如來獅子吼經》,如來是人,獅子吼是譬喻,所以是人喻立題。

 

三、法喻立題:以法和譬喻結合而立經題,好像《妙法蓮華經》,妙法是法,蓮華是譬喻,稱為法喻立題。

 

具足一,就是一個題目,具備了人、法、喻三種。好像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大方廣是法,佛是人,華嚴是譬喻,所以,這個經題,人、法、喻都具足了。

 

了解這種立題方式以後,我們要研究佛經,不論是任何一部經典,只要看經名,就可以知道這一部經是屬於七種立題當中的那一種了。那末,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試問是七種立題當中的那一種呢?這是人法立題。佛、大人,都是人,佛是指釋迦牟尼佛,大人是指菩薩。八大人覺,就是做菩薩所應該修持的八件事,當然是屬於法啦,所以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是以人法立題的。

 

以上是佛經的立題,下面,我再分六段來解釋本經題目的意思。

 

一、佛:是印度話,是佛陀(BUDDHA)的簡稱。談到佛,可多了,有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,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,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,總而言之,十方三世佛,真是不勝枚舉。不過,這堜畛羲滿A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。為了使初入佛門的年輕朋友,以及年紀大的善友,對我們的教主有所認識,我想利用這個機會,先把釋迦牟尼佛的歷史簡單地介紹一下。

 

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,他出生的那個時代,距離我們已經兩千五百多年了。那時候印度分成五部分,大大小小的國家非常多。他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,父親是淨飯王,母親是摩耶夫人。當他媽媽四十五歲的時候,才懷胎生他。依印度的習俗,一個孕婦臨盆的時候,必須回娘家分娩。因此,摩耶夫人就歸寧(回娘家去)待產,途中經過她父親的一座別墅,叫藍毘尼園,就進去休息,竟在無憂樹下生了太子悉達多。摩耶夫人由於年紀大了才生產,可能生理上受了影響,太子出生七天,她就逝世了。所以,太子是由他姨母摩訶波闍波提,把他當成自己親生的兒子撫養長大的。

 

淨飯王既然只有這麼一個兒子,又是晚年得子,當然對他十分疼愛,在太子七歲的時候,就延請了好多名師來教導他。他的領悟力非常強,不論是學文或者習武,很快都學會了。過了幾年,他成為文武雙全,智勇兼備的青年。

 

他雖然把世間的學問都學會了,武功也練成了,又是太子的身分,將來是要繼承王位,地位是非常尊貴的,照理他對人生應該感到很滿足,但事實上,他總是覺得心靈很空虛,好像缺少了什麼似的。淨飯王看到他整天悶悶不樂的,總想辦法要給他快樂起來,於是,為他選擇了鄰國的公主耶輸陀羅,與他完婚,沒有多久,就生了兒子羅Q羅。

 

悉達多太子有了妻室兒子以後,依然感覺到人生非常的空虛,精神無所寄托。雖然他父王想盡了各種方法要讓他歡喜,給了他種種的娛樂,為他建築了寒、暑、溫三種宮殿,又有好多的宮娥彩女陪著他玩,為他唱歌、跳舞解悶,希望借著物質的滿足,提升他精神上的慰藉。但是,世間的五欲之樂,並不能填補他精神的空虛。

 

淨飯王看到這種情況,有一天,對他說:

 

「我帶你出去散散心。」

 

因此,帶他到農村去看看風景,透透氣。

 

農村大自然的景色,的確令太子感到心曠神怡,可是,當他看到一幕幕的農夫耕田圖,就輕鬆不起來了。原來農夫前面有一頭牛拉著犁在耕田,農夫赤膊地頂著熱烘烘的太陽,全身汗流浹背地推著犁。牛也好辛苦,有時候跑慢了,農夫就抽打牠,甚至把牠打得皮破血流。再看看犁過翻開的泥土,堶惘釵n多蟲被翻出來,在泥土上爬著,想不到天空的許多鳥雀飛了下來,把牠們吞吃了……,這許許多多的情景,太子不禁生起了憐憫之心。

 

「不論是農夫、耕牛、小蟲、鳥雀,沒有不痛苦的,人生既然是這樣痛苦,我該用什麼方法,才可以使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得到解脫呢?」太子心中不斷地問自己。

 

儘管他為了散散心而出去,結果卻是帶著沉重的心情返回皇宮。

 

父王感覺得太子老是悶在宮中也不是辦法,所以,過了不久,又命令好多侍衛帶太子去遊四門。

 

在東門,他看到一個年紀很大的人,滿頭白髮,牙齒也幾乎掉光了,臉皮雛雛的,同時,又是彎腰駝背。試想,太子從小生長在皇宮,那堿搮L這樣的人,更不用說會知道年紀大的痛苦了。這一看,他不禁問身邊的衛士:

 

「這是個什麼人啊?」

 

「年紀大的,不但他年紀大,我們每個人將來也都會成為老人,要受這種老苦。」隨從告訴他。

 

太子聽了,心中的感觸很深,不禁想起自己將來既然免不了要衰老,那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享受和快樂,又有什麼意義呢?

 

於是,他再也提不起興趣遊玩,便回皇宮了。

 

過了不久,太子再次出遊。當他出了南門不遠,看見一個病人蹲在路旁,身體非常瘦弱,不停地喘息呻吟,那種痛苦的樣子,比上次在東門所看到的老人更嚴重。病苦,再次在太子的心中留下了烙印,他再也沒有遊興,馬上返回王宮去了。

 

又過了一陣子,太子出去西門遊行,雖然淨飯王早已令人把他所要經過的道路打點好了,不許有苦痛的人、事出現在太子的眼前,讓太子好痛痛快快地遊玩。可是,當太子出了西門不遠,忽然傳來了哀慟的哭聲,只見有人抬著棺材,一隊出殯的行列打從眼前經過。死亡,給他精神很大的威脅,頓時感到興緻索然,老、病、死的痛苦,在他心靈上投下了一道陰影。

 

後來,太子到北門,遇到了一個出家的沙門,感覺得這位出家人的相貌非常莊嚴、高貴,充滿了超塵出世的氣質。給了他很大的啟示──他認為要得到解脫,唯有走上出家的道路,於是,他萌生了出家出世的意願。

 

講到這堙A我要告訴大家,釋迦牟尼佛貴為太子,他為什麼要出家呢?第一,他父親帶他到田野去散心,所看到的那些情景,使他瞭解到眾生都是弱肉強食,這一種人生太痛苦了。第二,他出去遊覽四門,發覺人生充滿了老、病、死的痛苦。還有一點,在當時印度的社會階級分得很森嚴,有四種階級,就是:1、婆羅門:專門負責宗教方面的事,為人家祈禱、祭祀,舉行宗教儀式,他們是宗教師。2、剎帝利:專門掌管政治方面的事,屬於王室貴族。3、吠舍:就是一般的老百姓,經營買賣之類的人。4、首陀羅:好像農夫、奴隸這一類的人。這四種階級的劃分,造成了當時印度社會的不平等。

 

釋迦佛的家族是屬於第二種姓──剎帝利,所以他父親是國王,論階級,他們是很尊貴的,但是,他認為彼此同樣是人,為什麼有的高高在上?有的卻這樣痛苦呢?真是太不平等了!為了替下層階級的人民著想,為了打破這種不平的階級制度,就產生了出世的思想。

 

由於上面所說的種種原因,悉達多太子有一天在半夜的時候,他偷偷地走出王宮,毅然出家了,那時候他二十九歲。出家以後,他到處訪道尋師,親近了好多位當代有名的學者,好像阿羅邏迦蘭,鬱陀迦羅摩弗等當時的名宗教家,他都親近過了,也很快地體會了所受教的一切,但他深深感到所學的並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,而失望地離開了。

 

最後,他到苦行林去,苦修了六年。苦行對他來說,實在毫無所得,於是,他放棄了苦行,到尼連禪河去洗個澡,除去全身的垢穢,又接受了牧女善生乳糜的供養。恢復了體力以後,他決定自己開闢一條離苦的途徑,就到菩提場的菩提樹下靜思,追尋不苦不樂的解脫大道。

 

在靜修的過程中,太子曾經受到魔女、魔兵來搔擾他、誘惑他、恐嚇他,但他依然堅持著信心修持,不為外境所動,最後他戰勝了一切。當他三十五歲那一年的十二月初八日,黎明時分,他在菩提樹下目睹天空的明星,終於豁然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,他成佛了,而且在娑婆世界開創了佛教,成為我們的教主。

 

從成道以後,佛陀就不停地說法度眾生,到了八十歲的時候,他的化緣已經盡了,也就是應說的法,他都講了,一切有緣的眾生,他都度化盡了,因此,安詳地圓寂而離開了我們。

 

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,由弟子大迦葉發起,聚集五百位比丘,共同結集佛經。由多聞第一的阿難,把佛法重說一遍,經過在座大眾的認可,一致通過以後才記錄下來。

 

在我們講台的兩旁,所陳列的大藏經,都是釋尊所講的佛法,內容包括了經、律、論三藏十二部。經是由阿難把它說出來;律是優婆離說出來;論是佛弟子對佛法和戒律,加以注解而集起來的。我們所要講的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是屬於經藏這一部份。

 

以上是介紹佛陀簡單的歷史,接著,我再解析佛陀的意思。

 

佛,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者,覺,是覺悟。者,是人。簡單地說,佛(覺者),是一個覺悟的人。一般人以為供奉在大殿中龕子堶情A讓我們頂禮膜拜的才是佛,其實,那只是象徵性的,你如果認為那些泥塑木雕的就是佛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佛是位覺悟的人,換句話說,你如果能夠大覺大悟,你就是佛了。

 

談到覺,有三覺,就是:本覺、始覺和究竟覺。本覺,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了佛性,都有成佛的可能性,但因被煩惱無明所遮蔽了,才不能覺悟,要是你去修持,了解到人生充滿了痛苦,需要求解脫,稱為始覺,開始覺悟了。說一個譬喻,我們的本性,好像一面鏡子,本來是很光明的,因為被塵埃所蒙蔽,就不明亮。我們要是每天去清理它,把它擦乾淨,光明就顯露出來了。我們的本性也是光明的,經過了修持,把煩惱、無明、所有的雜染都清除了,最後,我們的佛性顯露出來,一切功德都圓滿了,整個一片光明,這就是究竟覺,也就是佛的境界。

 

有的地方,把「覺」解說為:自覺、覺他和覺(行圓)滿三種。自覺,好像釋迦牟尼佛,在菩提樹下修行,最後自己覺悟了,這就是自覺。佛不但自己覺悟,還把他所覺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宣揚出來,教化大家人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痛苦,以及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離開痛苦,得到自由解脫,使一切的眾生也覺悟了,這就是覺他。能使自己覺悟,也使一切眾生覺悟,到最高圓滿的境界,即是覺行圓滿,就是成佛了。凡夫都是糊里糊塗,醉生夢死,不知不覺的。聲聞緣覺是覺悟了,但認為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三界好像是牢獄,沒有自由,把生死看成冤家,太痛苦了,因此,希望急速脫離生死苦海。這一類人但求得自了(自覺),不太熱心去救度別人(覺他),是屬於自了漢。另有一類,所謂「自未得度先度人者」,就是菩薩發心。菩薩,不但是自己覺悟,還要覺悟別人,稱為覺他。要是既能自覺,又能覺他,修行到了圓滿,達到究竟成就果位的時候,就是成佛了。

 

總之,覺有本覺、始覺、究竟覺和自覺、覺他、覺滿兩種解說。

 

二、說:本來是說話,但在佛經堶情A說還有另一種解釋,當「悅」字講。悅是喜悅,就是歡喜。為什麼「說」是歡喜?因為佛講經說法度眾生,都是乘興而談,從他的大悲心中自然流露出來,而且是出自歡喜心而說的。因此,幾乎每一部經的最後,都說:「佛說是經已」,所有的聽眾「皆大歡喜」地「信受奉行」,可見,佛說法的說,含藏了喜悅的心情。

 

三、八:是數字,也就是在這一部經中,佛說了八個條件,是我們要做菩薩所應該遵守、修持的。

 

四、大人:一般把成年人稱為大人,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,常常看到官府的人,升堂判案,犯人總說:「大人在上,小人不敢……」那個大人是指做官的。還有,父母、師長也稱大人,過去寫信,一開始就是「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」,或者「老師大人」,大人都是一種尊稱。而本經的大人,既不是官府大人,也不是父母親大人,而是指做菩薩的大人,因此,經文後面說:「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」,可見這不是一般的大人,是指佛菩薩。

 

五、覺:是覺悟,我們假如照著經文所指示的八件事去修持、精進,將來就可以體證了悟至高無上的真理了。這媔陲K告訴大家,我們學佛的過程有四個階段,所謂信、解、行、證。最初我們不信佛,沒有學佛,現在已經信仰了。接著就要了解,我們為什麼要信佛、拜佛?佛經堶惆s竟講些什麼道理?我們都要知道。但是單單知道、了解,是不夠的,進一步,我們還要去實行,依著佛經所講的去做,這樣,稱為行解相應,不然,光是了解佛經的道理,而不去做,等於說食數寶,是得不到利益的,所以,學佛,最重要的是要去實行,也就是要去修持,這樣,將來我們才能夠得到解脫,了生死。而本經所說的八件事,主要是給我們了解人生宇宙的一切真理,同時能夠照著這八件事去實行,這樣學佛才有受用。本經兼備了大小乘思想,而且是思想與實踐合一的,希望大家了解經文的意思以後,能夠確實地去修持。

 

六、經:印度話叫修多羅,或者修□路、素呾纜,翻成中國話叫契經,簡稱為經。它的直譯,認真地講,並不叫經,叫做線,好像泰國的法師,為信徒消災、祝福的時候,通常手中都拿著一條線的,表示這是經了。

 

佛經為什麼叫契經呢?有兩個意思,對上講,是上契諸佛的真理;對下講,是下契眾生的根機。這說明了佛經,不是佛隨便講的,而且不但是釋迦佛這樣講,十方三世諸佛所講的道理,都是一樣的,即是所謂佛佛道同。再說,佛講經,一定要合乎眾生的根機,讓他聽了能夠接受,說明白一點,就是能夠適合眾生的心理,因此說:「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」意思是佛說法,不是像我們這樣,我們有的時候講深了,程度高的聽了心領神會,程度低的卻聽得一頭霧水,不知所云;反過來說,講太淺了,程度高的聽了覺得沒有意思。可是釋迦牟尼佛雖然同一句話講出來,使每個根機深淺不一樣的眾生,都感覺好像是為他個人而講的,所以稱為契經,既能夠契合真理,也能夠契合根機。

 

在佛經堶情A對經字有很多定義,可以簡要地用五個字來概括:

 

1、貫:是貫穿,好像本地每天傍晚在路旁叫賣的茉莉花,小小的一朵,用線把它穿成為長長的一串,這就是貫穿。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,並沒有經本,他是看到什麼程度的眾生說什麼樣的佛法,到了佛圓寂以後,經過聖弟子再用文整理,好像穿花穿珠一樣的,把佛法貫穿起來,所以稱為貫。

 

2、攝:是攝持、保持,好像用經緯的紗織成布,佛經也是一樣,以佛的語言,把真理統攝起來,同時,以這種真理攝化眾生,所以稱為攝。

 

3、常:既然是經,是永恆不變的,如《佛遺教經》所說的:「日可令冷,月可令熱,佛說四諦,不可令異。」也就是佛講的道理,是亙古不變的。科學越昌明,佛經所講的,越能得到證明,比如佛說:「佛觀一缽水,八萬四千蟲。」在二千五、六百年前那個時代,誰相信呢?現在只要放到顯微鏡去看,就可以證明水堶悸瑤T有那麼多的微蟲。所以稱為常。

 

4、法:就是法則,佛的話,永遠可以作為我們身心行為的法則,所以稱為法。

 

5、徑:就是路徑,佛經好像指引我們一條路,比方說你要到馬尼拉去,應該向右邊走;你要去馬拉汶,就要向左邊走,我們希望成佛,要做菩薩,佛告訴我們應該如何修行,佛經是指導我們通往作菩薩、成佛的一條大路,所以稱為徑。

 

以上,我已經把經題簡要地解釋過了。

 

丙、介紹譯者

 

後漢沙門安世高譯

 

所有的佛經,都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觀機逗教而講的,他講的時候,既沒有課本,也沒有經典,都是乘興而談,直到佛陀圓寂以後,經過弟子們把所有的佛法結集起來,才有聖典的流傳。但是,佛經都是由印度的梵文,或者巴利文寫成的,未曾學過這兩種語文的人,一定看不懂,所以,傳到中國來,第一步工作,就是要加以翻譯。這一部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就是後漢安息國的一位沙門,叫做安世高翻譯的,這個譯者的題目,我把它分為四段來解釋。

 

一、後漢︰是一個朝代的名稱。中國是一個富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,俗語說︰「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。」要講中國歷史,的確不容易。不過,既然這一部經是在後漢時傳到中國來的,我就簡單地把後漢介紹一下︰漢朝共計有四百年的天下,分成前漢與後漢。前漢(西元前二○六至西元九年)是漢高祖劉邦(中國第一個平民革命當皇帝的)統一天下,登位以後,子孫一代一代相傳,到孝平帝的時候,因為皇帝年幼,外戚輔政,大權落在他們手中,最後被王莽篡漢,前漢也就結束了,共計立國二百十五年。

 

王莽奪取了漢朝的天下以後,政治不得民心,群雄紛紛起來反抗他,劉邦的後代當然也不例外。最後,劉秀起兵,平定各路人馬,中興漢室,歷史上稱為後漢(西元二五至二二○年),傳到獻帝時,劉家的江山被曹操的兒子曹丕取而代之,立國一百九十六年的後漢,從此宣告結束,歷史進入魏蜀吳三國時代。

 

漢朝的都城有兩個,前漢以長安為國都,後漢在洛陽建都。就地理位置來看,長安是在洛陽的西邊,所以,前漢又稱為西漢;洛陽是在長安的東邊,後漢又稱為東漢。本經是後漢桓帝建和二年(西元一四八年)在洛陽翻譯的,算起來,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。

 

二、沙門︰印度出家人的通稱,古代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,都是出家人,都稱為沙門,因此,講到佛教的出家人,再加上一個「釋」字,稱為釋沙門,以便和外道的沙門有所分別。

 

沙門是印度梵音,譯成中文是勤息的意思,勤是精進,息是停止。做一個出家人,應該有所為,也應該有所不為,也就是說,有的事情應該去做,有的不可以去做。應該做些什麼呢?就是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」。一個人既然出了家,就是要向這個目標修行,持戒、修定、求智慧,對於自己的貪心、瞋心、愚癡心,種種的煩惱,必須加以調伏、斷除,所以,要做一個標準的沙門(出家人),真是談何容易呀!

 

在經典堶情A沙門有很多種類,這塈甯陘j家介紹四種︰

 

1、勝道沙門︰能夠勤修戒定慧、息滅貪瞋癡,斷煩惱,了生脫死,證聖果,得大解脫,這樣的出家人,稱為勝道沙門。

 

2、示道沙門︰雖然不能夠做到了生脫死,不過,他深入經藏,已經了解真理,也能夠以佛法開示別人,引導人家研究佛法和修持,步上學佛的正道,這樣的出家人,稱為示道沙門。

 

3、活道沙門︰在僧團堶悸漸X家人,循規蹈矩,安分守己地精進修道,行動舉止能夠與佛法相應的,稱為活道沙門。

 

4、污道沙門︰污是染污、不清淨,這一類出家人賴佛衣食,所作所為卻不能如法如律,行為不檢點,不像是出家人,在佛教當中只是個掛名沙門,稱為污道沙門。

 

三、安世高,翻譯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的這位大德,是安息國人。安息國,就是古時候的波斯,也就是西洋歷史記載的帕提亞國(PARTHIA),由阿爾沙克斯建立國家(西元前二五○年至西元第三世紀),它的位置是現在的伊朗、阿富汗和中亞的一部分。

 

安世高是安息國人,就以國名為姓,他本名叫清,世高是他的別號。據史書記載,他是安息國王滿屈二世的太子,因此,稱他為安侯,甚至來到中國以後,中國的經錄家,也都沿用這個稱呼。

 

安世高生來就是非常聰利,對於世間各種學說都研讀得非常透澈,譬如七曜、五行,他都懂得。所謂七曜,即日月火水木金土,屬於天文學,太陽、月亮、火星、水星、木星、金星、土星,古人已經知道有這七種行星,而後來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星之外,再加上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、地球,成為九大行星。現在日本,依然採用七曜作為一星期日子的名稱,例如日代表星期天,月代表星期一。至於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有相生相剋的作用,比如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這是相生,水火不相容,就是相剋。

 

除了七曜、五行外,他也精通醫學,只要觀看病人的臉色和外表,他就能判斷病症,所開的處方,都是藥到病除的。至於其他種種世間的技能,他也都深入研究。據傳記所載,他和中國古代的公冶長一樣,懂得鳥獸的語言。關於公冶長識鳥語的事,過去清和姑經常談到,在座有些善友,一定印象很深刻的,可是,有些初學佛的善友,可能沒有聽過,我順便說給大家知道。

 

據說,有一次公冶長到野外,一群鳥兒在他的頭頂盤旋著,吱吱喳喳地叫,那分明是對公冶長說︰

 

「公冶長,公冶長!南山有頭大肥羊,你吃肉來我吃腸。……」

 

想不到公冶長竟因此被逮捕坐牢,孔夫子認為︰「公冶長雖在螺絏(監牢)之中,非其罪也。」意思是公冶長雖然被關進牢獄,並不是他的過失,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他。

 

再說安世高有一天跟朋友去郊遊,途中突然一群燕子吱吱喳喳地從他們頭頂飛過,當時,他告訴朋友︰

 

「馬上會有人送東西來給我們吃。」

 

朋友見他突然冒出這樣的話,那堿菻H,隨時跟他頂嘴︰「你胡說!」

 

安世高認真地說︰「這是剛才燕子告訴我的。」

 

「開玩笑,你難道懂得鳥語嗎?」

 

朋友還是不相信。

 

「你等著瞧吧!」

 

他們繼續向前走了沒有多遠,果然有人送東西來給他,這時,他的朋友由衷地欽佩他,說︰

 

「你真了不起,居然懂得鳥兒的語言!」

 

除了學問淵博,安世高還是一位很孝順的太子,侍奉父王非常恭敬,直到他父親駕崩(去世),他遵照國家的法律,繼承王位,並且守孝三年。由於他具有出世的思想,持戒非常精嚴,未曾結婚,登上王位以後,也是沒有妻室的,三年孝期圓滿之後,他就退位,把國家讓給他的叔父,毅然決然地出家修道。能夠放棄大家夢寐以求的榮華富貴,這是他偉大的地方。

 

安世高出家以後,深入三藏,嚴持戒律,過去小乘有二十個部派,他屬於「一切有」這一系的,尤其精通阿毘曇。(阿毘曇新譯稱為阿毘達磨,中譯為對法,主張三世實有,說得淺顯一點,它是種智慧之學,對於宇宙人生,一切的法相,分析得很清楚,以這道理去修持,悟入無我的勝慧而得到究竟解脫。)在禪觀(靜坐)方面,他也非常有功夫。因此,他在當時的安息國,是位知名度很高的法師。他不但在本國講經說法,也經常到鄰國弘法,漢桓帝建和二年(西元一四八年),才到中國洛陽弘化。

 

到了中國,首先他把中國的語文學會了,就開始翻譯佛經,前後譯了二十多年。關於他所翻譯的經典,有好幾家的說法。(1)梁僧祐《出三藏記集》(卷二)︰三十五部,四十卷。(2)梁慧皎法師《高僧傳》(卷一)︰三十九部。(3)隋費長房《歷代三寶記》(卷四)︰一百七十六部,一百九十七卷。(4)唐智昇法師《開元釋教錄》(卷一)九十五部,一百十五卷。

 

為了考核各家說法孰是孰非,我曾經檢查藏經目錄,根據搜集了很多中國遺失經典的日本〔大正新修大藏經〕(簡稱大正藏),總目錄中有安世高翻譯的佛經共計五十五部,五十九卷。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是其中的一部。

 

諸位也許要問︰「為什麼那麼多的大德高僧,那麼多的目錄家,講的都不一樣?」

 

要知道,安世高譯經的年代,距離現在已經很久了,由於時間的變遷,又經過了無數次的戰亂,很多都遺失了,還有許多是同一個正本,有兩種翻譯的,所以數字就有出入。

 

在中國,翻譯經典的大德很多,好像有名的羅什法師和玄奘法師,在譯經史上佔了重要的一頁。但是,從時間上說,他們是屬於後期的,安世高是比較早期的譯經家。《高僧傳》中,對他翻譯的佛經,評價非常高,認為「義理明析,文字允正,辯而不華,質而不野」,意思是︰他翻譯的道理、意義都是非常清楚,在遣詞用字方面,都是恰到好處,所用的文字並不誇張,而且都忠於原文的意思,另一方面,詞藻雖然很樸實,卻不流於粗俗。從這評語,可見安世高翻譯的佛經,的確很好,試看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經文幾乎是四字一句,非常整齊、清楚,意思又很平近淺易,就可以知道古人對他的評論,是非常中肯的。

 

據《高僧傳》記載,安世高可以說是位富有傳奇性的人物,他非常有修持,早已經證到一種特殊的境界,換句話說,他得到了神通,有宿命通,前世的事情,他都知道,我現在就把它當故事說給大家聽──

 

安世高前世也是位出家人,住在一個大叢林堶情C當時,有位同參道友,跟他相處得很好。這位同參各方面都很好,唯一的缺點就是脾氣非常暴躁,動不動就冒無名火,可以說是聞名遐邇的。

 

站在同道的情誼,安世高常常規勸他︰

 

「談學問,你不比我差;論對佛法的理解,你也不會輸給人家,可是,你的瞋心太重了,你的脾氣實在使人不敢領教,這對你自己,以及對別人都沒有好處嘛!佛經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,瞋心重的人,將來會墮落的嗎?你能不能下一點修養的功夫,修改一下自己的個性?」

 

但是,正如俗語所說的︰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,二十年過去了,這位同參的個性依然沒有改善。

 

有一天,安世高知道自己因緣時節已經到了,就向他告辭︰

 

「過去我欠了人家一條命債,如今要去償還,在臨別的時候,我仍舊要奉告你,你生了一輩子的氣,將來是會墮落的,而且相貌會非常的醜陋。」

 

「那我該怎麼辦?你可以幫助我嗎?」

 

同參聽了,內心似乎有點驚慌,馬上把要發作的火氣壓下去,轉為懇求的語氣。

 

「我要是有辦法證了道,會先度你的。現在,我要走了,後會有期。」

 

跟同參話別以後,安世高就到廣州。當時,這堨興{兵荒馬亂,他在途中遇到一個兇惡的少年,手中拿著一把刀,一看到他,怒氣沖沖地說︰

 

「好呀!我找了你好多年,今天終於踫面了,你可逃不了啦!」

 

惡少不問三七二十一,就要砍安世高的頭。

 

安世高向著他微笑,溫和地說︰

 

「我前世欠了你一條命債,今天就是特地來償還的,你不要生氣,把腦袋拿去吧!」

 

正如有位禪師被砍頭時所說的︰

 

將頭迎白刃,猶如斬春風。

 

安世高很從容地伸頭給對方砍了一刀,就這樣一命嗚呼了。

 

所謂欠債還錢,殺人償命,這是天理昭彰,因果不昧的。

 

《高僧傳》也說到,安世高還了命債以後,神識再到安息國去投胎,為王家太子,而後再出家修道,弘法利生。

 

剛才我已經講過,安世高到中國來弘化,翻譯經典,二十多年過去了,這時,已經是漢靈帝末年,關中、洛陽一帶戰事紛起,北方非常紊亂。安世高在靈帝建寧三年(西元一七○年)的時候,就離開北方,到江南去了。

 

他首先要到盧山去度前世的那位同參。有一天他所乘的船行至洞亭湖廟,這是個香火鼎盛、靈感顯赫、有求必應的神廟,由於神能夠呼風喚雨,在這堣t行的船隻,可說是「分風上下,各無留滯」,換句話說,在這湖中來往的船,都會獲得神的庇佑,一帆風順。

 

這媮晹酗@種神竹,船上的客商,往往會砍一根帶回去,不過,這竹子是不可任意拿取的,要是不經過神的允許而逕自拿走的話,他所坐的船就會被神弄翻,竹子會自動游回原處,因此,商人打從這兒經過,為了避免出亂子,也為了祈神的保佑,往往都要上岸到廟埵V神拜祭一番。

 

再說安世高所乘的船,到了這堙A前後三十多艘船上的乘客、船主,正忙著準備三牲禮品,要去祭拜洞亭湖神的時候,神卻降靈告訴廟祝︰

 

「船上有位出家人,你趕快請他到這兒來,我想跟他談談。」

 

正在進香的信徒聽了,都感到很驚奇,認為這神真是了不起,上完了香,紛紛自動跑去請安世高。其實,安世高心中明明白白的,早已上岸了。

 

他到了神廟,對神說︰「我今天特地來拜訪你的。」

 

神在龕中,並沒有顯露他的面貌,只聽到他的聲音︰

 

「大師,我過去世脾氣非常大,沒有接受你的勸告,就墮落了。但是,因為我好行布施,今天才得到神的果報,有福德管轄方圓一千里的地方,接受信徒恭敬供養。不過,我的福報是有限的,不久,大限就到了,命在旦夕。今天看到你這位老同參來,真是悲喜交集,我悲傷的是自己墮落了,歡喜的是你來了。我懇求你看在過去同參的道誼上,幫幫我的忙。」

 

「我也老實跟你講,我今天是為了要度你,幫你的忙而來的。」

 

「我這兒有千匹綢緞和無數的金銀財寶,請你替我拿去變賣,而後建築一座寺廟,希望以這功德,能夠超度我投生到善趣。」

 

「可是,我只聽到你的聲音,未曾看到你的形貌,你既然要我為你辦事,總得現個原形讓我看看呀!」

 

「太慚愧了,我實在非常醜陋,假如現形的話,恐怕會嚇壞了大家。」

 

「沒關係,你不妨現一現吧!」

 

神拗不過他,只好顯現了。啊!原來是條大蟒蛇,只看到他的頭,究竟身體和尾巴有多長,還不知道。

 

這時,大蟒蛇把頭伏在安世高的膝蓋上,依依不捨的,好像向他祈求,眼睛充滿了淚水。

 

安世高就以梵語為祂念咒、說法、懺悔,蟒蛇聽了,嚎啕大哭,既是感激,又是悲傷。

 

這一陣子過後,蟒蛇就消失了,安世高於是把人家供養他的財物運走。當他所乘的船將要離開的時候,船上的乘客都看到山上有條大蟒蛇,頻頻地點頭,像是在向安世高致謝,也好像是為他送別似的,大家也都跟祂揮手告別。

 

後來,安世高的船抵達豫章(今江西境內),在這堳堨艉F東寺。洞亭湖廟的蟒蛇死了,從此,神再也沒有靈感了。

 

這一天晚上,有個少年突然跑到船上來,跪在安世高面前,法師再為他念咒、說法、祝福,這少年就消失了。

 

安世高告訴船上的人︰

 

「剛才的少年,就是洞亭湖廟的廟神,現在他已經得度超生了,特地來向我道謝的。」

 

後來,有人在盧山之西的大澤中,看見一條漫長無際的死蛇,曾經轟動一時。據說,這地方是現在江西潯陽縣的蛇村。

 

安世高救度了他的同參以後,又到廣州去找那位前生殺死他的少年。如今,這少年已經成為白髮蒼蒼的老翁了。一聽安世高講述過去的事,當年的情景仍然清清楚楚地浮現在眼前,以為是來向他索命的,嚇得不得了,馬上跪在安世高跟前。

 

安世高很慈祥地對他說︰

 

「我是來看你的,同時也要請你幫個忙。」

 

一聽到這話,廣州的這位老人才放下心中的石頭,連忙說︰

 

「請說吧,只要我辦得到,一定會盡力去做的。」

 

「前世我欠你的命債已經還了,另外我還欠了一條命債,現在也得去還。」

 

安世高很平靜地說,好像在談人家的事情似的。

 

「在什麼地方呀?」

 

「會稽(今浙江省),請你陪我去,做個證明。」

 

廣州老人熱情地招待安世高,過了一兩天,就隨著他到會稽去了。

 

他們一到會稽,進了城門,在大街上踫到兩派地痞流氓在械鬥,雙方手中拿著武器,兇巴巴地對峙著。無巧不巧,安世高一到,一槌砸下,正好打中,使他一命嗚呼了!

 

在場觀鬥的人看見了,都非常驚慌,紛紛指責兇手。

 

「不得了,你怎麼把出家人打死啦?」

 

兇手誤殺了出家人,難免感到驚惶失措。

 

這時候,廣州老人開口了︰

 

「請大家安靜,聽我說幾句話。這位出家人說他過去欠這位老弟一條命,所以特地從廣州到這堥蚗v還,你們不要害怕,我跟著他來,就是要作證明的。」

 

於是,廣州老人再把自己過去的經歷敘述給大家聽,大家才相信了佛教講因果,的確一點也沒有錯。

 

經歷了兩次命債,廣州老人從此以後,往往普勸世間的人,千萬不要為非作歹,更不可以恣意殺人放火,他自己也因此發心精進學佛。

 

佛經說︰「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一個人的一舉一動,因果是逃不了的。平常我們的起心動念,所作所為,都要非常謹慎。我想,我們講安世高的歷史,從他的傳記中,可以了解他雖然是位大德高僧,又是名翻譯家,但欠人家的命債還是要還的,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,更遑論不受果報了。

 

再說,安世高到中國,弘法、翻譯佛典二十多年,如果不是為過去的業力所牽,能夠多活幾年的話,一定可以翻譯更多的經典,對佛教豈不是有更大的貢獻,你們說是嗎?因此,我們學佛的人,要知道業力是不可思議的,業力要是有形狀,能夠看得見,整個虛空是裝不下的。

 

這堙A我萬分誠懇地奉勸諸位,以安世高和他的同參作為我們的借鏡,千萬千萬修養自己,對自己的行動舉止要非常小心,不要重蹈安世高殺人償命的舊轍,也不要像他那位同參隨便發脾氣,多行利他的事,那就功德無量。

 

四、譯︰就是翻譯。佛經的原典,是印度文字,不是梵文,就是巴利文這兩種,(傳到中國來的,大部分是梵文版本。)不論那一種版本,希望它在中國流傳,必須譯成中文才行。因此,唯有精通中文,才能夠把一部經典翻譯圓成。

 

講到譯經事業,古時候都是由朝廷(政府)主持這件大事,而翻譯佛經的地方稱為譯場,就跟現在的國立編譯館一樣的,由國家來主持。不過,編譯館是屬於永久性的,譯場卻是在法師把經典譯完以後就取消了。

 

依歷史記載,古代譯經,往往有好幾百位有學問的出家人參予其事,而且要經過十個次序,才能把一部經典完整地譯好。下面,我再把譯經的程序為大家介紹。

 

1、譯主︰譯場的主持人,譬如說翻譯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的譯主,就是安世高。

 

2、證義︰評量已經譯好的佛經,意義是不是跟梵本原文符合,要是有錯誤的地方,經過印證以後,加以修改。

 

3、證文︰檢核所翻譯的文字,對照原文是否有錯誤,或者有不妥當的地方。

 

4、書字︰由一個人誦念梵文經本,用中文把梵音記錄下來。

 

5、筆受︰把梵本經典的意思用中文記錄下來。(書字與筆受不一樣,好像契經的梵音叫修多羅,把它寫下來是書字的工作,筆受時,就把修多羅寫成中國的意思「經」字。)

 

6、作文︰外國文的文法結構和中文不同,往往是顛倒的,這時候,必須根據中文文法,把佛經文句重新加以組織,成為中文句法。

 

7、參譯︰參照式的翻譯,就是梵文和中文對照,讓兩種文字的意思完全符合。

 

8、勘定︰有的地方,文句翻得太嚕囌,或者重覆了,就把它加以刪除,力求簡潔。

 

9、潤文︰佛經譯完了,在遣辭用句方面加以潤飾,使文句通暢、優美。

 

10、梵唄︰把譯成的經典,一遍遍加以朗誦,看看念的時候是不是順口,聽起來是不是順耳。

 

因此,譯,雖然只是一個字,但古代翻譯佛經,實際的情形並不簡單,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工作。

 

丁、解釋經文

 

一、序分

 

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,八大人覺。

 

根據晉朝道安法師的分判,每一部佛經,都可以分成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以譬喻來說,序分好像人的頭,正宗分好像人的身體,流通分好像人的腳。以現在作文方法來說,序分像一篇文章的緒言,正宗分像文章的正說(最主要的中心思想),流通分是文章的結論。從佛經的結構來說,序分是講這一部經的因緣,正宗分說明這部經的宗旨,是最重要的部分,流通分是這部經講完以後,希望它能夠流傳下去,能夠通達到十方世界去。

 

道安法師把所有的佛經這樣分判,可說是恰到好處,後代的人稱譽他為:「彌天高判,今古同遵」。

 

彌天,是道安法師的別名,有時候也尊稱他為「彌天釋道安」。彌天高判,意思就是道安法師所判的佛經是很高明的,不論是古代或現在的大德法師講經,都遵照著他分成三分的方式宣講,因此說是千古同遵。

 

講到序分,它又分為通序和別序兩種。通序是每一部經一開始,大致上都有同樣的格式。別序是每一部經都有它不同的緣起。通序又名證信序,別序又名發起序。好像《彌陀經》或《金剛經》,一開始就是︰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某某地方,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,這一段就是證信序。

 

在這堙A我先講一個佛教的典故,在《涅槃經》中,曾經提到當釋迦牟尼佛將要圓寂的時候,雖然有的弟子已經證聖果了,對於世間無常的道理大都了解,但眼看我們的教主就要離開世間,難免不感到悲哀,有的甚至於哭哭啼啼的,尤其是佛的一個大弟子名叫阿難的,更是悲痛欲絕。

 

這時候,佛十大弟子中,證到天眼通的阿那律,勸阿難道:

 

「阿難啊!現在我們不應該悲傷痛哭,我們必須把握時間,有什麼問題需要請問世尊的,應該趕快提出來才對。」

 

經過大家共同商議以後,認為有四個很重要的問題,必須請問佛的。

 

一、「佛滅度以後,諸比丘依何而住?」就是說佛在世的時候,大家跟佛住在一起,有所依靠,如果佛圓寂了,我們依靠誰住呢?

 

佛陀的答覆是︰「你們別以為我離開了世間,沒有人依靠,告訴大家,應依四念處住。」

 

四念處,是身、受、心、法。就是:(1)觀身不淨,(2)觀受是苦,(3)觀心無常,お觀法無我。這是什麼意思?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的第一覺悟:「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……。」這一段講的就是四念處,解釋經文的時候,再作詳細說明。這堙A佛的意思是︰假使依這四念處去修行,跟佛在世同我們在一起,沒有兩樣的。

 

二、「佛在世時,我們以佛作為我們的老師,佛滅度以後,以誰為師呢?」

 

佛說︰「以戒為師。」你們不要以為我離開世間就沒有師父了,你們的師父還在呀!只要你們能夠持戒就好了。正如《佛遺教經》所說︰

 

「汝等比丘,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。」

 

波羅提木叉就是戒,尊重戒律,以戒律作為修行的軌範,這樣,就好像佛住在世間一樣的。反過來說,佛每天同我們生活在一起,你不持戒,不遵守佛的規矩,也是沒有用的,所以應該以戒作為我們的老師。

 

三、「佛滅度後,惡性比丘,如何調治?」

 

惡性比丘,或者稱為六群比丘,他們相當於現在有後台、可以仗勢的,互相勾結朋黨而做壞事。在一個團體當中的成員,都是良莠不齊的,僧團也不例外,佛在世時,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循規蹈矩,安分守己的,其中有六個最調皮搗蛋,因此稱他們惡性比丘。佛在世時,他們已經非常囂張了,佛圓寂以後,豈不是更鬧得翻天覆地?那個時候,我們怎樣來對治他們呢?

 

佛說︰「這是不成問題的,你們可以默擯治之。」

 

默,就是沉默,擯,就是擯棄,默擯的意思是他再怎麼搗蛋,都不要理睬他。這也是告訴我們,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方法,就是我們的親戚朋友、鄰居,甚至其他跟我們交往的人,如果對我們不好,故意作弄我們,要是跟他吵鬧,他更是沒完沒了,最好的辦法,就是不要理睬他,你沉默,他就胡鬧不起來。

 

四、「佛滅度以後,我們要結集經典,每部經應該以什麼話作為開始?」

 

阿難所以會有此一問,主要是當時印度外道的經典,一開始不是「阿」,就是「漚」這兩個字,阿表示無,漚表示有,所以外道的典籍,一開始都離不了有無。

 

佛告訴他︰「就以『如是我聞』開始好了!」

 

我們再回過頭來談序分吧!前面我已經說過,序分的通序又稱證信序,它以六成就來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。(1)如是︰信成就。佛典結集的時候,都是由阿難復述而記錄下來的,所以一開始,阿難就說「如是我聞」,表示這一部經是他親自聽佛陀講的,不是他自己說的,可以相信和接受,這是信成就。(2)我聞︰聞成就。表示這一部經是阿難親自所聽到的。(3)一時︰時成就,指講這一部經的時間。(4)佛︰主成就,講經的法主。(5)在某處︰處成就,佛講經的地點,例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(6)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,是當時在座的聽眾,稱為眾成就。

 

幾乎每一部佛經,開始都具備了信、聞、時、主、處、眾等六成就,屬於證信序。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佛經的結集和記錄,是很科學化的,從六成就的標明,可以知道它不是杜撰的。不過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算是例外,沒有六成就的,但一開始的四句經文︰「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,八大人覺」,是屬本經的序分。

 

「為佛弟子」,為,就是做。佛,指釋迦牟尼佛。弟子,一般稱為門徒,或者學生,就是弟子的意思。不過,如果把它分開,就著字面來解釋,可以用「學在師後曰弟,解從師生曰子」兩句話來概括。我們親近某一位大德,或者親近我們的師父,我們所學的是在師父之後,他比我們年紀大,站在師父的立場,他好像是一個兄長,把我們當成他的弟弟看待,所以稱為弟。站在學生的地位,「解從師生」,譬如這句佛經,或者這種道理,過去我完全不了解,聽法師講過以後,我懂了,開智慧了。這種了解是經過師長的教導而來的,師父就好像是我們的父母一樣。子女是由父母而生的,我們的智慧,是因師父教導而來的,所以稱為子。

 

佛教中講到弟子,有好幾種分類,簡單地說,有二眾、四眾、七眾三種。

 

一、二眾︰指出家眾和在家眾,不論性別,單以出家和在家作分別,叫二眾。

 

二、四眾︰出家的兩眾(比丘、比丘尼)和在家的兩眾(優婆塞、優婆夷)。

 

三、七眾︰

 

1、比丘︰指出家受過二百五十戒的男眾,好像我,就是比丘。

 

2、比丘尼︰尼,就是女的意思。女眾剃了頭,受過三百四十八戒的,叫比丘尼。

 

比丘、比丘尼都是印度話,中國的意思有三種︰(1)乞士、(2)怖魔、(3)破惡。(1)乞士︰印度的出家人,沒有自炊的習慣,每天早上都出去托缽,向施主化飯吃,才好借假修真。再說,出家人不單乞飯保護色身,還要向上乞求佛法,滋養慧命,所以嘉祥大師在《法華義疏》中說︰「上從如來乞法以長慧命,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色身。」可見乞士與一般乞食不乞法的乞丐是不一樣的。(2)怖魔︰做了比丘,持守戒律,一心向善,不做惡事,會使魔王感到非常的恐怖。(3)破惡︰做了比丘,一切的煩惱都要把它斷除,所有的壞事都不可去做了。

 

3、式叉摩那︰十八歲到二十歲這段年齡出家的女孩子,叫式叉摩那,中譯為正學女。原來早期的僧團,有了比丘尼以後,有十八到二十歲這樣年紀的女孩子要來出家,可是,我們不知道她是否已經結婚了,或是曾被強暴,受了刺激才想要出家,為了避免出家以後肚子大了,對佛門是件很不光彩的事,會引起世人的譏嫌,說︰「怎麼她出了家還生孩子?」因此,佛陀制了一條戒律,這樣年齡出家的女子,先給她二年時間,考驗她是不是很堅貞,很循規蹈矩的,在這期間,她有沒有身孕等等。她在這個過程當中,是不能剃頭的,同時必須學好不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等五戒,再加上不非時食(過午不食),一共六條戒法,這就叫式叉摩那。

 

4、沙彌︰就是剛出家的男眾,或者是未到受比丘戒年齡的男孩子。

 

5、沙彌尼︰剛出家或者未達受大戒年齡的女眾。

 

沙彌中譯為求寂,是追求寂靜的。佛陀是在寂靜當中生智慧才證得佛道的,因此,做沙彌,必須力求內心安靜,不向外攀緣,以便安心學道,他(她)們要學十種戒法。

 

說到沙彌,有三種︰(1)驅烏沙彌︰七歲到十三歲的小孩子出家,什麼事都幫不上忙,只能趕趕烏鴉等鳥兒,所以叫驅烏沙彌。(2)應法沙彌︰十四歲到十九歲出家的少年,必須好好學習佛法。(3)名字沙彌︰二十歲到七十歲出家以後,還沒有受具足戒的,在名字上還是沙彌。

 

6、優婆塞︰就是男居士,中譯為近事男。

 

7、優婆夷︰就是女居士,中譯為近事女。

 

近事:近,是親近,事,是承事,親近承事供養三寶,能夠受持五戒的男女居士,就稱為優婆塞和優婆夷。

 

這堙A我順便告訴大家,要做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,皈依以後,進一步必須受持五戒,你假如目前受到各種因緣的限制,暫時沒有辦法持戒,最低限度也要皈依,將來再受五戒,慢慢做也是好的。

 

「常於晝夜」,做一個佛弟子,不論出家或者在家的,應如何修持呢?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,八大人覺。常,就是恆常,不間斷的。於,在的意思。晝,就是白天。夜,就是晚上。一晝夜,中國古代分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時辰。依現在世界的標準時間,一天有二十四小時。照佛經講,在印度分為晝夜六時,就是晝三時和夜三時,好像《金剛經》所講的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後日分,在《佛遺教經》中也講到初夜、中夜、後夜,這就是晝夜六時。依今日一天二十四小時來看,早上六點到十點是初日分;上午十點到下午二點是中日分;下午二點到六點是後日分,這是白天的三時。夜三時是︰傍晚六點到晚上十點是初夜分;晚上十點到凌晨二點是中夜分;凌晨二點到早上六點是後夜分。依印度的晝夜六時之分,早上的六點才算是一天的開始,六點以前是屬於前一天。

 

我們作為佛弟子,在晝夜六時,都要用功的,正如《佛遺教經》所說︰「晝則勤心修習善法,無令失時,初夜後夜,亦勿有廢。中夜誦經,以自消息。」意思是做為一個佛弟子的,在白天必須很精進、很用心地修持,學習各種善法,不要讓時間空過了。晚上的時間,在初夜和後夜也不要荒廢課業,在中夜就誦經和休息。

 

中國古書《老子》也說︰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,非道也。」

 

意思是︰學道的人,時時刻刻都不要離開道。假使道可以離開的話,就不是道了。可見中國古人所說的道和這婸〞滿A無論在白天或晚上,我們都要專心學習佛道,道理是一樣的。

 

一個學佛的出家人,或者在家人,固然是要存著道心,精進修持,不過,我認為行持必須適中,不要操之過急,正如佛經中告訴我們的,學道要像彈琴一樣,琴弦要是太鬆了,彈出「繃!繃!繃!」的聲音,就不好聽,反過來說,琴的弦子調得太緊了,發出的聲音也是很刺耳的,叫人聽了感覺到非常難受,而且弦也容易斷掉。所以,我們修持固然重要,但是應該合乎中道。希望大家聽了這段經文以後,千萬不要成天成夜沒有休息地誦經、念佛、持咒、禮佛,畢竟我們這個肉體之軀,精力是有限的,精神用過度,太疲勞的話,是沒有辦法支持下去的,修持還是要保持適中比較好。

 

「至心誦念」,至心,至誠懇切之心,專心一意的意思。要知道,我們修持,一定要時刻存著誠懇的態度,心無二用的,才能夠和佛菩薩感應道交,修持也才有成就。誦念︰誦、念、讀三者是不一樣的,看著經文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叫讀。不看經本子,能夠一句一句地背念出來是誦。《普賢行願品》說︰「讀已能誦,誦已能持。」我們常常看著經本讀,日子久了,熟能生巧,就可以背誦出來,就是這個意思。念,一般人以為是嘴巴在念,往往在念佛念經的念字,旁邊再加個口,成為「唸」,這可說大錯特錯了。其實,念不重在口念,《普門品》不是說「心念不空過」嗎?念,是很專心的。再看念字的結構,是由「今」「心」兩個字結合的。今,就是現在,現在當前的一念,所謂念茲在茲,就是時時要去念。有句俗語︰「小和尚念經,有口無心。」小沙彌念經,好像唱山歌一樣,熟了,口中在念,卻是心不在焉的,這話啟示我們︰念經心要專,不可胡思亂想。

 

因此,我們做一個佛弟子,在晝夜六時當中,必須為了念誦而很懇切地念誦,時時刻刻地把做菩薩的八件大事,放在我們的心頭上,作為修持的法門。

 

不論是出家,或是在家的佛弟子,最重要的應該具備兩種心︰

 

一、至誠心︰就是至心。我們平常燒香、供花、禮拜、持誦經咒,都要以至誠懇切的恭敬心去行持,才有感應,也才有受用,不然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。印光大師常說︰「欲得佛法實益,須向恭敬中求。有一分恭敬,則消一分罪業,增一分福慧。有十分恭敬,則消十分罪業,增十分福慧。」 《佛遺教經》說︰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不要說用功念經拜佛,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,如果不專心去做,也是辦不好的。

 

二、恆常心︰我們發了心以後,要保持下去,修持用功,不要間斷,更不可一暴十寒,今天想起來,就精進用功,明天又放下來,這是不會成功的。有句成語︰「勇猛心易發,恆常心難守。」今天聽到法師開示︰「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」,於是趕快用功念佛、拜佛、持咒……,這是一種勇猛心(至誠心)發起來了,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變成四十八小時。這種勇猛心是很容易發起來的,問題是今天這樣,明天也這樣,一年到頭,乃至一輩子,你都能保持這樣精進嗎?那就很難說了。

 

佛經中告訴我們︰用功要像小水,細水長流能穿石,流水要是很大的衝勁,一下就沖過去了,力量雖然大,卻不能持久。細水不斷地慢慢流,日子久了,石頭都可以被它穿透的,這就是恆常心。我們也常說︰人生是痛苦的,修行人要看破世情,要精進求解脫,但是往往出現了「出家一年,佛在眼前;出家兩年,佛在半天;出家三年,佛歸西天」的現象。剛剛學佛的時候,佛在我們的心堶情A一天到晚精進不息。但是,過了兩年,佛就到了半天,已經離開我們很遠。過了三年,佛到西天去了,我們看不見,把他遺忘了。這雖然是笑話,事實確是這樣,主要是我們沒有恆常心,不能長久保持下去,因此說恆常心難守。這也告訴我們,學佛,不一定每天要念幾千幾萬聲佛,拜幾百或上千拜佛,你要是一天能念一百或一千聲佛號,拜十二拜或四十八拜佛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這樣,不論有空沒空,從不間斷,這就是保持了至誠心和恆常心。

 

「八大人覺」,八種菩薩大人所要覺悟的法門,就是從經文的第一覺悟到第八覺知的道理,我們留待講解經文的時候,再逐條說明。

 

二、正宗分

 

1、無常無我覺

 

第一覺悟︰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;四大苦空;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;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

 

這是釋尊根據世間的事實,說明宇宙的一切現象和人生,都是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。

 

講序分的時候,我曾經說過,佛陀臨涅槃時,阿難向佛請示了四個問題,其中有一個是︰「佛在世時,諸弟子依佛而住,佛滅度以後,依誰而住呢?」佛的答覆︰「依於四念處而住。」四念處就是修行的人,必須把妄想紛飛的心,集中安住在所觀察的四種境界當中。本段經文所說明的,就是這個道理。

 

「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」是無常觀;「四大苦空」是苦空觀;「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」是無我觀;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」是不淨觀。

 

「世間無常」,世間︰世是遷流、不住的意思,是變化的,中國人把三十年稱為一世,是約時間講的。間,是間隔,或者界限,是約空間講的。世間,包括了時間與空間,說得通俗一點,也就是世界了。在中國諸子百家古書中的《淮南子》〈齊俗訓〉篇說:「四方上下謂之宇,往古來今謂之宙。」四方(東南西北)與上下,叫做宇,也是約空間講的;往古來今,就是過去和現在,叫做宙,也是約時間講的,所以宇宙也是世間的別名。總而言之,世間、世界、宇宙,都是說明時間和空間的。

 

在佛學上,世間分為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兩種。器世間︰器是器具,用來盛東西的,外在大自然的環境(我們所住的地球),所謂山河大地,有運載、安住的意義,我們依著它而生活,稱為器世間。有情世間︰指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,包括人類以及一切動物,都是有情識、有情感、有活動的,所以叫做有情世間。

 

無常︰就是不能永遠保持不變的。我們這個現實的世間,無論是器世間或有情世間,沒有一樣不是時時刻刻在遷流變化當中;也沒有一樣,不是剎那剎那在演化的,可以說,一切都是無常的。這種道理,我們必須靜下心來研究佛法,才會了解。否則的話,大家往往認為世間的一切,都是實在的,人生也是永恆的。

 

依佛經告訴我們,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,是由一粒一粒的極微所組織起來的。世界的形成,最初要經過二十個小劫(三萬三千六百萬年)的時間,形成以後,保持原狀的時間,也有二十個小劫,而後,逐漸變壞,這也是經過二十個小劫,到最後,經過二十小劫的火災、風災……種種自然災害的摧毀,以至於空無所有。空了以後,再重新組織,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世界有成、住、壞、空,四個階段循環不息,可見是無常、不實在的。

 

我曾經看過一本科學故事,堶惜]說到我們這一個世界,最初是由許多微粒所構成的。據地質學家把岩石中有種叫做鐳的元素,加以研究,估計地球到現在至少有五萬萬年,但是,大多數人認為這個數字太少了,最少也有二十萬萬年,這與佛法所說的要經過八十劫,數字雖然有出入,不過,我們可以知道,科學家跟佛教所講的是一樣的。

 

世界既然是由許多的元素(極微)所組成的,當然是無常的,正如《金剛經》所說︰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
 

就是說,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無常、空虛、不實在的。

 

講到無常,有兩種,就是剎那無常和一期無常。所謂剎那無常,剎那是印度話,指極短的時間,中譯為一念頃,最快的一個念頭,是計算時間最短的單位。據《仁王經》說︰「一念中有九十剎那,一剎那經九百生滅」。意思是說︰我們的心要是起一個念頭,就有九十個剎那。也許大家會認為不可能吧!我們如果把九百張紙疊起來,以最鋒利的刀,一刀把它斬下去,你想想所經過的時間有多長呢?可以說明一剎那一定是非常短的。

 

說到一念中有九十個剎那,我們還可以想像,但是,說到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,以凡夫的心理,實在是難以想像,只能說時間是無常的。

 

《維摩經》也說︰「是身如電,念念不住;此身剎那剎那,代謝不住。」我們這個幻化的身體,好像電光一樣,大家都看到天空中的閃電吧,很快就過去了,因此,我們人身,就好像閃電似的,念念停留不住,這個身體,剎那剎那地新陳代謝,沒有停止過,好像海水的波濤,一層緊接著一層地湧起。

 

再說一期無常,以鐘來計算,六十秒成為一分鐘,六十分鐘成為一個鐘頭,一天有二十四小時,三十天或三十一天是一個月,十二個月為一年……,世間是由時間慢慢地累積起來的,時間不停地在移動當中,而一切東西,隨著時間的遷流,形成了生、住、異、滅的現象。再看看一個人,從哇哇墜地生了下來,小時候天真活潑,青少年精神力壯的,充滿了幹勁,轉眼已經是歷盡風霜,垂老的人,難免不體衰力弱,飽受病魔的侵襲,最後離開了這世界,生、老、病、死,是人生的歷程,誰也不能例外的。

 

《楞嚴經》中講到︰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問波斯匿王︰

 

「大王,你從前年輕的時候,面貌長得很豐滿、圓潤、很漂亮的,現在你年紀大了,髮白面皺,一天天在變遷當中,這就是無常。」

 

波斯匿王是位很有善根的人,聽了佛這麼講,馬上能夠舉一反三,說︰

 

「如是類推,豈惟年變,亦兼月化,何直月化,兼又日遷,沉思諦觀,剎那剎那,念念之間,不得停住,故名無常。」

 

依波斯匿王的想法,不僅是一年一年地在變化,每一個月每一個月也都在變化,不但如此,甚至每一天,每一個時辰,剎那剎那的都在變遷當中,念念之間,都沒有停止過變化,最後的結論是無常。

 

因此,講到世間,是成住壞空;講到人生,是生老病死;講到世間萬事萬物,是生住異滅。例如我們這座房子,先經過工程師的繪圖、設計,然後採購建築材料,由工人把它建造起來,我們住到堶情A要是沒有遭受到地震、火災等等的破壞,最少可以用幾十年,甚至一百年,這是住。但別以為房子是永遠不變的,縱然我們的肉眼看不見,事實上它時時刻刻都在蛻變、腐蝕當中,這是異。到最後倒塌下來,終歸消滅了。房子是這樣,其他的事事物物,也都免不了生住異滅,這是自然的定律。

 

總而言之,無論是內在的有情世間,或是外在的器世間,都是無常的。

 

「國土危脆」,國,國家;土,土地。國家的土地,在我們看起來,似乎是很堅固的,我們站在這兒不是很穩固的嗎?其實不然,它是很危脆的。危脆,危,就是危險,不安定;脆,就是脆弱,不堅固。我們可以舉幾個實在的例子,來說明世間、國土是怎麼樣危險、脆弱的。

 

世間有好多的災難,就說地震吧!根據世界的記錄,一年當中全世界有算不清的地震,儀器可以測量得到的,大約有五十萬次,其中會造成損害的,最少有一千次,有歷史可考,人類近代遭受慘重地震罹難的,如︰一九五六年一月廿三日,發生在中國陝西省,死亡達八十三萬人。一九七六年七月廿六日,發生在北京東部的唐山大地震,死亡人數相當多,驚動了全世界,據一九七七年一月四日官方的公佈,最初估計有六萬五千二百三十七人死亡,七萬九千人受重傷,後來外國報導,這次地震死傷人數達一百多萬,可見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害是相當大的。

 

為什麼會有地震,就是地層移動——國土危脆啊!它要是堅固的話,那媟|動呢?

 

除了地震,還有火山,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禍害。世界上已知的活火山,大約有四百五十五座,另外在海底下的活火山有八十座。日本、台灣、菲律濱、印尼都是火山地帶,以菲律濱來說吧,有名的馬容火山(Mayon Volcano)、喜木喜木火山(Hivok-Hivok Volcano)、沓亞(Taal Volcano)火山,都曾經爆發過。喜木喜木火山曾經在一九五二年爆發,沓亞火山在一九六五年也曾爆發,都造成人命財產嚴重的損失。

 

根據世界的記錄︰很久很久以前,歐洲有一次火山爆發,單單從火山口噴出的溶岩,流達三百里遠,可以想像,人類所受的災害是多麼大啊!這也是國土危脆,人類不能安定居住的證明。

 

平常我們說︰滄海變桑田,桑田變滄海,我再舉個事實來說明。就我們親眼看到的馬尼拉海灣,過去是波濤洶湧的海灣,現在填成陸地,建了好多高樓大廈,這就是滄海變成桑田,不過,它是人工開發的。再說我們菲律濱這個島國,是由七千零八十三個島嶼所組成,其中很多沒有人居住的,最主要有三大島︰呂宋(Luzon)、未獅耶(Visaya)和棉蘭佬(Mindanao)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海洋和群島,但依美籍考古學家拜也教授的研究,遠在二萬五千年前的冰河時代,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是相連的,甚至和中國也有陸橋連接,這一片大陸地稱為巽他大陸,但是經過時間的遷移,氣候轉變,冰河漸漸溶解,海水高漲,陸地沉為滄海,山岳淪為島嶼,現在的菲律濱群島,過去都是山岳。台灣和中國大陸,過去也是連在一起的,現在卻被台灣海峽隔開了,正是滄海變桑田,桑田變滄海,證明國土是危脆的。

 

大家或許會問:釋迦佛講《八大人覺經》,為什麼一開始就說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?未免太消極了!我們要知道,佛陀講經說法,目的是為了令眾生從無常中,突破生死的束縛而獲得解脫。也可以說,佛如此強調這個問題,是他看到了人生的一個大病——執著世間是常、永恆不變的,因此生起了貪心,貪圖名譽、地位、金錢、洋房、汽車,希望一切歸我所有,不擇任何手段,去謀取榮華富貴。那末,你也貪,我也貪,大家都貪,為了利,人與人之間互相爭鬥,國與國互相征伐,大家都看不破、放不下。卻不知道,當我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,什麼名譽、地位;你最親愛的人、孝順的兒女,都不會跟著你去的,那個時候,黃金美鈔,跟你再也毫不相干,因此佛經說︰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一個人將要離開人世的時候,什麼都帶不走的,只有平常造孽作惡所留下的債(業種子),才帶得去。

 

佛陀為了打破世人執著世間一切都是常的,堅固的,為了大家生活得快樂,所以要我們每一天至誠懇切地修無常觀。

 

「四大苦空」,這是苦空觀。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,經常有句口頭禪︰

 

「你們出家人(或者學佛的人),四大皆空,為什麼還要跟人家爭?」

 

他們誤認為四大就是酒、色、財、氣,出家人(學佛的人),不沾這些東西,所以是四大皆空。那堛器D,佛教所謂的四大,是指地、水、火、風。外在的山岳大地是地大,海洋河川是水大,陽光、氣溫是火大,空間的氣流和自然界的風,是風大。地水火風遍於整個宇宙,它的威力很大,所以稱為四大。

 

依科學家講,一個人的身體是由七十六種元素所組成的,佛法卻說人體是由四大所構成的,四大是︰地大,它的性質是堅固的,頭髮、汗毛、皮肉、指甲、牙齒、筋骨等,都是堅硬的,屬於地大。水是濕性,人體的津液、血液、眼淚、鼻涕、大小便、汗等水分,都是屬於水大。火是煖性,人身的體溫,就是火大。風是動性,人的呼吸屬於風大。一個人正常的體溫是攝氏三十七度,偏高會發燒,就是火太旺。有的時候,鼻塞不通風,感冒了,這是四大不調。四大不調的話,就會生病。佛經中說︰人體一大不調,會產生一百零一種病,假使四大都不調,會生四百四病,有病,就痛苦。

 

《大寶積經》說︰「身為苦器,苦所逼故。身為苦聚,五蘊生故。」四大是苦,因為我們的身體是一個苦器,專專裝痛苦的。人生除了生老病死苦以外,痛苦可多了,例如︰為了生活起居,必須勞碌奔波;為了眷屬兒女而牽腸掛肚,是種痛苦。還有求不得苦,希望得到某種東西,偏偏得不到,失望的痛苦也是很難受的。跟我們要好的人、我們最親的人,離開了我們,到很遠的地方去,這種愛別離也是很苦的。再說,我們不願見到的人,竟然冤家路狹,常常聚首,也是很痛苦的。

 

這種種痛苦,從何而來呢?就是因為我們有四大,才有身體而招來的。所以,老子說︰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。」他認為我們人生好多的痛苦、禍患,都是因為有這個身體才產生的,假如我們沒有身體,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災難和痛苦了,這思想和佛教所說的很接近。

 

佛教認為四大和合的身體不但是痛苦的,而且是空的,為什麼說是空的呢?因為佛教講緣起的,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所生起的,所謂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,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,因緣聚集在一起就成功、生起來了,因緣盡了就分散、沒有、空啦!我們的身體,由父精母血、四大和合而成,有一天死亡,因緣拆散,肉體腐爛,最後不存在,就空啦!所以說四大苦空。

 

現在,我再舉一個「己身有無」的故事,說明緣生的肉體是空無實性,沒有什麼好執著的。

 

話說從前有位離婆多尊者,在出家之前是位商人,每天東奔西走,到處去推銷貨物。有一天晚上,錯過了客棧,處身於曠野,他心埵n著急,到什麼地方去住宿呢?找了大半天,才看到一座破廟,他毫不猶豫地進去了。這時,他感覺身體好疲倦,草草地吃了點乾糧,就躺下呼呼入睡了。

 

半夜時分,似夢非夢、似醒非醒的,他在恍惚當中,發生了一個傳奇的故事:

 

朦朧中,離婆多似乎看到廟門被撞開了!一個大頭鬼揹了一具死屍進來,還未曾喘過氣,接著又有一個鬼衝進來,他的頭比較小,我們姑且叫他小頭鬼吧。

 

小頭鬼一進入門,看見大頭鬼,非常生氣地說︰

 

「好傢伙,這個死人是我的,你怎麼把他拉進來?不行,一定要還我!」

 

「死屍明明是我帶來的,你怎麼可以跟我搶,不行!」

 

大頭鬼說完,立刻把死人的手拉住,準備揹著離開。

 

小頭鬼馬上抓住死屍的另一隻手不放,兩個鬼就這樣爭執了起來,好久相持不下。

 

後來,大頭鬼提議︰

 

「我們不要爭了,這埵酗@個人,看看是誰把死屍拿來的,讓他說個公道好了。」

 

這可給離婆多出了難題,看到鬼爭死屍,早已經嚇得要命,這時要他主持公道,眼看這鬼兇巴巴的,力氣又很大,要是講真實話嘛,小頭鬼那副兇狠的德行,可是惹不得的;不說真話嘛,未免對不起大頭鬼,再三地思量,覺得怎能昧著良心講話?於是鼓起勇氣說道︰

 

「死屍是這位大頭仁兄先揹進來的,你們不要再爭了。」

 

話一說完,小頭鬼馬上大發雷霆︰

 

「這還得了,死屍分明是我的,你怎麼幫著他講話,不行!」

 

暴怒之下,小頭鬼用力把離婆多的手臂拉斷,摔到地上。

 

「人家說了一句公道話,你居然這樣對付他,這怎麼可以!」

 

大頭鬼邊說邊把屍首的手臂扯下,安在離婆多的身體上。

 

小頭鬼看了,更是憤怒︰

 

「好,你把他的左手安上去,我就把他的右手再拉下來。」

 

離婆多的另一隻手又被他拉斷了,於是,大頭鬼再把屍體的右手安在離婆多的身體上,如此一個拉扯,一個安上,離婆多全身的四肢都被扯下支解了,又被重新裝上了死屍的四肢。

 

結果,兩個鬼停止了爭論,把離婆多被丟在地上血淋淋的肢體,你一口我一口地大享了一頓美餐,吃得飽飽的,才抹抹嘴巴,拍拍肚皮離開了。

 

離婆多好傷心,想到這是我媽媽生下來的身體,現在被這兩個鬼把我的身體都換了,這個身體究竟是不是我的呢?現在我有沒有身體呢?

 

天亮以後,他離開破廟,心中的問題,仍然在他的腦海縈繞著。後來,他看見一座佛塔,有出家人在那兒,他就把事情的經過,如此這般地告訴法師,並且請法師指教。

 

法師說︰「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五蘊和合的,哪有我呀!但是,人往往為了執著有一個『我』而發生爭執,真是顛倒!」

 

接著,法師又溫和地說︰

 

「你看看,每個人到最後都免不了會死的,一旦死亡,『我的身體』還存在嗎?你不要再為這個問題苦惱了。」

 

離婆多聽了這一番話,突然若有所悟,啊!人生原來是這麼一回事。後來,他出家了。出家以後,非常用功修持,沒有多久,就證了阿羅漢果,而稱為離婆多尊者。

 

這故事,別以為我是為了引起大家的興趣,才胡亂編的,它是出自《雜譬喻經》,並不是我杜撰的。

 

「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」,這是無我觀。五陰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陰是蓋覆,遮蓋起來的意思。因為有五陰,我們的真性被它遮蔽了,才會有種種的痛苦產生。《心經》說到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五蘊,是五陰的同義異名,只是舊譯為五陰,後來玄奘大師的新譯,翻成五蘊,蘊是積聚,集合在一起的意思,五蘊就是集合了五樣東西,使我們感受生死。至於五陰和五蘊的分別,前者是從因上來講的,後者是從果上來講的。

 

以下,我再把五陰每個意思加以解釋︰

 

一、色︰變壞、質礙的意思。我們所見到的物質,都是屬於色法,凡是物質,都是佔有空間,有阻礙的,也都會變壞的。比如說這一張桌子,它是色法,阻擋了我們的去路,使我們不能走過去,稱為質礙。大凡是色法,都是無常、遷變不停、會壞的。

 

色,包括了地水火風四大,不論是外面的山河大地,或者是我們的色身,都是色法。就以人來說吧!年紀大的,一般都是眼睛昏花,耳朵聽不到,腰酸背痛,這就是色身慢慢地變壞了。

 

二、受︰是領受、感受的意思。好像我們身體的五根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和外界的五塵——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這些境界相接觸的時候,就會產生領受(情緒作用),佛法有所謂三受︰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當我們面對外面的境界時,使我們感到歡喜的,就是種樂受,比如說,人家讚歎我們,我們覺得很愛聽,飄飄然的,這就是樂受了。但是有種境界,我們感覺得很痛苦,好像人家誹謗我們,或者對我們冷嘲熱諷,給我們非常難堪、痛苦,這是苦受。外面往來的車聲,我們既沒有痛苦,也沒有快樂的感受,就是不苦不樂受。

 

三、想︰聯想、想像的意思。唯識學稱想是以取像為體。首先,我們看看想字的結構,從相從心,當我們接觸到外境的時候,取著它所映入在心堛漲L象,起了分別、想念的心理作用,這就是想。比如看到一個人,稍微注意一下,就分別出他是男的或是女的;我們看到一朵花,馬上知道它是紅的、黃的;是大的、小的,這是種概念、想像,就是想的作用。

 

四、行︰行動、造作的意思。我們的內心,接觸到外在的環境,由領受而想像,生起善惡的念頭,而開始行動、造作,於是有了善或惡的行為表現出來了。

 

五、識︰認識,是一種了別的作用,好像我們的眼晴所看到的紅黃藍白黑五色;耳朵聽到的五音、梵音、噪音;鼻子聞到香的、臭的;舌頭可以辨別酸甜苦辣的滋味;身體對所接觸到的外境,而起冷暖、澀滑、硬軟,……種種的感受,都是識的了別作用。

 

一個人的生命體,是由兩大元素組合而成的,一個是精神的(心法),一個是物質的(色法)。四大(地水火風)是色法,屬於物質方面的,是五陰的色;受、想、行、識,屬於精神方面的,識是主體,受、想、行,是附屬,在唯識學上,識稱為心王,是主人;受、想、行是心所,為心王所有的,是隨從。

 

現在,我再扼要地列一個表在下面︰

 

    ┌ 色—(四大)──色法──物質

    │ 受

五陰│ 想—(附屬)

    │ 行

    └ 識—(主體)

 

為什麼說「五陰無我」呢?我們的身體,並不是單獨的整體,不管是四大也好,五陰也好,都是由種種條件聚集在一起,才有這個暫時的假我存在,各種條件散失了,我也就不存在了。

 

講到「我」有三個定義︰(1)一義︰完整性,有個體的。但剛才我已經講過,我們的色身,是由四大、五陰所合成的,並不是一個呀!(2)常義︰永久的、恆常的、永遠不變的,比如說我現在是這個樣子,將來也是這個樣子,永遠都不會改變,才叫做常。事實上,不論是外在的環境,或者內在的身心,每一個時間,剎那剎那都在變化當中,所以不能稱為常。(3)主宰義︰我能不能主宰自己的一切呢?從表面看起來,我們好像很有權力,做了一家之主,能夠支配一切、處理生活各方面的事情,好神氣喔!但是在緊要的關頭,我們卻作不了主。比如說,我希望永遠年輕,辦得到嗎?還不是逐步趨向衰老,做不了主的。我們不要生病,可是四大不調時,病魔仍然無情地來侵襲我們。我們希望長生不老、不要死掉,但事實上是一天天走向墳墓,可見我們自己作不了主,這個「我」不是真實的。依「我」的三個定義來說,我既不是一,也沒辦法常和主宰,所以,我們平時所執著有一個實在的「我」,是不能成立的。

 

「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」,這兩句是解釋五陰無我的。生,以人來說,就是一個人出生,生到這世界來。滅,滅亡,就是死了。一個人從生到死這過程當中,幾十年的歲月,慢慢地在變化、變壞,時刻都不一樣,叫生滅變異。生滅,是事相上的變易,是生、住、異、滅的意思。依現代醫學家講,一個人的身體,全身血液不停地循環,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,經過若干年以後,全部換一次,這就是生了以後,慢慢地變更,最後老啦,一步一步走向死亡,可見我們的身體是虛假、不實在、作不了主的。

 

「虛偽無主」,虛,就是虛妄,偽,就是假的。我們這個五陰組合的身體,不但是生滅,而且是虛妄不真的。無主,就是不能作主。剛才講「我」的定義,已經說過,我們不能主宰自己的生、老、病、死,可見這五陰之軀,完全是變化、無常的。

 

所以「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」是講無我觀,從觀察中了解到實在找不到一個真實的我。

 

講到這個地方,我再告訴大家一件事實,最近有位老居士,要在觀世音菩薩聖像的兩旁刻一副對聯,就請陳先生幫忙,陳先生剛好到台灣去旅遊,於是很熱心地為他找了一副回來。這副對聯寫的是︰

 

無人無我觀自在;

非空非色見如來。

 

從佛法的意義來研究,這副對聯寫得很好,無論平仄、意義,都對得很工整。但是,這位老人家並不喜歡它。我就問他︰

 

「你為什麼不喜歡?」

 

「無人無我,全部沒有,不妥當,我不要!」

 

但是,要知道,假如我們能夠無人、能夠無我,才能夠觀自在呀!反過來說,你執著有個人,有個我;這個是你的,那個是我的;你不要罵我,不要打我;這是我的財產,你不能跟我爭,……整個心思不斷地在人、我、是非中打轉,這樣,就不能自在了。

 

我順便把「非空非色見如來」也解釋一下。

 

《金剛經》說︰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你不要執著空,也不能執著有,正如《心經》所說的︰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你能夠看透了空有之間的關係,就可以見到如來(佛)了。

 

實在說起來,我們這個世界,會這樣紛爭、紊亂,國與國之間烽火不息,人與人之間糾紛不止,就是為了私我在作祟。日本人和中國人是同種的,文化是同一個漢文系統的,在日文書堶情A有許多中國字(他們稱為漢字),日本人把「我」的發音叫「瓦沓希」,但寫的是「私」字。講到我,就離不了私心。再看中文「我」字的結構,從手從戈,手中拿著干戈,就要打架啦!

 

所以我們要能夠常常聽佛法,要了解佛教的真理,了解無我的道理,知道我們人生是無常、空的,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存在。這樣,才能夠自在,能夠自在,才能夠放得下來。

 

經我這樣詳細解釋以後,那位老居士便很歡喜地把對聯接受下來了。

 

既然講無我,我再講一個笑話給大家聽聽。

 

古時候,有一個出家人,無故被政府逮捕了,派了一個差人(類似現在的警察),把他發配到邊境去充軍,必須長途跋涉,才能抵達目的地。他們兩人就這樣白天行走,晚上在客棧投宿。

 

這位出家人,實在沒有犯王法,只是地方官因為對佛教反感,對這位出家人「欲加其罪,何患無詞」,於是把他逮捕了,隨便定了個罪名,就把他遣送上路。出家人除了跟著走,哪媮晹野蚥G的餘地。

 

出家人一路上,心中不斷地盤算著如何伺機溜走,後來發現押送他的公差似乎腦筋有點笨笨的,於是計上心來了。

 

原來押送出家人的公差,因為出遠門嘛,總得帶把雨傘,和一些換洗的衣服,還有日常所用的東西,打成了一個包袱,隨身攜帶。一路上,老是注意這些,不停地叨念著︰「雨傘、包袱、和尚、我」四個名詞。念「雨傘」時,就摸摸手中的雨傘,雨傘在呀;「包袱」呢?包袱也在手中呀;「和尚」?向和尚瞟了一眼,和尚也在身旁呀;「我」?自己摸摸頭,也在呀!四樣都不缺少,他才放心了。

 

有一天晚上,他們在一家客棧過夜,出家人表示要請客,差人以為不需要自己花錢,就儘量喝酒,不久,就醉倒躺下睡著了。出家人馬上把自己的衣服換到他身上,替他把頭髮也剃光,然後揚長而去。

 

第二天,差人一早起來,趕快檢點一番︰「雨傘?」雨傘在身邊;「包袱?」包袱跟雨傘在一起;「和尚?」摸摸自己的光頭,再看看自己身上,又是穿著圓領方袍,和尚也在;「我?」啊,我在那兒?找來找去,竟找不到了!

 

這是我從佛教的故事書中看來的,也許有人已經看過了,說來是一則很幽默的笑話。總而言之,這個故事的含意,是說明人生絕對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啊!

 

「心是惡源」,心,指我們的心理活動。依佛法來說,心是個罪惡之源,換句話說,人生的種種罪惡,追究它的根源,就是我們的心。看看我們每做一件事,都是先有起心動念,而後付之行動的,因此,唯識學家說︰「動身發語獨為最」,我們的身體有所行動,是心先動而後才有行為的表現,我們的口要講話,也是先經過心的思考,而後才發出聲音來,所以,心是罪惡的源頭。

 

佛法告訴我們有二種心,一個是真心,一個是妄心。真心是我們本來已經具足的覺性,妄心是凡夫虛妄之心。古時候有位大德,寫了一首說明心的偈子︰

 

三點如星列,橫勾似月斜。

披毛從此得,成佛亦由它。

 

「三點如星列,橫勾似月斜」,這兩句說明心字的寫法。三點,好像天上的三顆星陳列在上面,橫過來的一勾,好像是初三、四的新月,斜斜地掛在天空。

 

「披毛從此得,成佛亦由它」,披毛戴角是佛教的一句成語。畜牲,不論是豬、狗,或是雞、鴨,身上都是披毛的,牛、羊都有戴角,牠們披毛戴角的原因,是從心而產生的,這話怎麼講呢?由於心的策劃,造了三惡道的因,必然是感得三惡道的果報。但是,要是我們行善、做好事,用功修持,達到最高的成佛境界,也是由這個心而來的。

 

「心是惡源」的這個心,是虛妄之心,「披毛從此得」的原因。比如說我們要做一件壞的事情,要殺人,心堶惜@定先生起了殺人的念頭,為什麼要殺他?因為很痛恨他。我應該怎樣殺他?在什麼地方?什麼時候?用什麼武器把他幹掉,都是心中在打算、籌劃,才能達到殺人的目的。殺人最初的一念,在於我的心,所以心是罪魁。

 

不單是殺人這樣,我們要偷、要搶人家的東西,也是先在心中盤算好,在什麼時候、什麼地方下手。至於邪淫、妄語,也都是最初一念所造成的,所以說心是惡源,是罪惡的發源地。

 

《佛遺教經》中,也有幾句形容心的罪惡︰「此五根者,心為其主,是故汝等當好制心。心之可畏,甚於毒蛇、惡獸、怨賊,大火越逸,未足喻也。」

 

「此五根者,心為其主」,五根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這五根是屬從,最主要是心在作主。所謂「擒賊先擒王」,要捉賊,重要的是抓他們的首領,你把賊王抓到了,那些嘍囉,根本不成問題,自然而然地歸順了。我們的五根,等於是小嘍囉,心是做頭的,是個罪魁。

 

「是故汝等,當好制心」,這是釋迦牟尼教誡弟子的話,你們應當好好的制服這顆妄心。為什麼?我們的心太可怕了。

 

「心之可畏,甚於毒蛇、惡獸、怨賊,大火越逸,未足喻也!」我們這顆心可怕到什麼程度呢?說幾個譬喻吧!好像百步蛇、竹葉青之類的毒蛇,人一旦被咬到,就會立刻中毒死亡的,但是我們這顆心的惡毒,比毒蛇還要超過。又好像豺狼虎豹,被牠咬了一口也會致死的。還有怨賊,強盜,要是遇到了,搶不到錢,他會很痛恨地一刀把我們解決掉。還有最可怕的大火,一下子把我們的房屋、財產,整個燒為灰燼。這些對我們的生命財產,造成很大的威脅,都是很可怕的,但是佛說︰「未足喻也!」雖然舉了這許多的譬喻,還不足以來比喻我們這顆心的可怕。

 

我們看了《佛遺教經》這幾句話,就知道心是罪惡的源頭。

 

「形為罪藪」,形,是我們的形體,藪,本來是很多亂草生在一堆,聚集在一起叫藪,這塈峸e我們的這個身體,也是一切罪惡的集中地。怎麼知道呢?我們無論做任何壞事,都是以行動來表現,說到行動,就要透過我們的身體而行,殺、盜、淫固然要用身體,誹謗人家,詈罵人家,要用嘴巴,嘴巴也是在我們的身上呀!

 

《地藏經》也講到「南閻浮提眾生,舉止動念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。」生在南閻浮提(南瞻部洲)的眾生,心中常常生起不好的念頭,而造了許多的罪業,我們的心理,還會影響到我們的行動。

 

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」,已經涵蓋了三業,心是意業,形就是身業和口業。由我們的身、口、意去造作種種的罪過,可以歸納為十惡,身體方面有三種︰殺、盜、淫;口頭方面有四種︰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;心意方面有三種︰貪、瞋、癡。所以身、口、意在造惡方面,會造出十種惡業。

 

心,有時是偏重於妄心,從犯罪方面來講的。假使從行善方面來說,十惡業可以變成十種善業。比如說殺生,是十惡之一,如果戒殺,甚至於放生,就變成十善之一了。偷盜、搶劫人家的財物,是惡業,我們不要去搶,不要去偷,能夠行布施,就是善業了。所以,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」,徹底地透視了為什麼我們人生會這麼痛苦?就是因為造了這許多的罪惡招來的果報。

 

俗語說︰「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。」我們行善、造惡,完全出於一念,起了一個好的念頭,多做善事,精進修持,將來不但可以生到天堂,成佛作祖都有分。但是,如果一念之差,去為非作歹,多行不義的事,三惡道一定是有分的。因此佛經中說︰「一切唯心造。」你要做好,是出於一心;要做壞,也是出於一心。

 

「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」,這是總結上面所說的,我們假如觀察,了解世間、國土都是無常的;四大是苦空的;五陰是無我的;身心是不淨的,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,對世間就不會留戀、貪愛;對於幻化無常的色身,也不會愛著不捨了。總而言之,明瞭了這一段經文,知道世間、人生都是無常、苦的、空的,就不會執著人世的一切,能夠誠心學佛、精進修持,為我們的未來鋪了一條光明的大道,這樣,就能夠漸漸離開生死輪迴,達到涅槃的彼岸。

 

2、常修少欲覺

 

第二覺知︰多欲為苦。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

 

這一覺,主要說明多欲與少欲的利弊,常常修持少欲,身心就可以自在。

 

「多欲為苦」:欲,是貪欲、欲望。為,是的意思。苦,就是痛苦。我們所處的這個欲界,每一個眾生都有很重的貪欲心,所貪的對象有︰男女欲、眷屬欲、佔有欲、享受欲、自體欲……非常的多,因此說是多欲。由於我們的欲望太多了,無窮無盡的,得不到滿足,就會感覺得十分痛苦。

 

我們的欲望,可分為世間欲和出世間欲兩種,好像現在大家都來發心學佛、修菩薩行,這是一種欲;菩薩發願度盡一切眾生,希望將來成就佛道,也是一種欲,是出世間的,而且是希望能夠獲得究竟常樂的清淨欲。至於世間的欲望,就是希求世間的一切物欲、私欲,在苦中作樂。不論大人或小孩,所有的眾生,都有很多的欲望,都是希望得到快樂,縱然是短暫的快樂,也是迷戀不捨,可是,所謂樂極生悲,到頭來還是痛苦的,這是世間欲。

 

荀子說︰「欲而不得必爭,爭必亂。」荀子認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,大家都有欲望,只是輕重不同的分別。由於各人都有自己的欲望,要是不能夠達到目的,必然會互相爭奪,你爭我奪的結果,往往引起大亂,世界為什麼會發生戰爭,就是欲望所產生的。從荀子這句話,可以知道欲的害處了。

 

〔四書〕中的《孟子》,一開始就講到被儒家尊為「亞聖」(次於孔夫子的聖人)孟子,去見梁惠王,梁惠王很高興地說︰「叟,不遠千里而來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?」老夫子啊!你不怕辛勞,從千里之外的地方到我這兒來,一定會給我們的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,一定會滿足我們好多的希望。

 

但孟子的回答是︰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」你做國王的,不要懷著欲望心,一開口就講「利」字,只要有仁義就好了。所以孟子又說︰「王曰︰何以利吾國?大夫曰︰何以利吾家?士庶曰︰何以利吾身?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。」做君王的一開口就是希望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好處,怎麼樣可以滿足我們國家的利益;而當官的假如一開口就說對我的家庭有什麼好處;或者讀書人,甚至老百姓都說對我們本身有什麼好處,有什麼可以滿足我的欲望,那末,上自國君,下至老百姓,大家都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彼此相爭,這樣一來,國家就會亂了。可見儒家也是反對強調欲望的。

 

《法華經》也說︰「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。」世間的一切痛苦從何而來?追究它根本的因素,就是貪欲心。

 

《圓覺經》說︰「一切眾生,從無始際,由有種種恩愛貪欲,故有輪迴。」所有的眾生,從很久很久以來,就有各式各樣的貪欲、恩愛,因這些染污的貪愛,才使我們受生死輪迴的痛苦。

 

馬鳴菩薩所造的《大莊嚴經論》中也提到︰「若其多欲者,諸根恆散亂,貪求無厭足,希望增苦惱。」假使一個人的欲望很多很多,他的諸根,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不斷地向外攀緣,追求滿足欲望,心定不下來,受著外境的牽制,心靈和精神都是很散亂的。由於我們的貪心、欲望沒有滿足,也沒有停止的時候,要是希望落空、得不到滿足的話,就增加無量無邊的苦惱。

 

以上所引證的,說明了貪欲是很不好的,為人生帶來了很多痛苦,所以說「多欲為苦」。

 

佛經中常提到的欲望有五欲——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現在我把它一一介紹如下︰

 

1、財︰俗語說︰「人為財死。」世界上不管是誰,每天為著生活奔波,都希望錢多一點,而且往往為了錢財死掉,因此說是「人為財死」。

 

根據《世事知多少》記載,土耳其有一個運動健將,被譽為摔角大王的伊希梅洛,於西元一八九七年,坐船到美國,接受美國打盡天下無敵手的摔角鬥士伊凡•拉維斯的挑戰,兩人鬥了沒有幾回合,伊希梅洛就輕易地把拉維斯擊敗了。接著第二場,他又把名家安奈斯•羅拔打倒了,獲得了好多獎金,全部是金幣。伊希梅洛就把所有的金幣放進一條長長的布袋子堶情A日夜纏在腰間。

 

第二年,伊希梅洛就回土耳其老家。當他所乘的船行駛到新斯科外海的時候,不幸和英國一艘大輪船相撞,搖搖擺擺的,逐漸向下沉沒,為了保持船的浮力,減低下沉的速度,唯一的辦法,必須把船上的重物拋進海堙C當然,他的金幣很多,也是很重的,也應當拋棄。可是,他認為這是他辛辛苦苦才得來的獎金,要全部丟進海堙A實在捨不得,他拒絕了,仍然纏在腰間。結果,船沉了,這位摔角大王雖然也是游泳好手,但因腰間的金幣委實太重了,無形中牽掣了他手腳划水的靈活度,最後逃不了沉到海底,與金幣一起嗚呼哀哉的命運,這是人為財死的事實。

 

講到財,就會使人生起貪心,我們看看「貪」的寫法,從今從貝,貝是寶貝,古代的錢和現在的硬幣、鈔票不一樣,是以寶貝當作錢,一個人時時刻刻、心心念念地想著錢的話,就是貪心了,所以貪字的來源,是為了錢。再看「錢」的寫法,一邊是金,一邊是兩個戈,戈就是武器,為了爭錢,就不惜動武鬥爭,發生流血事件。因此,我們每天打開報紙,可以看到好多的兇殺案、搶劫案,都是因錢而發生的。再看「貧」字,也是為了錢,大家相爭,分來分去,分完了,結果一貧如洗,成為窮光蛋。最近有家小報報導,有個蘋果大王自殺了,為什麼?為了錢!據說他一生的心血都付之流水,一切希望化為烏有,只好走上自殺的絕路。

 

中國人希望發財,民間一般都會求財神,在印度古代也是如此,據佛經說,印度管錢財的是大功德天,我們齋天的時候,所稱念的「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」,就是這一位。

 

話說過去印度有一個窮人,每天都拜大功德天,祈求大功德天保佑他發財,正如俗語說的︰「至誠所感,金石為開。」由於他非常虔誠,果然有了感應。一天,大功德天來敲門,進入他的屋子堶情C

 

原來這大功德天是個女的,生得好漂亮。這個窮人看到了,非常歡喜、感激,認為大功德天既然來到他家,一定會賜福給他,他要發財了。

 

當大功德天才坐下來,接著又有個女子進來,主人見她生得很醜陋,就擋住不讓她進門,毫不客氣地說︰

 

「我並沒有請你來呀!」

 

「你知道我是什麼人嗎?我是大功德天的妹妹。我們姐妹兩人,一向是形影不離的,她走到那堙A我就跟隨到那堙A即使你不請,我也得跟著她來,我叫黑女。她會給你發財,我來讓你敗家,你的錢財,我會幫忙你花的。」

 

所以我們儘管拼命地賺錢,有財神老爺保佑我們發財,也有個幫助我們花錢的鬼在我們旁邊。關於錢財是福或是禍的事情,我再舉一個佛經堶惚雃釵W的故事告訴大家︰

 

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每天早上都去托缽,他的一個大弟子叫阿難的,經常跟隨在他左右,故事就是發生在他去托缽的途中。

 

這一天,佛陀帶著阿難去托缽,當他們走到田邊的時候,佛陀突然對阿難講︰

 

「阿難,毒蛇呀!」

 

阿難聽了,立刻探頭看了一下,答道︰「世尊,對,是毒蛇。」

 

當時,有一對父子在田媟F活,聽了兩個出家人的對話,當他們走後,也上前去看看,不看則已,一看,哪堿O什麼毒蛇,根本是一罈子的黃金嘛!父子倆好開心,不約而同地想︰「下半輩子不用再辛苦了!」

 

等待佛陀他們走遠了,這對父子就趕快把黃金搬回家。

 

種田人一向生活是很清苦的,一下子發了橫財,除了滿懷的歡喜,馬上就想到應該如何改善生計,所以,他們一回到家堙A第一件事就是拿了一塊黃金去金鋪兌換現鈔。

 

金鋪老闆,看見這一對本來是窮光蛋的父子,突然拿了黃金來兌換,心中難免不懷疑,這黃金他們是從那兒弄來的,難道是不義之財?……越想越感到不對勁,就趕快向官府去告密。

 

官府馬上把這對父子逮捕入獄,同時去搜查他們的家,發現了這罈黃金,那還得了?依當時的王法︰大凡是地下的財產,都是屬於國有。他們父子吞沒了國家的財產,是要受極刑(砍頭)的。

 

因此,這對父子立刻就要被正法,拉到刑場,跪在地上,將要執刑的時候,父親突然開口對兒子說︰

 

「阿難哪,毒蛇!」

 

兒子聽了以後,想起了出家人的對話,再看看自己為了貪取不義之財,落得了這樣的下場,錢,真的比毒蛇更厲害,於是回答他父親︰

 

「世尊,毒蛇呀!」

 

執刑官聽了,感到很奇怪,連忙下令︰

 

「暫緩執刑!」

 

他就去稟告當時的國王波斯匿王,波斯匿王馬上把這對父子召去問話,父子倆就把耕田時遇到的情形,一五一十地向國王報告。國王是信佛的,知道了事情的原委,就赦免了他們的死刑。

 

接著,波斯匿王又問道︰「這是佛陀開示你們的,你們相信他的話嗎?」

 

「當然信呀!為了錢財,我們差點連命都送掉了!」

 

從這故事,我們就可以知道錢財比毒蛇更可怕,來路不明、不義之財,更是不可去惹它。俗語說︰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」不應該得到的,我們千萬不可以隨便亂取,不然,會招來殺身之禍。再說,錢財太多,也不一定是好事,好像菲律濱前總統馬科斯,富可敵國,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富豪,可是,經過二月革命,人民的力量把他推翻了,他流浪在美國,如今是回不了國,歸不了家,到處不受歡迎,豈不是錢財害了他。可見,不論是貴為天子、總統,要是貪欲無厭的話,最後都會被錢財所害的。

 

因此,佛陀告訴我們,不要把錢看得太重,要是我們太富有了,這錢也不一定是我們的,有的時候,踫到大水災,一下子把我們所有的財產都淹沒了。一場大火,也會把我們整個家業都燒光了。盜賊,對於我們的錢財,也是非常覬覦的,尤其是現在治安很不好,我們本來好好的坐在家堙A常常禍從天降,強盜手持武器闖進門來,把我們綁住,什麼金銀財寶、名貴的首飾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,像旋風似的捲走了。還有惡王(國家的元首),要沒收我們的財產,想抄我們的家,只需一道政令下來,昨天本來是個大富翁,今天可能變成為窮光蛋。再說,我們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,儲蓄下來的錢,自己一毛錢都捨不得用,但是出了個不肖的兒子,終日揮霍無度,一轉眼間全部把它花光了。試想,錢財真的屬於我們的嗎?佛說是五家共有的呀!

 

我們做一個佛教徒,要不要錢?當然要,為了我們的生活,不能沒有錢;為了我們的家庭、兒女,不能不置產業,只是說,我們應當善於以佛法來運用錢財,樂善好施,多行慈濟,才不會為錢財所累,也才不會變成守財奴。

 

2、色︰一般是指紅黃藍白等顏色,或者是長短方圓種種的形式,這堭M指情欲,男女之間的愛欲。俗語說︰「色字頭上一把刀。」我們看看色字的寫法,上面是刀,動了刀就要流血,因此,談到色,經常會發生血案的。我們打開報紙,每天都有很多不幸的事情發生,不是為了錢,就是為了色。好多的家庭破壞了,好多的情殺案件,真是層出不窮。好像不久之前,南島有個女子,不知是為了領取保險金,也不知是為了丈夫有外遇,為了發洩心中的怨恨,居然把丈夫害死了,所以說︰「十條命案九為奸。」真是「萬惡淫為首」呀!世間壞事實在太多了,但是研究起來,淫欲算是第一。

 

講到這堙A我順便把《四十二章經》說明色欲的一段介紹一下︰

 

「愛欲莫甚於色,色之為欲,其大無外,賴有一矣。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,無能為道者矣!」

 

講到愛欲,色是最大的,有關男女的色欲,它大到沒有一件事情超過它,比它更厲害的。還好,在這許多欲望當中,只有一個色欲,假使我們人生有兩個色欲的話,普天之下的人,整個的心,念念都在色情上面,就沒有一個人要來學佛,發道心辦道了,可見色的力量真是太大了。

 

儒家孔子也說︰「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」大家都是講仁義道德,道德是很好,但是孔夫子認為他所看到的,沒有一個人一心一意執持仁義道德的,更沒有一個說喜歡道德比喜歡色欲來得認真的。這說明人生為色所迷惑,有時超過了道德觀念。可見中外聖人的思想見解是一樣的,也可以知道,色欲是個很嚴重的煩惱,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極大,從古至今,許多的帝王、名士,往往為了色這個字,亡國毀家,身敗名裂。

 

3、名︰就是名譽。每一個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聲,俗語說︰「三代之下,唯恐不好名。」一個人有好名的心理,還是好的,有時為了滿足好名的欲望,多多少少還是會做些有益於人群的事,假使一個人不愛面子,不要名譽的話,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的。

 

又有句話說︰「爭名者於朝。」古時的人,希望有好的榮譽,有崇高的地位,就要做大官,因此,一般愛名的人,都是在朝廷爭奪,官越做得大,聲望越高,所以名和官,好像是雙胞胎一樣,分不開的。我們看看,今日的民主國家,官員都是民選的,但是,很多人為了求名,連生命也送掉。好像菲律濱每次不論是選總統或地方選舉,競選期間,候選人各自發表政論,往往遭到暗殺,就是為了爭奪名譽地位,而招來殺身之禍。

 

中國宋代的名將岳飛,精忠報國,抵禦金兵的侵犯,卻被奸臣秦檜,向皇帝進讒言,下了十二道金牌,把他調回來害死了。但是岳飛的忠貞愛國,被大家公認是民族英雄,流芳百世。而秦檜呢?直到今天,在杭州西湖岳墳的旁邊,仍然鑄了他的像跪在那兒,廣受大眾的侮辱,他也是留名呀,──遺臭萬年!所以,留芳百世也好,遺臭萬年也好,都是有名留傳下來,不然,時間隔了這麼久,我們怎麼知道有個岳飛和秦檜呢?

 

也有人強調,縱然不能流芳百世,也得遺臭萬年,只要把名字留在世界上就好了。我曾經看到一則新聞,報告天主教的教皇遭人謀殺,兇手被抓到了,審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?他居然理直氣壯地表示︰

 

「我就是為了名,我要讓全世界的人,都知道我的大名。」

 

為了名,不惜把自己的生命也送掉,雖然,惡名昭彰也無所謂,實在要不得!

 

在《四十二章經》中,也講到有關名的問題︰

 

「佛言︰人隨情欲,求於聲名,聲名顯著,身已故矣。貪世常名,而不學道,枉功勞形。譬如燒香,雖人聞香,香之燼矣。危身之火,而在其後。」

 

佛陀告訴我們,一個人受到情欲的驅使,要求聲名,不停地爭名、爭地位、爭聲望,希望揚名千古,榮宗耀祖。但是,有朝一日,大家都知道他的名聲,那個時候,他已經老了,接近死亡的邊沿,實在值不得。一般人為了貪著世間虛假的名譽地位,一天到晚為名而忙,尤其是學道的人,為了貪求這些,沒有好好地把道學會,沒有認真修行,把功夫白白地花掉,這叫枉功勞形,雖然很辛苦,連身體也弄糟了,但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好處。說一個譬喻,好像我們燒一枝檀香或者烏沉香,香一點上,滿屋頓時洋溢著香味,儘管大家都聞到了,而香的本身已經燒光,變成灰了。我們一個學道的人,要是為了貪名,把修行的本分事情都忘了,雖然有了名望,但這個臭皮囊已快要破爛了,為害我們身體的欲火,也跟隨著來了。

 

慈航菩薩在世時,經常勉勵我們,要做一個老實和尚,腳踏實地去修行,不要以為紅了大半邊天,大家都知道我的大名,我實在了不起。其實,虛名有什麼用?我們應當名符其實,實至名歸,才真正有那分功德受到人家的崇拜和敬仰啊!

 

4、食︰就是飲食。中國人一向是很講究品嚐美味的,所謂開門七件事︰油、鹽、柴、米、醬、醋、茶,都是和吃有關係的,食在人生當中,是很重要的。前面說到「人為財死」,接著還有一句︰「鳥為食亡。」不但是人要吃飯,飛禽走獸也不能不吃的。鳥兒在天空飛翔,是很自由自在的,為什麼會被抓住呢?為了吃而自投羅網。深山堶悸熔r獸,你要抓牠根本抓不到,必須用食物引誘牠投入陷阱,才能把牠捕到,這就是為食而死亡啊!

 

《楞嚴經》說︰「一切眾生皆依食住。」一切眾生,所以能夠活在世界上,就是依靠飲食維持生命。本來我們吃飯的目的,也是為了生存,只要能夠把肚皮填飽就好了,但是中國人特別重視飲食之道,為了滿足口欲,不知花了多少金錢,也費盡了心思在飲食上別出心裁,為了口欲的享受,不知多少生命葬送在他的五臟廟堙C好像在香港,有所謂「滿漢全席」,一桌有幾十道菜,必須吃三天三夜,價錢也是相當可觀的。

 

二十多年前,我曾經看到一則新聞,報導台北某富家子,為了炫耀他的財富,一道菜竟然花了台幣二十萬,那是什麼名貴的東西呢?原來是剛剛孵出來的鰻魚幼苗,小小的,這一道菜,小小的一盤,沒有幾筷就夾光了,卻不知道斷送了多少生命?這種吃法,罪過實在太重了。

 

我也看過一則新聞——吃在台北,報導台北的食肆,什麼都有得吃,老鼠、蛇、蟋蟀……應有盡有,真是有傷仁慈,和佛陀教導我們不殺生(護生)、放生的精神,相差太遠了!

 

在《佛遺教經》中,釋迦佛告誡我們︰

 

「汝等比丘,受諸飲食,當如服藥,於好於惡,勿生增減。」

 

你們這些出家人(包括所有的居士),吃飯的時候,應當了解,飲食是為了活命,要把它當作吃藥一樣的,既然是服藥,對於食品的好壞,不可以存著喜惡之心,別因為今天的菜煮得很可口,我就多吃一點;要是菜式不合我的口胃,就不想吃它了。飲食,必須定量,才合乎佛陀的教訓。

 

願雲禪師有一首偈說︰

 

千百年來碗媄慼A怨深如海恨難平。

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聽屠門夜半聲。

 

這偈的意思是︰世界到處發生戰爭,是由於人類的殺業太重招來的,這和我們每天所吃的東西有關係,看看,從古代到現在,一般人都是吃葷的,碗堶悸疑撈騿A都是生命,這些生命,沒有不充滿了怨氣的,它好像大海一樣的深廣,永遠不能平息,你現在為了吃,殺生害命,將來轉過面貌來,這些生物也要吃你的。如果你要知道,世界上為什麼有這些刀兵劫難,只要聽聽屠門堶悼b夜時分殺豬宰牛,被殺害的動物所發出的悽慘聲音,就可以體會到了。

 

5、睡︰睡覺,也是一種欲望,依照社會一般的說法,每天起居三八制,工作八小時;休息八小時;睡覺八小時。但是有的人喜歡睡懶覺,晚上很早就躺下呼呼大睡,天大亮了還賴在床上爬不起來,這種習慣是要不得的。

 

孔夫子有個學生叫宰予,老夫子上課的時候,他常常打瞌睡,因此,孔夫子很生氣地責罵他︰

 

「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牆不可圬也。」

 

宰予這麼大好的光陰不聽課,只想睡覺,他好像爛木頭一樣的,怎麼可以雕刻呢?用糞土建造的牆壁,也是不可以把它粉刷油漆的。孔子這樣罵他,就是認為他睡懶覺,怎會有出人頭地的時候。

 

無獨有偶,釋迦牟尼佛也有一個喜歡睡懶覺的弟子,名叫阿那律,每當佛講經的時候,他總是打瞌睡,佛很嚴厲地呵斥他︰

 

「咄咄何為睡,螺螄蚌蛤類。

一睡一千年,不聞佛名字。」

 

哎!你為什麼這樣,一天到晚就是睡覺,正像螺螄蚌蛤這一類的,整天把頭縮在堶捱恅情A你不如跟牠一樣,索性睡大覺吧!這樣一睡就是一千年,但是連佛的名字你都聽不到,對修持有什麼好處呢?

 

阿那律聽了佛的教訓,感到非常的慚愧,於是精進修行,七日七夜沒有睡覺,這麼用功下來,真是過猶不及,把眼睛都修瞎了。佛陀見到這情形,就很慈悲地教他修「金剛照明三昧」,結果,他證得了天眼通,成為佛十大弟子中「天眼第一」的尊者。

 

講到多欲,我就舉五欲來說明,學佛的人,應該特別注意五欲的禍患,所謂「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」,我們假使不能夠以智慧面對五欲的話,處處為五欲境界所轉,等於種下了地獄之因,將來地獄就有我們的分,這一點很重要,我們不能不謹慎呀!

 

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,多欲不能得到滿足的話,就會產生種種的痛苦,其中以生死最使人苦不堪言。佛教是講因果的,一個人死了,並不就算了,還會再出生的,現在做人,好好修持,將來還可以做人,也有希望生到天上去;現生多行不善,將來可能墮入地獄,或者做畜牲、做其他惡道的眾生。所以,生死之間,來來去去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從來沒有停止過。這樣生死相續,是令人感到非常疲倦、勞碌,非常痛苦的。為什麼會生死流轉呢?都是從貪欲而生起的,反過來說,我們要是沒有貪欲心,能夠修持的話,將來就能夠了生脫死。

 

「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」,大家都是凡夫,要一下子什麼欲望都沒有,是辦不到的。但是,我們可以逐漸把欲望降低,不再向外造作惑業,外無所作為,內心無所追求,不打妄想,自然而然的,我們的身體、心理,都會得到自在。

 

我們能夠離開生老病死,是身自在;能夠擺脫生住異滅,叫做心自在,但談何容易呀!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修持。古人說︰「是人知足心常愜,人到無求品自高。」我們對一切事的處理,對外境,假使能夠知足,不存貪心,內心會感到很愜意、很高興,這是知足常樂。我們如果希望生活過得很寫意,常常保持快樂的心,就要知足,不再貪取外境。做人,假使希望品德高尚,不讓人家看不起,最重要的是無求,能夠做到無求,品德自然高超物外,受人尊重了。

 

《佛遺教經》也說到︰

 

「少欲之人,則無諂曲以求人意,亦復不為諸根所牽。行少欲者,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,……有少欲者,則有涅槃。」

 

我們如果沒有欲望、沒有貪心的話,就不會存著諂曲的心,去要求、巴結、奉承人家,也不會為你的諸根(六根)所牽引,向外到處攀緣了。要是行少欲,心堳D常平坦、自在的,既無所謂憂愁,也無所謂害怕,更不會有患得患失的心理,也不會處於精神痛苦之中,這樣才可以積聚很大的功德,才可以走上涅槃大道,成佛作祖就有你的分了。因此,我們學佛,少欲知足是最重要的。

 

倓虛老法師的《影塵回憶錄》堶情A有副對聯,上聯是︰

 

看破放下自在。

 

一個人希望能得到身心自在,就必須看破,能夠看得破,就能夠放得下;假使能夠放得下,就能夠自在,不然,只有增添我們的苦惱罷了。

 

佛陀在世的時候,有一個婆羅門拿了一些花來供養佛,並且請世尊開示。

 

世尊說︰「放下!」

 

他就把一隻手中的花放下,再請佛開示。

 

世尊又說︰「放下!」

 

他把另一手的花也放了下來。

 

佛又說︰「放下!」

 

他看看,自己雙手中的花都已經放下了,還有什麼東西可放下的呢?

 

實在是他身心的執著還沒有放下,用花供佛,有功德的心也沒有放下。

 

我們學佛的人,唯有把身心全部放下來,才會自在。放不下,是為了看不破,在座的善友,為了家庭、兒女……有太多看不破,放不下的事情,但是如果想到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馬牛」,還有什麼好放不下的呢?

 

有一首偈子云︰

 

若欲放下即放下,欲待了期無了期。

自己要向自己度,求人不如求自己。

 

說到放下,哪堜騉o下呢,今天這件事情尚未做完,別的事情又接著來了,要等事情辦完才放下,那是永遠沒有辦完的時候,唯有抱著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態度,要放下即刻就放下。我們一般說學佛要救度眾生,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,最重要的還是先把自己度好,規劃每天自己修持的課業,你希望讓人家救度,倒不如求自己,自己作主先度自己吧!

 

佛陀有個弟子,也是他的堂弟,名叫阿難,就是不肯用功,認為佛陀是他哥哥,可以幫助他。事實上,佛陀是佛陀,阿難是阿難,俗語說︰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」師父帶領徒弟學佛,徒弟怎麼樣修行,還是在於他自己,所以說︰「各人吃飯各人飽,各人生死各人了。」師父不能代替徒弟修行,徒弟也代不了師父的,真正要修行,還是靠自己,靠別人是假的。

 

現在我就以古人的四句偈,作為本覺的結束:

 

時光滅處命光微,到眼繁華轉眼非。

莫在險途貪五欲,彌陀日夜望兒歸。

 

時間過得非常快,我們的生命,好像點燃著的臘燭,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耗掉,眼前所感受到的繁華,轉過眼來,一切人生的榮華富貴,無不是過眼的雲煙,一下子就消散了。我們千萬不要在這危險的人生道路上,貪求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之樂,這是會讓我們墮落的。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,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,把我們當成親生兒女似的,日日夜夜招喚著我們︰「你們趕快回頭哦,早一點回老家吧!」

 

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,多多念阿彌陀佛的聖號,不要辜負了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慈悲和期待!

 

3、知足守道覺

 

第三覺知︰心無厭足,惟得多求,增長罪惡。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惟慧是業。

 

本段經文,前三句說凡夫的不知足,後四句說菩薩是知足的,所以主要是說明知足與不知足的道理。

 

「心無厭足」,心,指凡夫的貪欲心。凡夫欲望的心,是永遠沒有討厭,沒有滿足的時候,因此說心無厭足。有句成語叫「欲壑難填」,是形容我們的欲望心,好像無底的山谷,怎樣填都填不滿的,人的欲望也是這樣,對外境的追求,總覺得這樣不夠,那樣也不足,希望一切為我所有,而且越多越好,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。

 

有一首「不知足歌」,形容人生無厭足的心理狀態,真是入木三分,現在,我把它介紹給大家共同欣賞︰

 

終日忙忙只為饑,才得飽來又思衣;

衣食兩般皆充足,房中又少美貌妻;

娶得嬌妻並美妾,出入無轎少馬騎。

騾馬成群轎已備,田地不廣用度虛。

買得良田千百頃,又無官職被人欺。

七品五品猶嫌小,四品三品仍嫌低。

一品當朝為宰相,又羨稱王作帝時。

心滿意足為天子,更望萬世無死期。

總總妄想無終止,一棺長蓋抱恨歸。

 

人生在世,衣食在生活中是首要的問題,一天到晚忙碌不休,還不是為了吃飯,既然饑餓的問題解決了,就在衣服方面作思考。本來,三餐能夠吃飽,有衣服可以遮蔽身體和禦寒就好了,可是,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,豐衣足食以後,就要講究飲食的滋味,穿著也要在質料和款式上加以選擇。這時候,感覺一個人孤零零的,太寂寞了,就想要娶太太,而且希望討個非常美貌的太太。在中國過去舊社會,有錢人家除了正室而外,都是三房四妾的,所以,除了有個美麗的太太,同時還要娶小老婆(妾),妻妾都是年輕貌美的,算是心理上得到了滿足。家室固然有了,但是想到出門不能步行呀,應該有頂轎子,或者有馬代步,出門才會方便,也才能顯出氣派,於是,向交通工具這方面去打主意。不久,給人騎的騾子和馬不但都有了,而且數量很多,是成群的,轎子也準備好了,出門的交通工具,絕對不成問題了。可是,有了家庭和侍候的人,生活費用也隨著增加了,難免不感到入不敷出,必須安置不動產,多買田地才能增加入息,於是,就在這方面動腦筋,終於辛辛苦苦地一買就買了千百頃的田地,作為解決日常的開支。

 

照說,生活中的一切要求都已經達到了,應該可以過著很舒適的日子,但是想到有了巨大的一片產業,如果沒有權勢,還是會被人家看不起,被人家欺負的,要是有功名,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,威風凜凜的,誰還敢來欺負呢?所以,進一步就想要做官了。古時候做官,從宰相下來,共計分為九個等次,稱為九品,一品宰相是最高的,最低的是九品。要做官的話,七品、五品的小官我不當,就是四品、三品,官職還是嫌低一點,最好能當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的一品宰相。果然有朝一日當了宰相,這下該滿足了吧!可是,人的欲望心,哪埵竟”洩漁伬唌I希望有一天成為一國之君(好像現在都希望當總統)哩,因此,千方百計去爭取,費盡了心思,總算當上了帝王,這時,天下一切盡歸我所有,眾人都要聽從我的命令,真是躊躇滿志。再想想,人生苦短,不久老之將至,接著,死神就來招手,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豈不是轉眼成空?不行,帝王至尊的美景,我還沒有過癮哩,如果能夠長生不死,永遠把持江山,千秋萬世,該多好呀!人得寸進尺的妄想,實在是沒有終止的時候,但事實上,有生必有死的定律,誰也逃不了的,縱然天下一切都歸你所有了,最後無常一到,眼睛一閉,棺材一蓋,萬事皆休,長生不死的欲望,永遠也沒有辦法達到,只有懷恨回老家了。

 

這首不知足的警世歌,把每個人生在世界上,得隴望蜀,貪而無厭的心理,描述得淋漓盡致。不正是這樣嗎?每個人辛辛苦苦地勞碌了一輩子,也苦苦惱惱地度過一生,到最後嗚呼哀哉,懷著未完成的心願,遺憾地離開世間。

 

下面,我再引一首知足歌給諸位看看︰

 

思量饑寒苦,飽暖便是福。

思量疾病苦,康健便是福。

思量危難苦,平安便是福。

思量死來苦,活著便是福。

也不必高官厚祿,也不必堆金積玉。

看來一日之間,許多自然之福。

只因看不破,終日自蹙蹙。

本是強健人,弄得病拘束。

本是平安人,惹得危險辱。

本是長壽人,作得死催促。

世間有幾人,會享自然福?

我勸世間人,不要不知足!

 

衣食是人生的先決條件,因此,很多人對於飲食衣著都非常講究,欲望無窮而產生了無量的苦惱。我們應該想想,既然有了吃的,有了穿的,能夠食飽穿暖,就很幸福了。看看現在非洲的人民,正受著饑荒的煎熬,每天三餐不繼,我們不是比他們有福報嗎?因此,在飲食上,我們要是能夠填飽肚皮,在衣著方面,只要整齊清潔,有幾套可以更換,就該知足了。

 

俗語說︰「沒有吃了五穀不生災的。」人,難免不會生病的,當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,能夠想到「英雄也怕病來磨」,生病的那一種苦楚。眼下自己生活起居,可以自由行動,不必依賴人家,這就是我的福報了。

 

我們知道,很多危險的災難,隨時可以發生,好像地震等自然災害,或者意外的災難,往往會造成我們生命財產的損害,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平平安安地過日子,就是我們的福了,我們必須珍惜它,千萬不要「人在福中不知福」呀!

 

說到生死,貪生怕死本來是人的常情,因此,很多人都忌諱談死。死,的確是很痛苦的,佛經中說到,人死的時候,好像螃蟹掉入沸湯那樣痛苦,真是叫人害怕,因此,當我們身體強壯健康的時候,就要知道自己是多麼有福呀,我可以利用這個因緣,多準備一點資糧,將來回老家,才不會太痛苦。換句話說,能夠趁著身體還好的時候,多學習佛法,多體會佛法,精進修持,將來臨終,能夠放得下,自在安詳地離開人間,不是很好嗎?

 

我們能夠吃飽穿暖,身體健康,沒有疾病,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就好了,不需要做大官,也不必有高待遇,更不必要擁有好多的黃金和美玉,萬貫家財,只要生活過得去就好了。仔細想想,我們在一天當中,就有很多自然而然的福氣,可是它被我們忽略了,主要是我們看不破,放不下,整天愁眉苦臉的,好多問題放在心堙A自己把自己束縛住,心情不能開朗,這樣一來,本來身體非常健康的人,為了要找刺激,反而惹來全身都是病,真是自尋苦惱。本來生活過得很平靜,自己往往無事生事,好像現在,很多人放著家堨郎w的日子不過,卻要去參加示威,被人家打傷了、被催淚彈打昏了,自討其辱,這種危險,是自己找來的呀!

 

古德說︰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。」一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,是很長壽的,但台灣的黨國元老張群先生說︰「人生七十才開始。」現代的醫藥發達,營養也豐富,如果養生有道,七十歲的人看起來只有四、五十歲,要是能夠把身體保養好,活到九十、一百歲是不成問題的。佛教堶惘釵黖窷釵悕M尚,圓寂時一百二十歲。前天報上有一則消息,報告現在中國大陸一百歲以上的,有三千七百六十多人,其中新疆還有一位一百三十歲的呢!我們本來每個人都可以長壽,但是自己不能自愛、不能攝心,不滿現實,心理上永遠感覺到有所缺陷,不滿足,這樣就促成我們短命。

 

上面所講的這許多道理,大家都很了解,也都會講,但是說歸說,做歸做,究竟有幾個人真正會享受自然而然的福氣呢?太少了!所以作者奉勸世間所有的人,要能夠得少為足,不要不知足,不然就會苦惱無邊!

 

我引這兩首歌,就是解釋人心貪而無厭,不知足,希望大家聽了以後,能夠多加留意自己的心性,不要自尋煩惱。

 

「惟得多求」,惟,思惟,常常在想,希望能夠多得、多求一點。比如說錢吧!我們窮苦,沒有錢,一旦有了五元,希望能有十元;有了十元,希望有一百元;有了一百,希望有一千;有了一千,要有一萬、十萬、百萬、千萬、萬萬……永遠認為錢不夠,這就是惟得多求。

 

「增長罪惡」,增,增加;長,生長。我們的心理,貪念太大,為了達到目的,往往不擇手段,這樣就會增加我們的罪過。為什麼?我們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,是個不圓滿,痛苦叢生的地方,要是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那堿O黃金為地,到處都是七寶,你要什麼,隨時伸手可得,你還會貪求嗎?可是我們這個世界不是這樣,就拿錢財這方面來說,為了滿足貪心,我們要投機、要取巧,或者欺詐、搶劫、綁票、強佔、暗奪,……許多社會的罪惡事件,就隨著發生了。

 

《梵網經》說︰「自為飲食、錢物、利養、名譽故,親近國王、王子、大臣百官,恃作形勢,乞索打拍牽挽,橫取財物,一切求利,名為惡求多求。」我們一個人,為了要有飲食、錢財,以及名聞利養,就想種種辦法,去親近國王、王子、大臣和百官,與一切顯貴、有地位的人交往,造成自己的聲望、地位,藉以謀取財物,這種種追逐利益的行為,以佛法看來,都是不正當的,都叫惡求多求。

 

前面,我曾經解釋過有關「錢」字的意思,這堙A我再引一首形容錢的偈子︰

 

兩戈真金殺氣高,人人為它發嘮叨。

若會用者超三界,不會用者孽難逃。

 

錢字一邊是兩個戈,一邊是個金,兩個戈(武器)在爭金(財產),就動武,殺氣騰騰的。人與人之間,不論是親兄弟,或者是要好的朋友,往往為了錢財而傷感情,互不來往,就發生麻煩,這是我們常常看見的事實。錢本來是給人生活上的一種方便,給我們利用的,它本身無所謂罪過不罪過,主要在於我們如何運用,比如,我們拿錢供養三寶,雕塑佛像,建佛寺佛塔,或者印佛經、修橋造路,就有功德,這樣下去,能夠超出三界,也就是能夠了生死。要是你把錢亂花一場,又想辦法找錢,殺人放火,無所不為,就會造出許多罪孽。

 

因此,古人說︰「財也大,勢也大,後世子孫膽也大,不傷身家不肯罷!」意思是︰一般人的心理,都希望錢越多越好,錢多家產多,有錢就有勢,大家都來奉承他。由於上一代有錢有勢,下一輩難免不作威作福、仗勢凌人,可以說膽量也比人家大,到最後花得光光的,一敗塗地,不可收拾,這就是沒有好好利用錢財,不會有好的下場。

 

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家說︰「養子強如父,留財做什麼?」做父母的,都希望把豐裕的家產留給下一代,其實,對下一代,最好是把他栽培好,讓他有一技之長,自己去發展事業,才是根本,否則的話,祖上有餘蔭,留下金山銀庫,下一代沒有出息,也會花光的,這就是錢的罪孽了。

 

以上「心無厭足,惟得多求,增長罪惡」三句,是凡夫不知足的心理狀態,包括你、我、他,都是這樣,我們不可不認真去了解它,也不可不在身口意三方面多加注意呀!

 

接著,講到菩薩的心態是怎樣的呢?

 

「菩薩不爾」,爾,就是這個樣子。菩薩不是凡夫這樣子的心態。菩薩是印度話「菩提薩埵」的簡稱,中譯為覺有情。菩提是覺的意思,薩埵是有情的意思。覺,可從自他兩方面來解說,稱為自覺、覺他。作為一個菩薩,他本身是覺悟的有情,而且具有大悲心,面對不覺不悟的凡夫,他要做覺他的有情,就是要度化眾生,將自己覺悟的道理,再去覺悟其他一切眾生,使一切眾生能夠跟他一樣的覺悟,所以菩薩的任務是︰上求下化,對上講,他還要上求佛道,對下講,他要下化眾生,這是自覺、覺他的意思。

 

「常念知足」,常常思念知足,不過分去希求。「常念知足」正好跟凡夫的「心無厭足」是相對待的。行菩薩道,所修的法門是四攝(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)和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),是捨己為人的,把利益給了別人,幫助人家解決痛苦,所以菩薩不會貪求無厭。再說,菩薩已經去掉貪、瞋、癡三毒,沒有煩惱,不再去追求生活方面的一切享受了。

 

「安貧守道」安是安分;貧,是貧窮;守道,是持守佛道。菩薩因常想念到知足,雖然處於貧窮的境界當中,仍然能夠安分守己,循著佛道去修持的。這堙A我必須說明一下,我們所講的菩薩,並不是供奉在佛龕堶情A高高在上,泥塑木雕的菩薩。我們學佛的人,發了菩提心,就是(凡夫)菩薩了。在座諸位,能夠發菩提心,就是初發心的菩薩。做一個菩薩,要常修知足法門,安貧守道。

 

我再介紹兩首歌詞,說明怎麼樣安貧守道。

 

1、永嘉大師證道歌︰

 

窮釋子,口稱貧,實是身貧道不貧。

貧則身常披縷葛,道則心藏無價珍。

 

記得清和姑在世的時候,也常說「出家人,守得窮,實是身窮道不窮」這樣的話。永嘉大師說︰窮釋子,窮,就是貧窮;釋子,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;窮釋子,簡單地說,就是窮和尚(出家人)。貧窮的出家人,口頭上說起來,好像都是一貧如洗,實實在在,他是「身貧道不貧」,做一個出家人,是不怕窮的,而且要窮得有骨氣,有人格的尊嚴。生活起居方面,雖然窮苦一點,但是在修持,道念方面,絕對不能放鬆,所以,我們的生活看起來是很貧窮的,但我們的道業是不窮困的。

 

出家人因為生活貧窮,身上穿的是縷葛(普通的麻布)做成的衣服,稱為衲衣,並不美觀,只不過比叫化子好一點,但是在道方面,他的道心很堅固,很有修持,在他心堶授瓣F好多的寶貝──他能夠持清淨戒,修持禪定,發掘智慧,修學佛道的戒定慧三學都具備了,這是無價之寶,最珍貴的,所以說起來,出家人的物質生活雖然差一點,而在他的道業(心靈)方面是很富裕的。

 

2、安貧歌︰

 

黃虀飯,白鹽炒,只要撐得肚皮飽。

若因滋味妄貪求,幾多俯仰增煩惱。

破布衣,無價寶,補上又補年年好。

盈箱滿籠替人藏,何曾件件穿到老。

硬木床,鋪軟草,高枕無憂起得早。

錦衾繡褥不成眠,翻來覆去天已曉。

舊房屋,只要掃,及時修理便不倒。

近來多少好樓台,半成瓦礫生青草。

 

先從飲食方面來說吧!虀是一種野菜,吃飯的時候,採一些來切得很細,用一點鹽把它炒一下,佐飯吞下,只要把肚皮填飽就好了。

 

講到虀,我想起了「斷虀畫粥」這個成語故事。話說宋朝有一個大官叫范仲淹,年輕的時候非常窮苦,住在寺廟堶情A三餐都吃不飽,每天只是煮了一鍋小米粥,放在盆堶接尼N了凝固以後,就畫成四塊,早晚各吃兩塊,隨便把從外面採來的野菜,切細了煮一煮,當作是佐料,這樣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,但是范仲淹有志向,肯吃苦,後來不但做了大官,還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。可見讀書人能夠守得貧困,就有出頭的日子。

 

假如我們不能安分,過不了窮日子,在飲食上還要妄求可口、有滋味的,為了滿足口欲,往往要向有錢人家拍馬屁,俯仰人家的鼻息,巴結人家,這樣人家就看不起你了,本來活得很痛快的,為了吃而奔波化緣,自己給自己增添了不少煩惱,實在不值得,反而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,不討好人家,不向人家鞠躬而棄官歸故園的風骨,令人敬佩。

 

說到衣服方面,不要以為穿壞衣服被人家瞧不起,不會的!好像出家人的衲衣,本來就是糞掃衣,是一塊一塊的破布縫補起來的,但是沒關係,補了又補,只要清潔就好了!這是件寶貝哩,把它丟了可惜。根據《弘一大師全集》的記載,弘一大師在福建泉州的時候,有一次談到惜福,他說︰「我出家的時候,人家送了一雙鞋,已經穿了好幾年了;送了我一件衣服,破了一補再補,還是穿著;送了一把雨傘,也是用了十幾年。」

 

弘一大師這種精神,就是「破布衣,無價寶」。

 

有錢人家,一年要做好幾套新衣服,滿箱滿櫥櫃都是衣服,並不是每件都穿的,在櫥子堶情A都是替別人收藏的。有的人做了那麼多的衣服,到年紀大了,都沒有去穿它,一輩子放在那兒,是不是太浪費了?所以,衣服實在不宜做得太多。

 

說到睡覺的床和被褥,現在一般都睡彈簧床,躺著是很舒服的,但是真正學道的人,睡在木板床上,冬天寒冷,鋪上一點軟草,那是最衛生最好的。據醫學上說,睡軟墊褥的床,血液不能暢通,反而會腰酸背痛,睡木板是最好的。

 

出家人白天忙著修持,晚上躺下來就睡著了,真是高枕無憂,一點憂愁煩惱也沒有,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了。但是一般有錢人家,床褥被單都是繡龍繡鳳,非常華麗的質料,可是太舒服反而睡不著,整個晚上翻來覆去的,直到天亮了還沒有入眠。所以,對於臥具不必太考究。

 

再談住的問題,我們住的房子,不一定要高樓大廈,房子雖然比較舊了,只要把它打掃乾淨,住著也是很舒適的。反過來說,房子雖然很堂皇,堶捷瓣C八糟的,沒有人去打掃、整理,也是沒有用的。舊房子你只要保養好,破了漏水的地方及時把它修補好,就不會倒,有的古老的房子,反而涼快。我們看看眼前的富有人家,建了豪華大樓,但是晚輩沒有出息,沒有人去管理,日子久了,房子終於倒塌下來,剩下一堆瓦礫,生長出青草綠苔,所以,我們只要有一座房子可以棲身就好了,不要去計較它的新舊。

 

這兩首歌,一部分是說出家人,一部分是說在家人,安貧樂道的胸懷、風度是一樣的。

 

儒家的孔子,在《論語》中,也提到了好多安貧樂道的事。

 

子曰︰「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!」

 

孔子說一個讀書人,應該時時把精神放在學習、修道上面,要是他感覺衣、食不如人家,是很可恥的,這種不能過淡泊生活的人,不能算是讀書人,根本沒有資格同我談道的,不值得我們跟他來往。

 

孔子有一個學生叫顏回,是個非常安貧樂道的人,所以孔子很讚歎他。

 

子曰︰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,賢哉回也!」

 

孔子說,我有一個學生叫顏回,真是個很賢慧、了不起的人,他吃的,只是用一個小小的竹籃子裝粗飯,也沒有什麼湯,就是用瓢兒舀一點清水喝,生活可以說很簡單的,他住在一個很簡陋的小巷堶情A別人看到他這種吃、住都不好的生活,都會皺眉頭,感覺太痛苦了,日子簡直過不下去,可是,顏回並不這樣想,他認為他的生活過得很痛快,他能夠安貧守道,也就樂在其中了,所以顏回真是個有賢德,很了不起的人!

 

至於孔夫子本人,也是了不得的,《論語》中說︰

 

子曰︰「飯疏食,飲水、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」

 

孔夫子所吃的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飯,喝的是白開水,睡覺的時候,連枕頭都沒有,就是曲著手臂當枕頭,而生活的樂趣在其中了,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貴,他根本看不上眼,當它是天空中的浮雲一樣,那是很快就會消散的,絕對不要它。

 

在《佛遺教經》中,也談到知足的事︰

 

「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穩之處。」學佛的人,假如要脫離人生的痛苦,沒有那許多的煩惱,主要是要知足,知足是一種最好、最富貴、快樂、穩當的方法。

 

該經又說︰「知足之人,雖臥地上,猶為安樂。不知足者,雖處天堂,亦不稱意。不知足者,雖富而貧,知足之人,雖貧而富,不知足者,常為五欲所牽,為知足者之所憐愍。」

 

佛告訴我們︰一個人要是知足的話,縱然連床都沒有,睡在地上,也感到很痛快的;假如不知足的話,即使住到天堂堶情A仍然不會滿意。因此,不知足的人,環境雖然很富裕,實際上也是很貧窮的。那末,知足的人,雖然很貧窮,因為他窮得有骨氣,能夠安貧樂道,生活過得很充實,反而是很富有的人。一個不知足的人,常常為財色名食睡,或者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所牽引,隨著五欲在外奔馳,沒有的,希望擁有它;有了,又怕丟掉,患得患失的,感覺得非常痛苦,反而常常被知足的人憐愍他,同情他。

 

佛的弟子當中,有一位叫大迦葉尊者的,甘於過淡泊的生活,他專修頭陀苦行,穿糞掃衣,日中一食,每天只吃一餐,不是在露天,就是在樹下或者墳墓旁邊修苦行,這也是位安貧樂道的典型人物。

 

關於知足或不知足,常常在於人的一念之間,現在,我再引一個小故事來說明。

 

從前有一個人,騎了一隻騾子正在走著,忽然看見前面有個人騎了一匹駿馬,心中好羨慕哦,馬跑得多快呀!我這騾子,慢吞吞地一步一步走,怎能跟他比呢!不禁一陣惆悵湧上心頭。可是,當他再回過頭向後看一下,有個人正在推車,車上裝滿了東西,他吃力地推著,滿頭大汗,又不停地喘氣,好辛苦呀!這時,騎騾子的人告訴自己︰「我雖然比不上那個騎馬的,但是比起這個苦力,真是好得多了。」

 

這叫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,他心中的不快,頓時化為烏有,於是,他吟了一首詩︰

 

別人騎馬我騎騾,看看眼前我不如;

回頭一看推車漢,比上不足下有餘。

 

別人家騎了馬,耀武揚威的,好神氣,我騎騾子實在比不上他;但是我再回過頭向後面看看,還有人很辛苦地推車子,所以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。

 

這堙A我奉勸諸位,不要看人家洋房汽車就感到非常羨慕,也感到非常自卑,在座諸位雖然都不是百萬富翁,但是三餐都能夠吃飽,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,我們能夠想前思後,安於現實,不會有過份的要求,便能達到「知足常樂」的境界。

 

「惟慧是業」,惟,只有的意思;慧,是智慧;業,指事業。菩薩不像我們在五欲的事業上打滾,菩薩要做的事情很多,不過,最先要建立的,是以求取清淨無上的智慧為事業。因此,龍樹大士說︰「有智慧分,名為菩薩。」一個人很有智慧,就稱為菩薩,反過來說,沒有智慧,就不成為菩薩了。因為菩薩不論是要成佛,或者是度眾生,都離不開智慧。看看,眾生的根機是千差萬別的,他們的好樂也有種種的不同,要是沒有智慧,如何度化他們呢!在自修方面,菩薩還有煩惱習氣、業障,必須以智慧去斷除,可見菩薩不論自修化他,都要以智慧為先導,智慧是菩薩事業的根本。那末,智慧從何而來呢?就是依佛所指示的法門去行,持戒修定──由戒生定,因定發慧,才能夠完成做菩薩的第三覺知。

 

4、常行精進覺

 

第四覺知︰懈怠墜落。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催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
 

在諸佛菩薩所覺悟的八事當中,這是屬於第四覺知。這第四覺知,主要說明懈怠與精進的利害得失,首句說明懈怠的害處,後四句說明精進的好處。

 

「懈怠墜落」,清代續法大師,把這四個字分開解釋為︰「懈則根身疲倦,怠則心識放逸,墜則墮下難上,落則退後不前。」

 

懈,就是我們的身體(六根)很疲倦,提不起精神來。怠,是心堶情]精神)任意的放逸。墜,就是墮下來,好像東西掉下來,沒有辦法再上去了。落,就是落伍、退後,不能再向前。說得明白一點,就是精神不振,一天到晚沒精打彩、懶洋洋的,意志消沉,什麼也提不起勁來。懈怠(懶惰)是因,結果就會墮落,這是必然的。

 

現在,我舉幾段經文來說明懈怠與精進。

 

《華嚴經》云︰「如鑽燧求火,未出而數息,火勢隨止滅,懈怠者亦然。」

 

古時候的人,不論是要照明,或者煮食物,需要火,但那時還沒有火柴,都是用打火石,或是鑽木取火。燧是用木頭做的取火器具,取火的時候,必須不停地鑽,鑽到發熱,才會生火,假如半途停止,火就生不起來。數息,就是屢次停下來,這是說,要鑽木取火,鑽鑽停停,一定生不出火來。一個人如果懈怠,就同鑽木取火一樣,本來要用功的,但提不起精神來,不能精進,那是什麼事都辦不成的!

 

《佛遺教經》云︰「若行者之心,數數懈廢,譬如鑽火,未熱而熄,雖欲得火,火難可得。」

 

這段文字和上面《華嚴經》講的雖然不一樣,意思卻差不多。說一個修行人,本來應該有精進心,但是常常懈怠,不能用功,就好像鑽木取火一樣,鑽了一半,還沒有熱就停下來,想要得火,也是得不到的。

 

以上兩段經文,都是用鑽木取火作為譬喻,說明我們學佛、學做菩薩,不能懈怠,否則是不會有所成就的。

 

《菩薩本行經》云︰「夫懈怠者,眾行之累;居家懈怠,則衣食不供,產業不舉;出家懈怠,不能出離生死之苦。」

 

講到懈怠這種不好的習氣,可以說是一切行為當中,最使我們受累的,假使懈怠,不能精進的話,無論在家出家,什麼事業都不能成功的。先講居家懈怠吧!好像諸位有家庭的,在家奡ㄓㄟ_精神,每天好吃懶做,不事生產的話,連吃飯、衣著,自己都沒有辦法供應自己。既然三餐都不能維持,哪婼舠o上添置田產家檔呢?再說出家人吧,前面說過,出家人初夜、後夜要修習善法,中夜也只是稍作休息,日夜都要精進的。要是懈怠,不想用功,那就不能脫離生死的苦海,在六道輪迴當中,永遠沒有解脫之期。因此,俗語說︰「有一分耕耘,就有一分收穫。」我們要是不能精進,不做工,每天游手好閒,縱然祖先留下了巨大的產業,一定會坐吃山空,總有一天,會淪為乞丐或小偷。我們看看,路旁好多向人討錢的,都是身體強壯,四肢健全的,為什麼還向人家伸手呢?就是懶惰,不做工,所以懶惰實在是罪過。進一步說,學佛的人要是懈怠,當然不能在佛道上前進,將來也會墮入三途堶悼h。

 

《釋論》也說到︰「在家懈怠,失於俗利;出家懈怠,喪於法寶。」

 

一般在家人,假使懈怠懶惰,世間一切的利益,是沒有辦法得到的;一個出家人假如懈怠,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法寶,不想去研究,也不能照著去修持,當然會喪失那些法寶的妙用。

 

可見懈怠,不論是世法或佛法,如果跟我們拉上了關係,一定會造成我們的痛苦。不但說懈怠的人沒有成就,甚至於怕動的話,也會餓死的。下面,我引一個小小的故事,來證明這個道理。

 

從前有一個人,非常懶惰怕動,什麼都要現成的,連吃飯都怕動筷子,需要別人來服侍他。有一天,他的家人有事,必須出遠門,留下他自己一個人在家堙C一想到他不可能煮飯吃,在臨走之前特地做了一個很大的餅,可以吃好幾天的,套在他的頸項上,讓他餓了馬上可以吃,然後放心地離開了。誰知一星期以後回來,一看,他居然死了,為什麼?原來他把前面的餅吃光了,旁邊的懶得轉過來吃,就這樣被餓死了。所以雖然有得吃,要是怕動手,結果還是會餓死的。

 

這雖然是一個寓言,實際上在我們這個社會,不乏其人的。為什麼社會上會發生這麼多的搶劫案、有這許多的社會問題?就是大家都想不勞而獲,坐享其成。最近報上登載了一則搶劫的新聞,做案的都是年輕人,他們都是好吃懶做,才會遭受法律制裁的下場,所以說在家人懶惰的話,人生就會墮落;而出家人不精進修行,同樣也會墮落的。

 

「常行精進」,精,是純粹不雜;進,是向前不退。

 

《菩薩本行經》說︰「一切眾事,皆都精進而得興起。」

 

世間所有的一切事情,都是由精進而成就的。上面講到,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人,是「惟慧是業」,我們要知道,慧業不是僥倖得來的,而是要從精勤不懈中去追求,所以,驅除懈怠,實行精進,是做菩薩所不可忽視的使命!

 

既然要精進,就必須純粹不雜。首先我們應當了解,學佛一定要精,不要複雜。好像在信仰上,我們既然皈依了三寶,盡形壽就要以佛法僧作為信仰的對象,但是,好多善友信佛教並不是很單純、很專一的,往往聽到人家說某某教好,就隨著去,什麼都信,今天參加這種宗教法會,明天又參加那種宗教活動,形成了大雜燴的信仰,也實在信得太辛苦了,結果一無是處,到頭來沒有一個究竟的歸宿,這就是信心不專一,太複雜了。這樣子的信仰,實在是要不得的!

 

再談到佛教徒所修持的法門,也應專一,不可複雜。中國近代淨土宗很盛行,很多人都修持淨土法門,但是看到現在禪宗,尤其在美國,非常興盛,於是就放棄淨土,改為參禪。或者有人說︰「現在最流行的是密宗,持咒可以即身成佛。」大家就一窩蜂地修密,今天這個喇嘛來了,明天那個活佛來了,都去趕熱鬧,求加持,自己也弄不清應該修持那一宗才好?

 

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,是觀機逗教,應病予藥。眾生的根機不一樣,所修的法門也因各人的興趣而異。假使是大根器,有大能耐,十宗並修都可以的。好像延壽大師,他就提倡禪淨雙修,但我們是不是能夠既修淨土又修禪呢?那末,修淨土修禪是不是可以附帶修密宗,或者還要修其他的呢?說實在的,光陰過得很快,人的一生幾十年轉眼已消逝,要是整天東奔西跑地盲修瞎練,不僅是應付不來,而且始終一無所成,倒不如一門深入比較實際。修持法門不要貪多,也不要三心兩意、朝三暮四的。這一點,希望我們善友應慎重選擇!

 

接著,我們來談談精進的種類。

 

《大智度論》(卷八十)把精進分為身精進與心精進兩種。身體方面的精進是︰「如法致財,以用布施。」一般人要從事正當的職業,以正當的手段發財,這種錢也是用於布施等種種正確的途徑,這就是身精進。心精進是︰「慳貪等諸惡心……令不得入。」就是我們要斷除慳貪等不良的心理,不要使這許多煩惱弄到我們心堶惆荂A使我們墮落。

 

《成唯識論》(卷九)把精進分為三種︰1、披甲精進︰由於做為菩薩是難行能行,好像上陣打仗一樣,要披鎧甲,什麼困難的環境,都能夠衝得過去,所以稱為披甲精進。2、攝善精進︰就是很勤勞地去修持種種的善法,一點都不感覺厭倦,叫攝善精進。3、利樂精進︰菩薩除了自己修持以外,主要是以救度眾生作為自己的任務,他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,為化度眾生而發心精進,並不覺得疲倦,這就是利樂精進。

 

有「四料簡」來簡別什麼叫精進?什麼叫不精進?

 

一、身精進心不精進︰舉個譬喻,好像修淨土念佛,手上拿了一串念珠,不停地撥著,口中也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、「南無阿彌陀佛」……念個不停,看起來好像很精進的,可是心堶惜斷地打妄想。這樣光在外表形式上精進,內心靜不下來,並沒有存著誠意,就是身精進心不精進。

 

二、心精進身不精進︰就說念佛吧,手中既沒有拿念珠,嘴巴也沒有動,沒有聽到他念佛的聲音,不過他內心時時刻刻都很誠意地在念佛,這是屬於心精進身不精進。

 

三、身心俱精進︰不論是外表或內心,表堣@致,身心兩方面都精進,比如說手中拿著念珠,口堜嬰礡A心堣]專心一意的,身口意三業相應,這樣叫身心俱精進。

 

四、身心俱不精進︰這和上面說的第三種適得其反,好像念佛,外表既沒有表現,內心也沒有佛的觀念,內外都不用功,可說是百分之百的懈怠,根本談不上精進了。

 

談到精進,應該特別注意兩點︰1、約行善法而說︰佛法所謂精進,是專著重善法這方面來講的,比如行善、誦經、拜佛、聽講佛法,都能夠盡心盡力去做,才叫精進。假使為非作歹,所作所為於己於人都不好的,看起來也是很賣力地做,不能說是精進,這是造惡。2、約修行而說︰在修持佛法時,應當從容不迫,恰到好處地前進,不要太急,因為太急了,那是過猶不及呀!

 

佛經中講到,有個叫二十億的比丘(出家人),本來是很精進的,由於過分精進,造成了內心的浮躁,反而準備要放棄修行。

 

佛陀知道了,問他︰

 

「你過去在家埵釣S有彈過琴呢?」

 

「有呀!」

 

「琴的弦子,你要是把它絞得太緊了,怎麼樣?絞得太鬆又怎麼樣?」

 

「太鬆『繃!繃!繃!』的,就發不出高低的音調;太緊『叮!叮!叮!』,聲音太尖銳,甚至有的時候弦也會斷掉。」

 

「那末,應該怎樣彈才悅耳?」

 

「緩急適中,弦既不要太緊,也不可太鬆,這樣彈出來的聲音才好聽。」

 

精進也是如此,要緩急適中,才能夠保持長久。

 

在《佛遺教經》中,有一段也是說明精進的︰

 

「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者,是故汝等,當勤精進,譬如小水長流,則能穿石。」

 

釋迦佛告訴我們︰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事業,希望成功的話,一定要很勤勞、精進,能夠這樣,沒有一件事辦不通的,所謂「一勤天下無難事」,大家應該時時的精進。說一個譬喻,好像小小的流水,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,但是它的力量可大哩!它經常不斷地流著流著,日子久了,石頭也會被它穿成洞,這就是它的力量,也可以說是精進的功夫,有句成語叫「水滴石穿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 

講到這堙A我想起了〈龜兔賽跑〉的故事:

 

過去有一隻烏龜和白兔舉行田徑比賽,在我們想像當中,這根本不用賽嘛,本來兔子就跑得很快,烏龜一步步慢吞吞地爬,有什麼好比的,結果,適得其反。原來,兔子跑到半路,回頭一看,烏龜在老遠的背後,連影子也看不到,兔子就自作聰明︰「好吧,我先休息一會,再跑也不遲呀!」

 

誰知兔子竟然睡著了,當牠一覺醒來,烏龜早已經到達目的地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烏龜明知自己不如兔子,但是牠非常的精進,努力向前爬,而兔子因懈怠,結果就輸了。——這正是精進與懈怠兩個典型的代表。

 

在《大智度論》(卷十六)堶情A也有個〈雉鳥救火〉的故事。有一隻雉鳥,住在一座大森林堶情A生活過得很快樂。有一天,這座大森林突然發生火災,火勢非常猛烈。要知道,森林火災是非常可怕的,有時連燒幾個月都不能熄滅。當時,這隻雉鳥看見森林著火,心中非常著急,於是趕快飛到小河邊,把牠的翅膀在河的水面上,沾滿了水,再飛回去,在森林的上空拍拍翅膀,把水灑下去,牠如此來回不停,目的是為了救火。

 

天神看見了,感覺牠的舉動,實在是愚不可及,真是好笑極了,——森林的火這麼大,雉鳥這樣小的身體,一點點的水,正是「杯水車薪」,完全不成比例,怎救得了火呢?

 

天神就問雉鳥︰「你這樣做所為何事?」

 

「我要救火呀!你要知道,這森林是我的家鄉,也等於是我的祖國,堶惘穔菃琲熔第搳B親戚朋友,現在發生這樣大的災難,我能不救嗎?」

 

「憑你這點力量,救得了嗎?」

 

「那不管,救不了是另一回事,為了同胞,為了國土,我必須盡我的心力而做,縱然犧牲了生命,我也不在乎!」

 

天神一聽,大受感動,這樣的精神,實在偉大,就趕快下了一陣大雨,把火撲滅了。

 

這故事說明,只要有精進心、虔誠心,就能夠動天地而泣鬼神,雖然自己本身的力量很微小,也會有意外的收穫的,精進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!

 

佛經堶情A讚歎精進的寓言很多,除了上面講的〈雉鳥救火〉,還有〈大意抒海〉,也是說明精進的功德。至於中國民間的傳說,好像〈愚公移山〉、〈精衛填海〉以及〈鐵杵磨針〉,都是精進的標準故事,限於時間,我不再一一介紹了。

 

在佛寺堶情A做晚課都會唱《普賢菩薩警眾偈》,而在中國的大叢林,那是維那師父一個人在「高呼」,警惕大眾要精進的︰

 

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。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!大眾!當勤精進,如救頭然。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!」

 

我們從早到晚,這一天很快地已經過去了,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,一寸光陰就是一寸命光,因此,這一天過了以後,我們的生命也跟著減少了一天,說一個譬喻,好像魚活在水堶惜@樣的,水一天一天地減少,慢慢地要乾了,魚的生命也一天一天地接近死亡。我們人也是這樣,壽命是有限的,要是終日無所事事,荒廢過去,就像魚靠以生存的水,一天天地減少。生命一天天地縮短了,生死事大,還有什麼值得快樂的呢?所以,維那師父就要呼喚大眾,警告大家,應該要趕快精進修持用功,就好像我們的頭髮突然著火,在生命交關的時刻,必須急速救火呀!我們人生無常,說起來有幾十年,真正人命只是在呼吸之間,一口氣不來就走了。所以我們要時刻想念人命無常,應該謹慎,不要懶惰、懈怠了。

 

在清朝有位體乾山人,做了一首〈勵勤業〉的詩說︰

 

勤懶皆因一念生,家庭興敗此中爭。

萬般事業由勤致,懶漢何曾見有成?

 

這首詩也是說明精進和懶惰的得失。前兩句作者特地提出「勤」和「懶」兩個字,說明勤勞或懶惰,完全出於我們的一念。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,或是沒落衰敗,就靠勤、懶這兩個字來作定奪。詩的後兩句,更明白地告訴我們,世間萬般的事業,都是由勤勞(精進)來完成的。一個懶漢,一天到晚游手好閒,飽食終日無所事事,哪堿搢鴠L成功呢?絕對不可能!所以,有句俗話︰「假使晚上有黃金從天下掉下來,第二天早上還要早一點去拾。你起床太遲,人家早已經拾走了。」可見萬事以勤為基礎。

 

我們希望道業有所成就,要常行精進,最起碼,必須時時刻刻留意我們身口意的所作所為,分分明明地知道我們的三業是傾向於善,或者傾向於惡,提昇善業,消滅惡業,養成了善的習性,增長善的力量,才有辦法做到下面經文講的「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」。

 

「破煩惱惡」,煩,是昏煩。惱,是惱亂。有了煩惱,我們不論在生理上、在心理上,時常感到動亂,坐立不安,心神不定,就好像屋子堶惘穔蛦\多毒蛇猛獸,人怎能住得平安快樂呢?所以,我們要去破除煩惱,就和驅逐屋內的毒蛇猛獸一樣,一定要使牠銷聲匿跡,才會安樂。

 

說到煩惱,實在太多了,佛法說有八萬四千法門,就是對治八萬四千煩惱的。根據唯識學說,煩惱有兩大類,就是根本煩惱和隨煩惱。根本煩惱,好像一棵大樹的根,是最根本的,共有六種。隨煩惱,是隨著根本煩惱而生起的,共有二十種,又分為大、中、小三類。這在唯識學的經論堶情A都有詳細的說明,諸位如果有興趣,可以去找來看。這堙A我不再加以解釋了。不過,我們要知道,最根本的煩惱是貪、瞋、癡三毒。

 

1、貪︰是貪心,所貪著的是五欲和六塵的境界,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。

 

2、瞋︰凡是違逆我的心意的事,就發脾氣,起無名火,甚至破口大罵,或者怨天尤人,就是瞋。不論是修行人或一般俗人,瞋是要特別注意的,面對著可瞋的事情,我們必須學會忍耐,俗語說︰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要是我們一味任性、發脾氣,有的時候,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,自己控制不了自己,脾氣一發就不可收拾,可能演變成為大亂子。佛經中也說到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我們要是動了無名火,這一念瞋心生起來,上百萬的業障,也就是許許多多的煩惱,都跟著生起來;障礙了我們做事、修行,以及人際關係。這瞋心實在是很可怕的!

 

3、癡︰是愚癡。愚癡並不是呆呆的,而是知見不正當,對世出世間的道理,不能如實了知,好像不信因果,或者執是為非、執非為是,都是愚癡。

 

總而言之,煩惱太多了,它不僅是擾亂我們的身心,而且誘惑我們作惡,因此,這些煩惱惡法,我們要精進修持,把它破除掉。

 

「摧伏四魔」摧,摧折、打倒。伏,調伏、降伏。魔,梵語魔羅的簡稱,中譯為奪命,因為魔王看到了我們修持,增長了慧命,就要把它搶奪去,所以叫奪命。魔又譯為障礙,這是因為有了魔,就會障礙我們修行善道而得名。中國早期的佛經,好像《大涅槃經》中,魔都寫成「磨」,磨是折磨的意思,受到折磨,就是有所障礙,和魔的意義很接近。傳說這「魔」字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所改的,這樣一改,把魔的形象具體化了,往往使人把它和有威力的生物連在一起。

 

其實,魔不一定是三頭六臂的怪物,只要具有誘惑性,使人容易墮落的,或者具有破壞性,阻礙力,不讓我們上進的,都叫做魔。換句話說,當我們希望向上向善的時候,有一股無形的力量來擾亂,阻擋我們去做,就是魔。或者是我們沉迷在某種嗜好、事物之中,比如喜歡打牌,喜好玩樂,念念為這些所迷惑,那就是著魔了。平常有句話︰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」你如果沒有用功,沒有修持,也就沒有感覺得什麼,當你真正發奮用功(精進)的時候,往往會踫到許多磨難,使我們安不下心來,正是道業方才開始,魔掌已經高高地籠罩下來了,我們不可不提高警惕呀!

 

佛法通常講有四魔,是四種破壞修行的磨難︰

 

一、煩惱魔︰上面所講的那些煩惱,經常在我們的心識當中不停的擾亂,障礙我們,使我們不能如法修持,就是煩惱魔。

 

二、五陰魔︰五陰,色陰、受陰、想陰、行陰、識陰,包括了精神和物質,是組織生命體的要素。有了色身,就有活動,成為眾惡聚集的地方,能障礙我們修學正道,讓我們生起種種的苦惱,生死輪迴,甚至墮落惡道,所以五陰也是一種魔。

 

三、死魔︰死,能斷人的命根,一個人活在世界上,有生必有死,可是有句成語︰「壯志未酬身先死,徒使英雄淚滿襟。」一個英雄本來有雄壯的志願,希望為國為民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,可是願望還沒有達到,就要面臨死亡,真是無可奈何的事,這位英雄,只有感嘆有心無力,淚水流滿了衣襟,空留遺憾。我們學佛的人,希望能夠多活一天,多爭取時間修行,想要了生脫死,也想要弘法利生,事實上,死神常常跟隨著我們,要把我們抓去,一旦死亡,轉過面目來,是不是有機會再學佛、修行呢?因此,死也是個大魔鬼。

 

四、天魔︰欲界第六天──他化自在天的天王,每當修行人有了相當成就的時候,他深深地恐怕會失去一個眷屬,就來擾亂,運用千方百計破壞、障礙行者,所以稱為魔。好像釋迦牟尼佛成正覺之前,在菩提樹下修行,魔王就放不下,先後派了魔兵、魔將、魔女,來阻擾佛陀修行,所以天也是種魔。

 

其實,真正的魔,不是在天上,而在人間,不是在身外,而是在我們的心中,那就是我們的無明與煩惱,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,假如受到魔難,就是要精進用功,第一步,降伏煩惱修學佛法,增長智慧。第二步把四魔摧伏、消滅。唯有克服了魔障,才能進一步出陰界獄。

 

「出陰界獄」,陰,就是五陰。界,指三界。獄,就是牢獄。依佛教的世界觀,有情所居住的環境,有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三種,稱為三界。

 

前面第一覺悟,已經講過五陰,我們有色身,而招致種種的罪惡和痛苦,由此可知,五陰是有情生死流轉的主體,而三界,是眾生居住的處所。我們現在雖然在欲界,即使到達色界、無色界,有一天還是會退墮下來的。眾生在三界生死海中,流轉輪迴不息,不能自由解脫,好像被限制在牢獄似的,所以說「三界如牢獄」。出陰界獄,就是打破、出離五陰、三界這個牢獄,也就是得大解脫,證得涅槃。那就要常行精進,破除煩惱,才能夠超越、了脫生死的牢獄。

 

5、多聞智慧覺

 

第五覺悟︰愚癡生死。菩薩常念,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

 

前面所講的四種覺悟,可說是著重於自利方面講的,從第五覺悟到第八覺知,是著重於利他方面講的,不過,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是分不開的,講到自利離不了利他,講到利他也離不了自利,把它劃分,只是就側重點而說。

 

這第五覺悟,說明生死的來源。我們生從何處來?死了以後,轉個面目,又是怎麼樣的呢?成為一個很大的疑問,這也是大家所必須面對和探討的問題。

 

「愚癡生死」,生命從何而來?是從愚癡來的。愚,是愚昧;癡,是癡暗。我們的心性非常闇昧、不光明,糊里糊塗的,對世間的事理,都不通達,對真理也不了解,叫做愚癡。愚癡又稱為無智或無明,無明,沒有光明,指沒有智慧,人生的苦惱、生死,都是從無明而來的。因為有無明,才有各種的行為產生,導致眾生在六道中,生生死死,輪迴不息。佛教總說為十二因緣,無明(愚癡)是十二因緣的開始,生死是十二因緣的最後一個,所以,十二因緣是人生的來源及死後的歸宿。現在我把佛經中有關十二因緣的名稱為大家介紹一下︰

 

「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。」

 

人生從無始以來,就是一念不覺而妄起無明,由無明這個因,造了種種的業,才招感流轉生死的苦果。

 

中國古人說︰「死生亦大矣,豈不痛哉!」講到生死,是個大問題,說起來是很悲痛的事,也是讓我們捉摸不定的。

 

孔夫子也說︰「未知生,焉知死。」我們對生從何來,是邈不可知的,死了以後,究竟到那兒去,也是搞不清楚,因此,孔子對這個問題是避而不談的。

 

釋迦牟尼佛在本覺悟告訴我們,生命的根本是從愚癡(無明)而來的,可是前面的第二覺知,卻說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,貪欲心是生死的根本,也許有人要問,究竟生死是從愚癡或貪欲而來呢?事實上,愚癡(無明)與貪欲好像是孌生兒,對於眾生的生死流轉,有同樣的重要性,都是生死的根本,因此,經中說︰「無明為父,愛欲為母。」由於無明與愛欲結合在一起,才使有情這個苦命兒生到世界上來。

 

《雜阿含經》說︰「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覆,愛結所繫,長夜輪迴,不知苦之本際。」

 

眾生從無始以來,生死的苦楚,是被無明(煩惱)所覆蓋,為愛欲的情結所繫縛著,才會像在漫長的黑夜中摸索,因為沒有智慧之光,起惑造業,輪迴不息,而不知苦的根源從何而來。

 

經中也說到「無明愛取三煩惱」,無明與愛取皆屬於煩惱,是分不開的,因為有了無明,不明白事理,不了解真理,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心,有的時候所作所為,不一定合乎規矩,在無形中造了許多惡業,將來是要受果報的,因此,就在六道中輪迴不息。

 

愚癡生死,說明我們每一個人,生活在世界上,雖然自認為非常聰明,但是以佛法的觀點來說,大家都是薄地凡夫,都是愚昧無知的。

 

「菩薩常念,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」,這三句,說明如何對治愚癡所招感生死苦果的方法。那就是做菩薩的任務是自覺覺他,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必須常常想到要廣學,要多聞,才能增長智慧。智慧度愚癡,智慧是光明,愚癡是黑暗,光明和黑暗是不能同時存在的,有了智慧,自然是打破了無明愚癡,了脫生死,因此,廣學多聞對菩薩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廣,就是廣博;學,就是學習;廣學,廣博地學習佛法,以及世間的一切學問。

 

佛經中說︰「菩薩當於五明中求。」

 

在古時候,印度把一切世出世間的學說,歸納為五大類,稱為五明。做一個菩薩,應該從五明當中學習。五明是︰

 

一、聲明︰包括︰(1)文辭學︰有關文章修詞的學問。(2)語言學︰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,菩薩必須學會各種語言,才能度化一切眾生。(3)音韻學︰好像佛經的偈頌,中國古典的詩詞歌賦的韻文,都是音韻學。(4)樂曲︰佛教的梵唄、唱誦等。

 

二、工巧明︰一切工藝、技術、曆算等,都屬於工巧明。從前做小和尚的時候,我們家鄉有兩句俗語︰「要做和尚,先學三年婆娘。」意思是出了家,什麼都得自己動手,要會燒燒煮煮,洗洗補補,下廚房要會煮飯燒菜,衣服破了,必須自己縫補,這也是屬於工巧明。

 

三、醫方明︰生理、衛生、醫學、藥物……這一類的知識,屬於醫方明。具有這方面的常識,可以作為引導、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。

 

四、因明︰以宗、因、喻三支比量的辯論方式,來說明某種道理,相當於西洋的邏輯學和中國的論理學。

 

五、內明︰即是內學,就是學佛的人,本分內所應該學習的三藏十二部教典。

 

做一個小乘人(羅漢),可以不必學習各種學問、技巧,然而,做菩薩是要上求下化,各家的學問,都是度生的工具,因此,菩薩必須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五明都要學習的。

 

多聞,多,表示數量很大;聞,是聽聞;多聞,多多聽聞佛法。菩薩不僅要廣博地學習一切,最重要的還是要多聞。佛經中,釋尊告誡弟子,在四十里之內,要是有法師、大善知識講經說法,發心做菩薩的人,都應當去聽講。

 

《梵網經》說︰「有新學菩薩,於一切說法處,不往聽受諮問,犯輕垢罪。」

 

不論出家、在家學佛的人,受了菩薩戒,就是新學的菩薩,做一個新學的菩薩,對一切說法的地方,不論是寺廟或公共集會的場所,有法師在講經,假使不去聽聞、受持、詢問(請教),就犯了「輕垢罪」。輕是對重來講的,次一等,比較輕;垢,就是不清淨、染污的,這種罪不算太重,但是,既然有機緣學習,而不去親近善知識,就是有罪的。換句話說,做菩薩的,應該要多多聽聞佛法,參訪大善知識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。

 

《正法念處經》云:「一切法覺,要由聞法;若不聞法,於法不覺。」

 

我們希望了解佛法深奧的道理,一定要聽聞佛法。不然,就不能了解,也沒有辦法覺悟了。

 

《華嚴經》也說︰「佛法無人說,雖慧莫能了。譬如暗中寶,無燈不能見。」

 

佛法,跟一般世間的道理不一樣,如果不經過法師、大善知識解說,在經文中所蘊藏的意義,你縱然很聰明、有學問,很有智慧,但對佛法一點概念也沒有,還是不能夠了解佛法真正的道理。說一個譬喻,白天有陽光,可以看清楚房中的一切東西,晚上黑漆漆的,房子堶掄鷁M有好多的珍寶,沒有燈光的話,是看不到寶藏的。同樣的,我們沒有聽聞法師、善知識的開示,就不能知道佛法的寶貴了。

 

也許好多善友要說︰我知道佛法是寶貝,也想要聽講和研究,可是我沒空,我要去上班;我家庭事情忙不開!

 

佛在《堅意經》中告訴我們︰

 

「其有好心善意之人,聞佛明法,一心而聽,其一日可。不能一日,半日可,不能半日,一時可。不能一時,半時可。不能半時,須臾可。其福不可量,不可訾也。」

 

這一段經文是說︰假使有一種懷著很好心、很誠意的人,發心要聽聞佛法,即使是很遠的地方,或者他有多忙,一心一意為了求法,他都會去的。如果環境許可,辦得到的話,有的時候,講一天經,就有始有終地整天聽,那是最好的。不過有的人要上班,或者其他的事情,或者家庭的雜務需要處理,不能全天聽經,只有半天的時間,就來聽半天也是好的。也有的人,雖然喜歡聽經,卻沒有空閒,不能聽半天,那末,聽一個鐘頭也是可以的。要是連一個鐘頭都忙不開,只能聽半小時的話,那就聽半個鐘頭好了。也有的人,連三十分鐘也抽不出來,那聽須臾(一刻)也好,能夠聽幾句也不錯嘛。要知道,聽經的功德很大,你不能聽整部經,不能聽整段的,就是聽一句,或者經中說的聽「一四句偈」(一首偈頌),福報就很大了,──你聞了以後可以開智慧嘛,終身受用不盡,這就是一種福報呀!所以,聽經聞法的功德非常大,是不可限量的。

 

另一方面,人家能不能聞法,各人的時節因緣,環境不同,我們不可以隨便批評人家,也不可以任意誹謗人家,譏刺人家︰「他吃飽了沒有事做,有的是時間,當然可以去聽,我可沒有那分閒工夫,就算是有,我也不會趕著去湊熱鬧!」這樣,不但得不到功德,反而有罪過,這一點,我們必須要注意。

 

話再說回來,我們講多聞,就是要多多找機緣聽聞佛法。或許有人會說,我們學佛,只要能夠修持就好了,何必多聞呢,聽佛法也不一定有用!甚至有的人還會引經據典地反駁,說《楞嚴經》一開始,就說「阿難一向多聞,未全道力」。──阿難是最多聞的,結果他脫不了摩登伽女的魔難,多聞又有什麼用呢?

 

不錯,阿難只是著重於多聞,他並沒有去修持,不然,就不會遭摩登伽女之難,所以除了聞而外,還要能夠照著佛法去修持,將來才能夠了生脫死。假使我們不能聽法,而擅自盲修瞎鍊,哪堛器D什麼是善法?什麼是惡法?三藏十二部經典,要是沒有人來解說,當然沒有辦法通達了解的,所以,多聞佛法實在非常重要。我們也可以說,佛法中的一切功德,都是由聽聞佛法而來的。

 

或者你們要問,聽聞佛法既然有功德,我們到那兒去聞法呢?龍樹菩薩曾經說過,可以從三方面去聽聞︰從佛聞、從佛弟子聞、從經典聞。

 

聽佛開示或佛弟子講經說法,是屬於親自直接聽言語的開示,當然是最好的,經中對這樣的聞法特別讚歎,所謂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。不過,釋尊早已經涅槃,離開我們很久了,我們沒有福報聽佛說法,雖然經中告訴我們︰現在藥師佛仍在東方琉璃世界講經說法,阿彌陀佛也在西方極樂世界說法,可是我們沒有那樣的修持功夫,哪堹鈰鷟辿菪h聽藥師佛和阿彌陀佛說法呢!那末,我們到那兒去聽法?只有聽佛弟子說法了,不論是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只要對佛法有研究、能夠開講跟人家結緣,我們去聽聞,就是從佛弟子聞法。不然,如果我們程度高的話,自己打開佛經、注解來研究,對佛的妙法也是可以了解的,不一定要佛陀或者法師親自來開示,你有心鑽研,也是會通達佛法的。甚至於很多沒有智慧的,常常虔誠地禮佛、拜經,久而久之,智慧就開了。

 

多聞薰習,有四種功德︰

 

一、可以知道一切諸法︰我們聽講以後,就知道什麼是善法,什麼是惡法,什麼是有漏法,什麼是無漏法,就會了解世出世間的一切法了。

 

二、對一切的惡事,聽了佛法以後,能夠改正、停止。比如我們的行為,過去認為做得很對;我們講的話,過去認為沒有不對的地方;我們的思想,也認為是正確的,但是聽了佛法以後,知道那些行為、言語和觀念都是錯誤的,就會把它糾正過來。

 

三、聽了佛法以後,不會再去做那些沒有意義的事了。好像過去印度,有所謂九十六種外道,他們修苦行,做那些沒有道理的舉動,聽了佛法以後,能夠辨別是非,就不會再去學習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。

 

四、我們聽聞佛法以後,能夠照著佛法去修持,將來能夠了生脫死,得到大解脫。

 

以上四種,是聽聞佛法的功德。

 

聞法,必須很虔誠、聚精會神、心無二用地聽,才能得到受用。在經中,我們常常念到︰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。」──你們要注意聽啊!你們要注意聽啊!聽了以後,還要常常好好地自己去思索、研究,把它牢牢地記在心媕Y,不可忘掉,這是聞法特別要注意的。

 

聞法,如果不如法,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受用,而且徒然荒廢時間。佛經中,以兩個譬喻說明聞法必須離開三種過失。

 

一、甘露喻︰天空降下甘露,我們希望把它盛起來,首先,必須有個器具來承受,這個器具不論是杯子,盆子或桶子,口一定要向上面,甘露才會降到堶情C要是把杯子的口朝下,底向上倒放,就沒有辦法把它盛起來了。再說,杯子如果不乾淨,甚至堶惘閉r素,甘露雖然盛到了,也是沒有用的。或者杯子雖然向上,堶惜]很乾淨,可是已經裂痕、破了,下面有洞,甘露灌了進去,就流出來,也是沒有用的。這譬喻我們聽講佛法,第一,沒有專心地聽,講的人固然講得天花亂墜,聽的人在下面卻是胡思亂想,正像杯子蓋著,雖然降下很多甘露一滴也得不到,我們沒有受用。第二,聽法存有成見、偏見,就好像杯子堶惘閉r素一樣,縱然得到了甘露,也是沒有用。第三,聽法如耳邊風,從這個耳朵聽進去,又從另一個耳朵飄出來,過後馬上忘得一乾二淨的,正如杯子已經有了裂痕,裝再多的甘露也漏掉,縱然聽了很多佛法,心中完全沒有印象,算是白聽一場。

 

二、播種喻︰種子最主要的是下到泥土堶悼h,假使把它放在講台上或撒在沙石上,它是沒有辦法生長的。還有,雖然撒到泥土中,但泥土上面已經生長了好多雜草、荊棘,種子固然發芽生長,很快就枯萎了。或者把種子放在泥土上面,被鳥雀飛來啄食了。這譬喻︰(1)聽法的時候不注意,就不能領納。(2)存著不乾淨的思想聽法,雜亂不清。(3)聽過以後就忘掉。

 

上面兩個譬喻,都是提醒我們應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來聽聞佛法。

 

佛在經中也告訴我們,每一個眾生渾身是病,身體有病,心理也有病。我們的身體,從生下來以後,就有老、病、死的病;心理上最大的病是貪、瞋、癡。佛陀降生人間度眾生,以佛法來醫治我們身心的各種疾病,所以我們聽聞佛法,就要把佛當成醫王(最了不起的醫生),把佛法當作是良藥,把出家人(僧寶)視為看護,聽法的時候,我們要觀想︰(1)自己是個病人,身心都有病,必須看醫生。(2)我們學佛的人,親近善知識就像有病找醫生一樣。(3)把佛法當成藥方,法師講經說法,就好像醫生給我們開藥方一樣的。(4)澈底治療︰光有藥方,你不買藥,不服用,病也是不會好的,因此,有了藥方,必須遵從醫生的吩咐,按時服用,才有治療的效用。所以經中說︰

 

佛雖宣說極善法,如若聞已不實行,

如諸病者負藥囊,終不能療自身病。

 

佛雖然把最好的道理告訴我們,可是我們都當成耳邊風,沒有照著去做,就好像害病的人,雖然一天到晚把藥袋子掛著,沒有去吃,病哪媟|好呢!所以學佛的人,聽了佛法,必須依法而修持,才能受用。

 

再說,我們人生,最大的是生死之病,從無始以來就有了,可以說已經病入膏肓,不是一、兩次藥就吃得好的,必須經常服用才能根治。我們的煩惱習氣太多了,唯有常常聽聞佛法,才能逐漸減少、斷除,要是沒有恆常心,偷懶,對我們修學佛法,就沒有多大的效果。

 

依佛經說,做為一個可以讓我們親近的善知識,最圓滿的應該具備了下面五個條件︰(1)有證德︰對於戒、定、慧三學,都有確實的修證,縱然不是百分百的有成就,也有幾分跟一般人不一樣的,所以,善知識要有證悟的境界。(2)有教德︰善知識本人要深入經藏,廣學多聞,能夠做大家的模範,教化有情。(3)通達正法︰對佛教的教法能夠了解,對於正法與邪法都能夠辨別。(4)具有悲愍心︰有教化眾生的慈悲心。(5)具足辯才︰有善巧方便去教化人。

 

雖說,一個真正的善知識,必須要具備上面所說的五個條件,但是,新學佛的人,對於善知識的要求,不能太高,凡夫畢竟是凡夫,沒有一個人百分之百是圓滿的,所以,應當以「觀德莫觀失」的態度去親近善知識。這位善知識有道德,我向他學習,他有過錯的地方,我不去批評他。

 

孔子說︰「三人行,必有吾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

 

假使三個人走在一起,當中一定有一個可作為我的老師。他好的地方,我跟著他學,不好的,就不要學。同樣的,我們對一位法師、對師父的要求,不要太苛刻。

 

對於善知識的教誨,我們不要違背,師父吩咐我們的事情,要依教奉行。還有,我們對善知識要恭敬供養,侍奉師長猶如父母,讓他生歡喜心,才能施予教誨,我們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。

 

講到多聞,因為大家都來聽佛法,我就順便把聞法的態度和要求告訴大家。

 

我們要能夠廣學、多聞,過去不知道的、不了解的,也都慢慢地知道、了解,智慧自然而然一天天地增長了。

 

由多聞而增長智慧,佛法稱為聞慧。

 

孔夫子說︰「學而不思則罔。」我們所學的,聽過以後,自己要靜下來加以思考,不然,亦是徒然的。聞法也是這樣,聽了以後,要進一步加以審慎地思考,這樣啟發的智慧,稱為思慧。聽了以後,加以思考,然後去實踐(修行),由修行體會得來的智慧,稱為修慧。

 

《佛遺教經》說︰「實智慧者,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。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。一切病者之良藥也。伐煩惱樹之利斧也。……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。若人有智慧之照,雖是肉眼,而是明見人也,是名智慧。」

 

講到智慧,佛說了好多的譬喻︰我們人生充滿了老、病、死,種種的痛苦,我們要超越生死苦海,智慧是最堅固的大船,所以我們有了智慧,就可以克服這許多的痛苦。再說一個譬喻,好像在夜堙A四周一片黑暗,什麼都看不到,有一盞燈,就可以指引我們路向。我們處於愚癡(無明)之中,迷惑顛倒,像在黑夜埵璅咻的,智慧好像是一盞很光明的燈,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。又好像我們生了病,需要醫生開藥,智慧是很好的藥,有了它,各種疾病都能夠消除。智慧也像是把很利的斧頭似的,我們的煩惱,恰如一棵很大的樹木那樣牢固,需要用很鋒利的智慧斧頭,才可以把它砍掉。

 

智慧既然是妙用無窮,所以,我們應當從聞、思、修三方面下手,來增長智慧,得到利益。一個人只要有智慧的覺照,他雖然只是一雙肉眼,沒有得到天眼通,也是很明亮的,可以洞察世間的一切事理,算是個明眼人,這就叫做智慧。

 

以上所說的「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」,是個人修持,自利方面的。「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」,是屬於利他方面的。

 

「成就辯才」,辯才,就是言辭很流利,說話口若懸河,滔滔不絕,也就是善於辯論道理,橫說、豎說,都能講得頭頭是道,讓人家心悅誠服。

 

依佛法說,辯才可分為四種,稱為四無礙辯︰

 

一、法無礙辯才︰對於世間一切萬法、出世間一切佛法,不但看得透澈,而且講得很清楚,讓人家了解,就是法無礙辯才。

 

二、義無礙辯才︰義,就是意義、道理,對於佛法在字埵瘨〝狶t藏的道理,能夠深入淺出,有條不紊地講出來,使大家都會了解,叫法無礙辯才。

 

三、辭無礙辯才︰辭,言辭,就是善於講話,讓人聽了如坐春風,感到很舒服,很中聽,講的時間雖然很長,卻感覺一會兒就過去了,這就是辭無礙辯才。

 

四、樂說無礙辯才︰樂,本來指快樂,這媕釧嶼陛u要」音,就是喜歡的意思。樂說,很喜歡講。有的人雖然有了辯才,但不一定會喜歡講,菩薩發了菩提大願,要救度眾生,所以喜歡講佛法,而所講的佛法,是從他自性流露出來的,一點障礙都沒有。

 

《維摩經》說︰「菩薩作不請之友。」真正發菩提心的菩薩,雖然沒有請他,他自己來,主動去接近眾生,同大家做朋友,這就是樂說無礙辯才了。

 

釋迦佛的十大弟子,其中有一位名叫富樓那的,最會講佛法。有一天,他向佛陀請示︰

 

「世尊,在西方偏遠的輸羅那國,還沒有人到那堨陘ヾA我想去看看。」

 

輸羅那國,那是個沒有開化的地方,人民非常野蠻,毫不講理的,好多外面的人去了,都被打死。所以佛陀聽富樓那說要去那堙A馬上提醒他︰

 

「那個地方太危險了,去了不一定能夠感化得了他們,說不定反而受到他們的傷害,你還是不要去吧!」

 

「佛陀啊,就是因為那堣j家都不喜歡去,我才想去,要是有人去,就不用我去了。」

 

接著,富樓那表示了他去弘化的決心︰

 

「為了度化他們,即使他們笑我、罵我、侮辱我,我不會在意的。」

 

「假如他們把你打傷了怎麼辦?」

 

「那也沒有關係,他們還沒有把我打死嘛!」

 

「要是他們蠻性發作起來,把你打死,怎麼辦?」

 

「我是心甘情願去的,為了弘法度眾生,我縱然死了,也是有價值的!」

 

佛陀聽了富樓那這麼一講,深深地受他弘法的熱誠所感動。

 

他說︰「好!你去吧!」

 

富樓那滿腔歡喜地去輸羅那國了,以他的真誠,以他無礙的辯才,終於感化了那些野蠻的土人,都順服了他,皈依三寶學佛了。

 

富樓那成為佛十大弟子,被稱譽為「說法第一」,是從這件事來的。

 

「教化一切」,既然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就有了辯才,接著的目標,就是教化一切了。教是教導,化是感化,一切,指所有的眾生,不但是人類,有情、無情都包括在堶情C

 

要教導、感化眾生,有兩種方法︰身教和言教。身教,就是以身作則,身體力行,讓大家跟著效法,這是一種無言之教。言教︰就是用言語來教化眾生,必須成就四無礙辯,用很好的道理來說明,教化一切眾生。總而言之,在教化眾生的過程當中,身教與言教並行是很重要的。

 

這堙A我說一個有關教化眾生的公案。在中國南北朝時代的梁朝,有一位法師叫竺道生,一般都稱他為道生法師。平常我們說︰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。」這典故就是從他而來的。

 

在道生法師那個時代,經典還沒有全部傳入中國,道生法師真是有智慧,他講經時就說︰「一切的眾生都可以成佛,即使那些很愚癡、迷昧、一點智慧、一點靈性都沒有的人,也可以成佛的。」意思是連一闡提,大家認為沒有佛性,什麼都不懂,近乎白癡的人,也是可以成佛的。在《涅槃經》中,的確有這樣的說法,可是當時這一部經,還沒有傳到中國來,沒有經典的根據,道生法師這一種言論,大家都反對,認為他別出心裁,屬於荒謬的見解。

 

道生法師對於大家的反應,覺得非常難受,於是跑到蘇州虎丘山上,把道理講給石頭聽,到最後,連頑冥不靈的石頭,都在點頭,這就是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」的來源。

 

過去慈航菩薩曾經告訴我們︰

 

從前有一位法師很會講經,可是大家都不喜歡聽他講,是什麼原因?他過去未曾跟大家結緣。這位法師就常常帶了好多的穀米,去撒在山林堶掄鳥兒,當鳥兒來吃的時候,就向牠們說法,跟鳥兒結緣。二十年以後,他講經說法的時候,都是青年們來跟他學習,這些青年,就是過去受他施食、聽他說法的鳥兒轉生的。

 

「未成佛先結人緣」,這是經中常提到的,奉勸諸位,要廣結善緣,有機會把你所知道的佛法告訴人家,不一定要成就辯才,也是可以教化一切的。

 

「悉以大樂」,樂,就是快樂,世間的快樂是暫時的,無常的,往往快樂過份了,就樂極生悲,說實在的,這種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。大樂,是最殊勝的、究竟的、無上的、根本的涅槃妙樂──成佛最大的快樂。所以悉以大樂說明教化眾生的目的,是使眾生由聞法獲得了法喜充滿,有智慧脫離愚癡生死,得到真正的快樂。

 

悉以大樂,也可以說是「皆大歡喜」,自己和大家都離苦得樂,這是完成做菩薩自利利他的任務。

 

我們也知道,四宏誓願──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──是諸佛的共願,做菩薩更是要以它作為上求下化的願力,本經第五覺悟的內容,涵蓋了四宏誓願的道理︰廣學多聞是法門無量誓願學,發大心一切都要學習。增長智慧是煩惱無盡誓願斷,所謂以智慧劍斷煩惱絲,智慧像是一把利劍,有了它,可以把煩惱絲斬斷。教化一切是眾生無邊誓願度,我們不但要度人類,甚至連一切動物,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。悉以大樂,我們發菩提心,給大家都能共成佛道,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
 

我們也可以說,多聞與智慧是對治愚癡,由於我們愚癡,就要修學各種法門、斷除一切煩惱。那末,教化眾生,使他們都能夠成佛,是對治生死,假使離開了生死苦海,大家都證得無上菩提,這就是皆大歡喜了。

 

6、布施平等覺

 

第六覺知︰貧苦多怨,橫結惡緣。菩薩布施,等念怨親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。

 

「貧苦多怨」,貧,就是貧窮,財物缺乏。苦,就是困苦,饑寒逼迫。多怨,很多的埋怨、怨恨。沒有錢,缺少物質,衣食不周,吃的、穿的、住的,都不能依著我們的理想,得到滿足,而引生了許多的痛苦。換句話說,在物質上非常貧乏,精神上就有一種逼迫的痛苦。

 

《金色王經》說︰「何法名為苦?所謂貧窮是。何苦最為重?所謂貧窮苦。死苦與貧苦,二苦等無異;寧當受死苦,不用貧窮生。」

 

這幾句話,正說明了貧苦的意思。什麼叫做苦?一個貧窮的人是最痛苦的。世界上的痛苦有很多種,但這許多痛苦當中,那一種是最嚴重的呢?貧窮苦最為嚴重。再說,人生幾十年,死也是很痛苦的,當我們一口氣不來,好像螃蟹掉落滾湯堶惆獐佽h苦。但是,死與貧窮這兩種痛苦比較起來,是沒有差別的,縱然死的時候很難受,但當一個人窮到三餐不繼,真是生不如死呀!所謂「一錢逼死英雄漢」,當英雄在窮途末路,兩袖清風,窮困潦倒的日子,是最使人受不了的,所以寧可死掉,也不要活受罪。

 

從上面這段經文,我們可以知道,貧苦是多麼難受。

 

《昔時賢文》說︰「貧居鬧市無人識,富在深山有遠親。」這兩句話,可以說是現實人際關係的寫照。窮苦人家,一文不名,雖然居住在熱鬧的城市中,大家都不認識你,縱然過去相識的,也因你貧困,遇見了怕打招呼會找他麻煩(幫忙),就當作不相識的陌生人,可見窮苦的時候,大家都看你不上眼,離得遠遠的,沒有人敢來接近你。相反的,有錢人家,即使住在深山堶情A每天仍然高朋滿座,親戚朋友滿天下,不論是婚喪喜慶,大家都趕著來祝賀、憑弔。人之常情,本來就這樣,大家都是「錦上添花」,是很少人會「雪中送炭」的。

 

因此,《論語》說︰「貧而無怨難!」一個人在貧困的情形之下,能夠安於貧苦,不怨歎境遇不好,實在很不容易做到的。

 

人,由於貧苦,往往多怨,正如俗語說的︰「怨天尤人」,尤,也是怨的意思。一般窮得活不下去的人,真是太難受了,就會引起好多的仇恨,如︰對上怨天──好像信佛的人,他非常虔誠,所作所為都循規蹈矩,但是經濟太差了,甚至於連三餐都不能維持,就會怨歎自己的命怎麼這樣苦,有的還認為學佛以後,生活反而不如過去,而怨佛菩薩沒有保佑。有的善友,曾經發心持六齋、十齋或長齋,然而處在苦境當中,認為沒有感應,對信仰就產生動搖,就退心開葷了,這是怨恨佛菩薩沒有加被。也有的埋怨老天爺好像沒有長眼睛似的,人家喪盡了天良,生活卻過得很好,我們安分守己,反而沒有獲得上天的照顧,太沒有天理了!這就是怨天。

 

尤人,埋怨人際關係,對外,親戚朋友,對內,家庭的眷屬,都是埋怨的對象。比如,做兒女的,生活不好,怨歎父母無福,沒有留下產業給他,不然,他就不必過窮日子受苦了。夫妻之間,有時候事業不如意,丈夫也會責怪妻子無能,沒有協助他。或者怨恨兄弟姐妹不跟他合作,不肯助他一臂之力。還有,親戚朋友沒有照顧他,不肯提拔他,才會搞成這樣潦倒、貧苦。多方面的怨恨別人,就是怨天尤人了。

 

「橫結惡緣」,佛法提倡多結人緣,我們活在世界上,大家能夠常常見面、在一起,是一種緣,有緣,千里就來相會了,要是無緣,見面也不相識的。不過,結緣應當結善緣,絕不是結惡緣。橫結,橫是對縱而講,就是不應該這樣的。我們本來應該跟人家結善緣,反而結了惡緣,叫橫結惡緣。

 

一個人由於貧窮所困,心中怨恨難平,造了好多的口業,跟一切有關係的人都結了惡緣,在家堙A父子變成怨家,恩愛夫妻反目,各奔東西,兄弟鬩牆,甚至於六親不認,這樣,就跟大家結了很深的惡緣。

 

「菩薩布施」,貧苦多怨,橫結惡緣,是一般凡夫的常情,世間相本來就如此,可是菩薩就不同了,菩薩明瞭因果的道理,知道今天這樣貧窮,是前世沒有種福、布施的果報,要改造貧苦、惡劣的環境,必須多布施種福田,將來才會脫離貧窮苦。

 

談到布施,有三種︰一、財施、二、法施、三、無畏施。

 

一、財施︰又分為外財施、內財施和內外財施。

 

1、外財施︰金銀財寶、田園、房屋、生意等一切身外之物,叫外財。菩薩盡量以物質資助人家,就是外財施。

 

2、內財施︰內就是自己身體以內的一切,所謂頭目髓腦、手腳四肢……都是內財。菩薩為了救度眾生,在必要的時候,即使捨身布施,也在所不惜。好像釋尊在因地中「割肉餵鷹」、「捨身救虎」,以身體作為布施,就是內財施。

 

在佛經堙A有這麼一個故事,說釋迦佛在過去無量劫中,曾經做了國王,稱為尸毗王,他的國土非常寬廣,人民眾多,物產富庶。尸毗王是位英明的國君,他愛民如子,提倡和平,深深受到老百姓的愛戴擁護。據說當時有四萬四千個小國,都來歸順他,成為他的附屬國,可見他的權威是多麼大呀!說到他後宮的嬪妃,那可多了,有兩萬人專門侍候他,他有五百個太子。

 

尸毗王是位仁王,慈悲心重,發願不論任何眾生,遭受苦難的時候,需要他幫忙的話,他一定會讓人家滿願的。

 

兩個天神知道了,對尸毗王發了這麼大的菩提心,似乎有點懷疑,就要考驗他,於是一個變成鴿子,一個變成老鷹,飛進皇宮去。

 

尸毗王正坐在寶座上,鴿子一飛進去,拼命地向國王的腋下鑽進去躲藏。接著,老鷹也追了進來。

 

據傳說,古時候連鳥兒都會講話的,所以老鷹對國王說︰

 

「大王,你趕快把鴿子給我吧!牠是我的午餐,我已經餓了很多天,今天好不容易才看到牠,現在牠逃到你這兒來,請你交給我吧!」

 

「不可能!我曾經發過願,只要任何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,我一定要幫助他的。這鴿子既然來要我保護牠,我怎麼可以把牠給你呢?」尸毗王拒絕了。

 

可是,垂手可得的食物,老鷹哪堛硐援鬖a放棄呢,牠說︰

 

「好!你這個願發得好!但是你有沒有想到,你救了牠一條命,而我的這一條命呢?這是我的一頓午餐,現在你救了牠,我豈不是要餓死了?你講慈悲,也應該平等呀!難道你救了牠,卻讓我餓死,這樣的慈悲,算平等嗎?」

 

這話有道理,尸毗王想了一會,說︰

 

「你無非是要吃鴿子的肉,好吧!我用其他的肉給你吃好啦!」

 

「可以!不過你要知道,那種早已經切好放在一邊的肉,我是不吃的,我要吃剛屠宰好,鮮血淋淋的,那樣的肉才有滋養,我要吃的,就是那種肉,你可以和我交換嗎?」

 

這的確是個難題,尸毗王想︰以其他的生命來和牠交換,免不了要殺生害命,這也不是我的原意。於是說︰

 

「好吧!就以我自己的肉來換吧!」

 

尸毗王立刻拿了一把刀,向著自己的大腿,就要把肉割下。

 

老鷹又說︰「大王,你慢一點,先把條件講好才做。」

 

還有條件?尸毗王不禁一怔。只聽老鷹慢條斯理地說︰

 

「大王,你要給我肉吃,並不是隨便割了點給我就算了。我們是公平交易,這隻鴿子有多重,你就割多少肉給我,對嗎?」

 

尸毗王心想,鴿子有多少重量?滿口答應了,同時,叫侍衛去拿了一個天平來,把鴿子放在天平的一邊,他就割下一塊肉放在另一端,但是,奇怪得很,無論他怎樣割,怎樣增加,兩邊的重量總是不能平衡,鴿子老是比較重。國王眼看自己四肢的肉都割下了,天平的一端還是翹在上面,最後,就把自己整個身體都吊到秤上。這麼一吊,秤就掉下來,他人也昏了過去。

 

過了一陣子,尸毗王才甦醒。老鷹說︰

 

「大王,現在你應該後悔啦?」

 

「不!是我發心要這樣做的,即使死了,也不會後悔的!」

 

「何以見得?」

 

「你不相信嗎?事實可以證明,我要是怨恨、後悔的話,我的身體就不能復元;假如我是真正發菩提心,為了實行慈悲而救鴿子,我的身體很快就會恢復的!」

 

果然,不到一刻的工夫,尸毗王的身體恢復原狀了,真是不可思議!

 

兩個天神看見了,非常受感動,馬上現出了原形,說︰

 

「今天我們實在冒犯了大王,為了考驗大王,才搞了這一齣鬧劇。大王,你實在了不起,將來一定會成佛的!」

 

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中,行菩薩道「割肉喂鷹」的故事。

 

釋尊修了三大阿僧祗劫,捨身的事情並不是只有這一次,還有「捨身救虎」的故事,也是非常感人的。

 

在過去無量劫中,釋迦佛也是生長在王家,父親是國王,他上面有二位哥哥,他是三王子。有一天,國王率領了三位王子到森林中遠足,欣賞風景。誰知突然在深山懸崖的地方,看見一隻身體很瘦的母老虎躺在那兒,牠旁邊還有七隻小老虎。

 

大王子看了以後,說︰「實在太可憐了,似乎就要餓死,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救牠們呢?」

 

二王子也說︰「的確太可憐了,我們應該想個辦法把牠們救活啊!」

 

大家想來想去,仍然一籌莫展,見了這情景,又覺得於心不忍,就隨著國王到其他的地方走走。這時候,三王子獨自留下,他心想︰要是母老虎死了,七條小生命也是要餓死的,要救牠們,唯一的辦法,只有我自己犧牲了!

 

三王子也是發菩薩心的,一想到就馬上付諸行動,就從懸崖跳下去,把身體布施給老虎吃。

 

可是,母老虎躺在地上,已經奄奄一息,連動的力量也沒有了,哪媮棬鈰鬫Y他。三王子就找了尖銳的樹枝,把自己身上的血刺出來,讓母老虎先吸了他的鮮血,有了力氣,才把他吃下去。

 

後來,國王及兩位王子,由於找不到三王子,再轉回來看看,只見地上多了一堆白骨,而樹枝上,竟掛著三王子的衣服,知道三王子捨身救虎,非常感動,當時,父子三人也都發願行菩薩道救度眾生。

 

釋迦牟尼佛本來應該在彌勒菩薩之後成佛的,由於他屢次捨身救護眾生,所以比彌勒菩薩還要早成佛,成為我們的教主,而彌勒菩薩卻是「當來下生」,以後才來成佛的。

 

3、內外施︰丈夫是一家之主,妻子是丈夫的眷屬,也可以說是丈夫的身外之物,以丈夫為本位來講,妻子是丈夫的內外財。釋迦佛在過去生中,為善施太子時,不但把國庫中一切財寶拿出來布施,連自己的妻子也施捨出去,因而感動了天神,非常稱讚他。

 

二、法施︰以佛法教導眾生,使他們聽了以後,對佛法有興趣去研究、修持,因而得度,就是法施。推而廣之,對於世間普通的知識、技術,人家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,把我們所知道的,毫不保留地儘量傳授。中國人向來有個古老的觀念,有什麼秘方、祖傳的,都是秘而不傳。但是做菩薩的,卻是大公無私,盡其所有,貢獻出來。當然,菩薩所了解的佛法,更要教導別人,讓人家離苦得樂,這就是法施。

 

三、無畏施︰有兩種意義。(1)給予精神力量︰行菩薩道的人,不存著殺害的念頭,而是以慈悲心為出發,和顏悅色地對待人家,使一切眾生都感到非常親切,沒有畏懼心,也就是給予眾生一種安全感,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支持。(2)給予精神慰藉︰別人受到精神威脅,在痛苦、恐怖當中,能夠開導他,使他遠離恐怖,精神上得到安慰,就叫無畏施。觀世音菩薩另外有一個名稱叫「施無畏」,就是給予眾生無畏布施而得名的。

 

三種布施中,應該特別強調法布施。大家所熟悉的《金剛經》,對法施的估價是︰

 

「須菩提,若三千大千世界中,所有諸須彌山王,如是等七寶聚,有人持用布施;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讀誦,為他人說,於前福德,百分不及一,百千萬億分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」

 

佛告訴須菩提,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的當中,有這麼一個人,把金銀等七寶堆積起來,像須彌山王這樣大,用它來布施,這種功德真是太大了。不過,假使另外有一個人,把這部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》,講給人家聽,不要說是講全部,只要把其中的四句、一首偈子,教導人家受持、讀誦,為人家解說,這與前面以七寶布施的福德比較起來,簡直是霄壤之別,以七寶布施,百分都比不上法施的一分,就算是百千萬億分,甚至於用什麼樣的數學、譬喻,都不能相比的,換句話說,以法布施的功德最大,不是世間眾多的物質布施所能比較的。

 

《華嚴經•普賢行願品》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中,講到供養,說︰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最。」所有的供養當中,用法寶來供養,功德是最大的,為什麼?物質布施只能夠免除人家一時的饑寒之苦,但是以佛法布施,能夠為人指出光明的大道,永遠脫離生死輪迴,到達涅槃的彼岸,所以法供養功德是最大的。

 

《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》中說︰「有求法者,乃至不為說於一偈,名菩薩波羅夷罪!」

 

受持菩薩戒的人,要是有一個人來向你請教佛法,即使是請講一首偈頌,而你吝法,不肯為他解說的話,就有罪過,犯了波羅夷罪。波羅夷罪就是棄罪,因為菩薩必須上求下化,既然不能以法布施,怎麼能夠下化眾生呢?因此,被棄於菩薩行列之外,不能做菩薩,叫波羅夷罪。

 

不僅是菩薩要廣行布施,就是社會一般人士,也應該多行布施,培養樂善好施的美德。現在,我講一個〈三升豆〉的故事︰

 

宋朝時候,有一個窮書生叫蕭藹堂,由於家境貧困,沒有辦法上京赴考,求取功名,他就在鄰縣設了一個私塾,教授學生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〔五經〕、〔四書〕……等,當了私塾老師。

 

這位蕭夫子,不但學問好,醫術也很高明,平常除了授課之外,就為人家把脈看病,診金都是由病人隨意奉送,他從來不去計較,有時候,踫到貧病交加的人家,還布施藥品,因此,深受地方上人民的尊重。

 

他所教的學生,好多都取得功名,做了大官,其中有的就瞧不起他,但他也無所謂,依舊自在地教書、行醫。

 

這一年,正逢荒年,收成不好,老百姓普遍受到饑饉之苦,蕭夫子在外鄉設館授課,也是難以維持,他就把行李收拾好,帶著幾年來教書、行醫所儲存的七兩銀子回鄉。誰知道途中遇到一個婦人,抱了小孩哭哭啼啼地向河邊走去,這一來引起了他的注意,只見這婦人把小孩放在路邊,哭著說︰

 

「兒啊!媽媽對不起你,沒有能力養活你,希望有善人行好事,能夠把你抱回去,我實在是不得已啊!……」

 

說完,正準備投河自盡。

 

蕭夫子馬上高叫︰「大嫂!行不得!你不能這樣!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饑困就想不開,要尋短見。」

 

婦人聽到有人叫她,停了下來,傷心地說︰「這位大哥,我實在是逼不得已呀!……」

 

說著,喉嚨早已咽住,淚珠也滾下來了。

 

蕭夫子生起了惻隱之心,溫和地說︰

 

「現在我身上有點銀子,你拿回去,可以維持一段日子,說不定以後還會有人幫你的忙!」

 

說完,把七兩銀子全部掏出來,交給婦人。

 

婦人看到蕭夫子如此熱心、慷慨幫助,非常感激,連忙跪下磕頭,才千恩萬謝地把銀子拿走。

 

蕭夫子回到家堙A太太看見了,非常高興,心想︰丈夫這一趟回家,一定帶了一筆銀子回來,啊!饑荒的問題可以解決了。於是,很歡喜地迎上前去。

 

「你回來啦!家娷陪鳩眴n吃光了,這一下,你帶了錢回來,正好可以買米糧呀!」

 

「不瞞你說,我本來帶了七兩白銀回來,但在途中發生了一件事,我當時出於一片同情心,就整個送給人家,空著手回來。」

 

蕭夫子就把路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太太。

 

太太聽了,心中頓時感到一陣惘然,恰似墮入海底深淵,說多沉重就有多沉重,既失望又埋怨地說︰

 

「原指望你回來可以解決生計,誰知你只顧到別人,就沒想到自己。別人饑得要死,有你可以救她,你將來餓死了,誰來同情你呀?」

 

話雖然是這樣講,畢究他們夫妻的感情一向是很好的,何況銀子已經給了人家,還有什麼辦法?在這種情形之下,太太埋怨歸埋怨,也是無可奈何,只是憂傷地說︰

 

「幸虧我們家媮晹酗T升豆,可以維持幾天,也只好吃一天算一天!」

 

就在這時候,鄰居一個老伯伯走了進來,打招呼道︰

 

「蕭夫子你回來啦!好久沒有看到你,你好呀!」

 

先是寒喧了一番,而後言歸正傳,說︰

 

「不幸逢到這荒年,大家都沒有飯吃,你也許帶了好多錢回家,請幫忙一點,好嗎?」

 

「遇到這年頭,有錢的話,我當然可以幫助你,可是現在,我自己也是兩袖清風呀!」

 

蕭夫子嘆了一口氣,把實際的情形告訴老伯伯,可是也實在不忍心睜著眼睛看老人家挨餓,於是說︰

 

「這樣吧!我家媮晹酗T升豆,分給你一半好啦!」

 

家媔有的一點糧食,又要分一半給人家,太太聽了,簡直氣得講不出話來,只是狠狠地瞪了丈夫一眼。

 

蕭夫子裝作沒有看見,溫和地對太太說︰

 

「現在還是幫助人家吧!我們假如該死的話,三升豆最多吃三、五天,最後也難逃一死,要是命不該絕,說不定有人會來幫忙的,眼下老伯伯已經沒有飯吃了,我們怎能見死不救?」

 

蕭夫子就走進房堙A把三升豆分了一半給鄰居的老伯伯。

 

把老人家打發走後,太太就賭氣進入房中,不再睬他。蕭夫子獨自一人,默默地在廳堂踱來踱去,心中感到非常煩悶,倒不是為了自己沒飯吃,只是感到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安慰太太才好。走著走著,他的靈感突然來了,就題了一首詩在牆壁上︰

 

斷食明朝且覆簞,自憐馮鋏向誰彈?

臥房剩有三升豆,分與鄰翁一半餐。

 

意思是︰我回來以後,家堣w經沒有糧食,明天就要斷炊了,放食物的籃子,必須把它翻過來。我自己可憐自己,想起戰國時代的孟嘗君,養了三千食客,都是了不起的人物,其中有一個叫馮諼的,本來是個窮光蛋,帶了一把鋏(劍)來投奔孟嘗君,感覺到待遇不好,就彈鋏說︰「長鋏歸來乎!食無魚。」──長劍呀!我們回家吧,這媔漪O有得吃,但沒有魚。

 

旁邊的人告訴孟嘗君︰

 

「馮諼吃得不開心,說是缺少魚,真是不知足!」

 

「好吧,明天煮魚給他吃吧!」孟嘗君說。

 

過了幾天,馮諼又彈鋏說︰「長鋏歸來乎!出無車。」──長劍呀!我們出門沒有車子坐,還是回去吧!

 

孟嘗君知道了,就給他車子坐。

 

不久,馮諼又彈鋏說︰「長鋏歸來乎!無以為家。」──長劍呀!我們回家吧,我現在雖然住得好,有飯吃,可是老母親還健在,也沒有安家費,有什麼意思呢,不如回去吧!

 

孟嘗君又一次滿足了他的要求。

 

蕭夫子認為當初馮諼可以彈鋏,有孟嘗君供給他的需求,滿足他的欲望,藉此感歎自己的境遇,縱然有鋏,向誰彈呀!既沒有人欣賞,更沒有人來幫忙啊!我房堻悀U的三升豆,正好鄰居的老伯伯來向我求助,他已經餓得要命,就分一半給他。

 

蕭夫子把詩寫好,邊走邊吟,這時,太太已經把豆子煮熟,端出來給他吃。

 

他安慰太太︰「天無絕人之路,我們存著一點慈悲心,說不定感動天地神祗,明天可能日子過得更好!」

 

真是不可思議,果然,第二天,鄰村的一個大富翁得了膈食病,飯吞不下去,一吃東西就會吐出來,請了很多醫生都治療不好,聽說蕭夫子回家了,趕快派轎子,請他去看病。

 

蕭夫子真是妙手回春,富翁一吃了他的藥,病就好了,於是拿了一百兩黃金向他致謝。這樣,他不但自己的生活有了著落,同時也拿這筆錢去賑濟貧困,整個村莊的人都讚譽他是大善人。

 

蕭夫子因為積下了陰德,第二年他太太生了個又白又胖的男孩,而他們的家境也逐漸轉好。兒子在蕭夫子的悉心調教之下,長大後中了狀元,家道更加興旺了。

 

這故事說明「布施得大福」,蕭夫子在窮困當中,能夠捨己助人,所以他得到的福報,也是不可限量的。

 

在《四十二章經》中,提到人生有二十難,第一個就是「貧窮布施難」,有錢人家幫助別人,算不了什麼,可是自己處在貧困的環境當中,卻不顧及自己的生活,而去拯救人家,像蕭夫子貧窮而能布施,是最難得的。

 

佛教中也有個〈賣窮的故事〉︰佛有一位弟子叫迦旃延尊者,有一天出去托缽,走到河邊,看到一個婦人在那兒哭哭啼啼的,要去投河自盡,當時迦旃延就對她說︰

 

「你為什麼這樣想不開呢?」

 

「師父,你不知道,我從小就沒有父母,被賣給一戶有錢人家當女婢,一天到晚挨打受罵,真是生不如死!」

 

「你不可自尋短見,人身是很難得的,死了豈不是太可惜!」迦旃延勸慰道:「你是因為窮困而想不開,其實,還是有辦法解決問題的,我們有了窮苦,就要把貧窮賣掉呀!」

 

「貧窮還可以賣嗎?」老婦人感到有點驚奇。

 

「當然可以!」

 

「誰肯買呢?」

 

「我買呀!」

 

迦旃延尊者熱心地為她開示︰

 

「我們窮苦的原因是前世沒有布施,要賣窮,必須布施。你能夠布施,貧窮就可以賣出去了!」

 

「對呀!你講得很有道理。」婦人神色暗然,喪氣地說,「可是我現在窮得要命,拿什麼來布施呢?」

 

「布施不一定要好多錢,你只要誠意、發心,什麼都可以布施的。現在,你去拿一缽水來給我,就是布施了!」

 

婦人聽了這話,去盛了一缽水,恭恭敬敬地奉給迦旃延。

 

迦旃延接過水,讚歎說︰

 

「你布施我這缽水,功德是很大的。」

 

這故事說明了要賣窮,就應該布施,布施不一定是用金錢,我們能夠盡我們的本分,在我們能力所辦得到的,幫助人家,就是布施。

 

佛經中講布施,有兩個原則,一個是捨,一個是利。我們布施人家,要讓人家得到利益,假使所施的東西,是損害人的,比如把嗎啡、毒品給人家,就不可說是布施了,這是第一個原則。第二個原則要有捨心,就是說我們幫人家忙,布施人家,事情過後就算了,不要老是記在心頭,不然,就失去了布施的意義!

 

佛法說到布施,最高的境界叫三輪體空,首先,沒有布施的我,雖然我布施、幫助你,但是「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」,所以,沒有一個實在布施的我,也沒有受施的人,甚至於人我之間,也沒有受施的東西,假使布施能夠忘了我、人、物這三樣,就稱為三輪體空。

 

《金剛經》也說︰「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行於布施。」「應無所住」的意思,就是行菩薩道的人,布施的話,不要執著,執著固然有功德,但這功德是很小的。而菩薩布施,能夠三輪體空,不去執著布施之相,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。

 

「等念怨親」,一般世人幫助人家,往往要選擇對象、講條件,同我有關係的,我可以幫助他,那些跟我不相干的人,就對不起了。但是菩薩不是這樣的心態,他無論是對親人,或是毫不相識的人,甚至於仇人,都沒有分別心,不分親疏,一律平等布施,所以說是等念怨親。

 

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菩薩對一切眾生,都以慈悲心為出發,所謂「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」,過去人家對我有不利的,就不去把它掛在心上;對於過去的舊惡,不再去結怨;對現在為非作歹的人,也不憎恨他,這是菩薩的風度,菩薩行忍辱行,與人為善,為了感化過去的仇人和現在的壞人,不會跟他們計較,都會同情他們,慈悲地原諒他們的過失。

 

儒家說︰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!」

 

一般人既不是聖人,也不是賢人,誰沒有過錯?雖然過去他曾經做了不好的事,但是能夠悔改自新的話就很好了,這種善是最大的。

 

佛經中也說︰「有罪當懺悔,懺悔則清淨。」

 

一個人犯了罪過沒有關係,有了罪過,只要能夠懺悔,過去的罪過就能夠消除,而獲得清淨。因此,菩薩對一切舊惡、惡人,都會原諒他,以忠恕之道、以大肚包容的心量對待他們,絕對不去憎恨過去的怨家仇敵。

 

發揮菩薩心腸而行布施,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,幫助他們遠離痛苦,使他們得到快樂,才是佛弟子所應表現的慈悲精神,願大家互相勉勵,共同精進。

 

7、出家梵行覺

 

第七覺悟︰五欲過患。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。常念三衣,瓦缽法器,志願出家,守道清白,梵行高遠,慈悲一切。

 

這一覺悟,說明我們由於貪欲心的驅使,而使人生充滿了痛苦,為了破除貪欲心,必須改變我們的觀念,雖然一般在家學佛的善友,不能捨俗出家,要是在內心能夠時時想到出家人的生活,懷念出家梵行,這樣,欲念就會慢慢減少,逐漸淡下去,清心寡欲不為俗塵所染。

 

「五欲過患」,在前面第二覺知,曾經講到「多欲為苦」,我們人生痛苦的來源,就是欲念太多,欲望太大,假如我們的心,常在五欲中打滾的話,那是地獄的五條根,會使我們墮落的。

 

五欲,有兩種,從狹義方面講,是︰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;從廣義方面講,是︰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是外在五塵的境界。

 

1、色︰眼睛所看到的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等顏色,或大、小、方、圓的形色,都叫色。

 

2、聲︰我們的耳朵所聽到的聲音,梵音、噪音,溫柔的、幽揚悅耳的音樂,或者罵人刺耳的聲音,無論是讓人感到舒適或感到難受的,都是聲。

 

3、香︰我們的鼻子所聞到的氣味,有的是香的,有的是臭的,或是不香不臭的,就生起分別,好的生貪愛心,不好的起厭惡心。

 

4、味︰舌頭所嚐到的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等滋味,我們所喜好的生歡喜心,不喜歡的生厭惡心,比如有的人喜歡吃辣的,也有的人就怕辣的,就有了好惡的分別。

 

5、觸︰是身體方面所感受的,是熱、冷,或是硬的、軟的,都是一種觸覺。

 

總而言之,色聲香味觸叫五塵,包括了外在一切的境界。

 

《止觀》(卷四)說︰「五塵非欲,而其中有味,能生行人貪欲之心,故言五欲。」

 

色聲香味觸五塵,本身無所謂欲不欲,不過,當我們的五根對著外界的五塵,根塵接觸的時候,往往引生了我們的欲望,而去追逐它,於是造業受罪,從這方面來說,五塵就叫五欲。

 

過患,過是過咎、過失;患是禍患、災害。因為追求五欲的貪念,就引起種種的過咎、災害。

 

《大智度論》(卷十七)說︰「五欲燒人,如逆風執炬。五欲害人,如踐惡蛇。五欲無實,如夢所得。五欲不久,如假借須臾。世人愚惑,貪著五欲,至死不捨,為之後世受無量苦。」

 

意思是說,五欲對我們的害處,就好像我們拿著火把,逆風而行,火焰向著我們吹,我們會被它燒傷。五欲好像一團火似的,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。五欲也好像一條毒蛇,假使我們踩到牠,一定會被牠咬傷,要是我們貪戀五欲,也會被它所傷害。再說,五欲是虛假不實的,好像我們在夢中得到寶貝,是不真實的。

 

我們人生在世,恰似做了一場夢,五欲之樂,是不能維持很久的,就好像是假借來用的東西,不能長期擁有它,到頭來只是空忙一場。所以,五欲真是害人不淺,可是我們凡夫沒有智慧,非常愚癡,沉溺在五欲之中,至死不悟,捨不得把它放下,就這樣,不斷地起惑造業,永遠受苦。——這就是五欲過患的道理。

 

《所欲致患經》說︰「貪愛所在,放心恣意;父說子惡,子說父惡;母說女惡,女說母惡;兄說弟惡,弟說兄惡;姐說妹惡,妹說姐惡;家室宗族,轉相誹謗;是為貪欲之患。」

 

我們因為有貪愛,心就放縱,只管貪著一切,而不理會周圍的人。比如說我們要追求一樣東西,就說錢財吧,為了錢財,整顆心都放在它上面,其他的就不管了,這樣,一個家庭本來父母、兒女、兄弟、姐妹,都是骨肉至親,一團和氣的,由於貪心、利害的關係,在某一種情形之下,父親就不認兒子了,說兒子怎麼壞怎麼壞,反過來,兒子有的時候,也不認老子的,批評起爸爸來。甚至於媽媽罵女兒,女兒不服氣,也反抗,對付媽媽,說媽媽的不對。兄弟姐妹本來情如手足,但是因為貪欲心所驅使,往往同室操戈,彼此互相指責。不但自己的家庭不和,有時候整個宗族、鄉里,為了「欲」的利害關係,就互相抨擊、誹謗、陷害,這些是非、災難,正好是五欲過患的注腳。

 

諸子百家中的老子也說︰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。」五色,外面的境界,每天所看到的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,我們常常看五顏六色的東西,往往會感到眼花繚亂,變成好像瞎子一樣,眼睛都模糊了,哪堿搊o清楚。五音,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你假使常常沉迷在這些聲音當中,有一天聽覺麻木了,沒有反應,好像變成聾子一樣的。五味,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,這種種味道,要是在飲食上挑剔的話,到最後把舌頭的味覺都吃壞,形成吃東西如同嚼臘,感受不出滋味。這也就是為了達到欲望,過分縱欲,會造成孔子所說的「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」的結果。老子這幾句話,也正是說明五欲的過患。

 

我們既然知道五欲的許多過失、禍患,那末,應該怎樣做才不會為五欲所累呢?就是下面經文所說的︰

 

「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」,俗人,除了出家的而外,所有在家的,都是俗人,不過,這堭M指在家學佛的居士。不染,就是不要沾染到,正如《華嚴經》所說的︰「猶如蓮華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」所謂不染的意思,好像蓮花生長在污泥堶情A那是最骯髒的地方,但它不為污泥所染,本身是非常清淨的,你看,它的葉子總是露出水面,我們要是把水灑在上面,水珠就在上頭滾來滾去,從來不會染著蓮葉的。還有,太陽和月亮,每天在天空中運行循環著,從來也沒有停留在固定的地方,這也是形容不染。

 

關於世樂,《人覺經疏》中舉出了十種︰「世樂有十︰女色、財寶、聲名、飲食、睡眠、家宅、田園、衣服、眷屬、官貴。」

 

前面五種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,接著是擁有高樓大廈,田產有一大片;所穿的衣服,是很華麗的。我曾經在報上看到一幀照片,那是一個日本人到北京訂制的一件衣服,價值二億二千萬日圓,折合美金一百幾十萬,是非常華貴的衣服,穿在身上真是身價十倍,讓人看了投以羨慕的眼光,心中難免不感到飄飄然。再說,家庭中兒孫滿堂,多子多孫也是福嘛,也會給人感到心滿意足的。至於達官貴人,做大官,來往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,也是足以自豪的。

 

以上這十種是世間快樂的事情,但是本覺告訴我們,一個學佛的人,尤其是出家人,必須遠離它,不然,對我們的道業有很大的障礙。所以,《禪經》有首偈說︰

 

智者應觀身,不貪染世樂。

無累無所欲,是名真涅槃。

 

一個有智慧的人,應該時時刻刻觀照自己本身,不可以沾上世間各種染污的欲樂,你假使不去惹它,就不會受它所拖累,也就無所謂欲望,能夠達到那種境界,就是清淨涅槃的境界,心頭上無掛無礙,非常自在。

 

話說回來,一般學佛的在家居士,既然不為五欲所包圍,不為世間虛假的快樂所染污,在心靈上就應該有所寄託,那就是——

 

「常念三衣、瓦缽法器,志願出家」,三衣,是出家人所穿的衣服,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袈裟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制定比丘、比丘尼必須俱備三衣,就是五衣、七衣、大衣三種。五衣,梵語叫安陀會,中譯為作務衣,又叫下衣或什作衣,是出家人在寺中做工的時候所披的法服,長的有五條,橫的是一長一短,割截而成的。七衣,梵語叫鬱多羅僧,中譯為入眾衣或上衣,是上殿禮佛、懺悔、誦經、坐禪、赴齋、聽講、安居、集眾時所披的,縱有七條,橫為兩長一短,割截而縫成。大衣,梵語叫僧伽黎,中譯為雜碎衣,是用雜碎的布所縫成的,它的條相很多,是三衣中最大的一件,所以稱為大衣。大衣又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:下品有九條、十一條、十三條,都是兩長一短的。中品有十五條、十七條、十九條,三長一短。上品有廿一條、廿三條、廿五條,四長一短。平常大法師講經、或是傳戒、說皈依時所搭的紅色袈裟,就是大衣,一般都是廿五條衣。佛在世時,做一個比丘或比丘尼,三衣不能離開身體的。因為印度是熱帶的地方,當時出家人的生活很簡單,三衣,白天把它當衣服,晚上就當被蓋在身上,假使三衣離了身體,就算犯戒。

 

瓦缽,缽是出家人吃飯時用的食器,梵語叫缽多羅,中譯為應量器,它的體質、顏色、容量都有規定。缽的體質規定是鐵或瓦製成的,不可用銅木或其他材料做的。它的顏色,採用斑鳩或鴿子毛的灰色,不可用鮮艷華麗的顏色。它的容量,分大、中、小三種,最大的可以裝一斗,次等的可以放七升半,小的可以放五升。其實,應量器是隨著各人的食量需要而決定大小。這婸‘侘琚A是指用瓦(陶土)做的,而不是鐵做的。

 

法器,出家人所應用的東西,據《梵網經》說,菩薩或修頭陀行的出家人,常常隨身帶了十八種東西,就是︰三衣、缽、具(出家人拜佛時展開鋪

 

在地上的那一塊布)、漉水囊(佛世出家人飲水的時候,為避免水中的微生物被殺死,就先用過瀘的器具把水瀘乾淨,所以隨身帶著漉水囊),楊枝(當牙刷用)、澡豆(洗手用的清潔劑)、淨水瓶(盛水的瓶子)、錫杖、香爐、手巾、刀子、火燧(打火用的)、鑷子、繩床、佛經、戒本、佛相、菩薩相。出家人隨身的必需品,只能有這十八種東西,超過了就犯戒。

 

這堙A我附帶告訴諸位,大殿佛前出家人唱誦時所敲的器具,應該叫法器,有鐘、鼓、木魚、大磬、引磬、鐺、鉿等。

 

三衣、瓦缽、法器,都是出家人每天所要用的東西,在家人是不能用的,但是為了遠離世間的塵俗煩惱,雖然在俗學佛的人,沒有用到這些東西,在觀念當中,必須常常思念它,久而久之,由羨慕出家的清淨生活,而「志願出家」,立大志,發願將來有一天,環境許可,機緣成熟的話,也能夠出家修行。

 

說實在的,出家真是談何容易呀!記得清和姑在世時,有一位老婆婆同她講︰

 

「清和姑啊,我想要出家啦!」

 

「你為什麼要出家?」清和姑很驚奇地問她。

 

她說︰「我在家堣茧h苦了,兒子媳婦和孫兒太吵了,我要是像你一樣出家,多清淨多好啊!」

 

你知道清和姑怎樣回答呢?她說︰

 

「你想得太天真了,你以為要出家就隨時可以出家嗎?再說,你連自己的家庭都管不了,出了家,一個寺的事情怎麼管得了!」

 

俗語說︰「未出家時嫌多事,出了家後事更多!」一個家庭的事務已經嫌麻煩了,出家人的事情更多,更沒有辦法管了。

 

下面,我再引用兩位皇帝的話,證明出家不容易,也是最尊貴的。

 

宋仁宗曾經表示,別以為當了皇帝,富有四海,是最了不起的,出家才是真正了不起,最富貴最好的,他說︰「朕若得如此,千足與萬足!」朕是皇帝的自稱,他認為出家人不知道是修了幾世才有福報出家,我當皇帝都不如出家人,我要是有一天也能夠出家的話,那是我最滿足的了!

 

清朝順治皇帝,曾經為出家寫了一首很長的詩,前四句是︰

 

天下叢林飯似山,缽盂到處任君餐;

黃金白玉非為貴,唯有袈裟披最難!

 

叢林,就是大的寺廟,好多出家人生活在一起,在大陸,一個大寺廟,往往有好幾百人,甚至上千人在一起,稱為大叢林,有來自各地的出家人在那兒參學,學規矩。有句俗話︰「天下名山僧佔多。」看看,著名的山嶽,好像四大名山,到處都有寺廟,都有出家人,所以順治皇帝說,天下的叢林,飯堆積得如山一樣的多。要知道,真正發心修道,有的是施主來供養。受了戒,有戒牒和衣缽隨身,到任何一個寺廟,都可以掛單吃飯的。依叢林的規矩,要是出家人來掛單,必須接納,讓他住下。所謂「一缽千家飯,孤僧萬里遊」,出家人雲遊四海,走遍天下,不會餓死的。

 

黃金、白玉等世間的寶物,一般都認為是很貴重的,但是在順治皇帝的心目中,這些東西其實並不寶貴,最珍貴的是能夠把袈裟披在身上,沒有福報是出不了家的,更談不上披袈裟了,可見,能夠披上袈裟是最困難的。

 

因此,徑山禪師說︰「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將相之所能為!」別以為出家當比丘、比丘尼是很容易的,要是沒有大丈夫的氣慨,是做不到的。不要以為做大將軍,當宰相很了不起,叫他出家,他不一定辦得到。

 

出家,有四料簡來分別︰

 

一、身出家心不出家︰住在寺廟堶情A穿著圓領方袍,依佛吃飯,身體是現了出家的僧相,在內心中依然繫念世俗的一切,放不下,思想、言語、行為跟俗人沒有差別,等於是個光頭俗漢。

 

二、心出家身不出家︰諸位善友,很羨慕出家人的生活,很誠心誠意地到寺堶惆蚋圻礡A可以說是心出家,不過,由於有家庭、兒女,環境不許可,身體沒有辦法出家,只能在家中修學佛法。好像維摩詰,據《維摩詰經》說,他生活在家庭中,有家室眷屬,但他心中不為俗塵所染,非常清淨,像出家人似的,這就是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典型。

 

三、身心俱出家︰在形式上出家了,內心也實實在在遠離塵欲,至誠奉佛,很清淨地修持,一切世間的染污都不沾染。

 

四、身心俱不出家︰這就是一般的俗人了,身體既沒有出家,心堣]沒有出家的觀念。

 

出家,有三種類型︰出世俗家、出三界家、出無明家。

 

一、出世俗家︰就是剃除鬚髮、割愛辭親,離開自己的俗家,到寺廟修行,過出家人的生活。

 

二、出三界家︰就是已經斷除煩惱,了生脫死,出離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不再受後有的(聲聞、緣覺)二乘人。

 

三、出無明家︰就是斷除一切無明煩惱,了脫生死,證到無上的佛果,這是菩薩所要修證的目標。這種出家,才是究竟的。

 

出三界家的二乘人,雖然沒有發菩提心,只求個人了生脫死,出離三界,屬於自了漢,但這種工夫也是不容易的。現在,我講一個汾陽禪師的故事,說明這種道理。

 

汾陽禪師是一位很有修證,對生死非常有把握,真正身心俱出家的人,雖然是阿羅漢的境界,只顧自己修持,不問世事,但是他的工夫,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達到的。由於他的德行高超,名聞遐邇。

 

曾經有個知府大人(地方官),因仰慕他的大名,想請他出山當承天寺的住持。可是汾陽禪師為了自己的道業,不想到塵世間為大眾服務,婉轉地拒絕了。

 

誰知這位知府大人,仍然不死心,一而再,再而三地派人去請他,結果都是失望而歸。這樣一來,難免不傷了知府大人的自尊心,認為汾陽禪師太不識抬舉,辜負了他的一番美意。所以,到了第四次,就下令屬下,無論如何非把汾陽禪師請來不可,不然,就不必客氣,用繩索綁來。

 

汾陽禪師是有神通的,當差人到了山上,早已知道他們的來意。馬上通知大寮(廚房),辦齋宴請這些貴賓,同時請全寺的出家人都來聚餐。

 

席間,汾陽禪師一邊吃一邊說︰

 

「知府大人實在太看重我了,看情形這一次我是非去不可,不過,我一個人去太寂寞了,在座諸位,那一位發心陪我去?」

 

當時就有一位年紀大的首座(寺中執事),站起來說︰

 

「禪師,我可以陪你去!」

 

「你一天能夠走幾里路?」

 

「我年紀雖然大一點,走五十里是不成問題的!」

 

「不行!」

 

接著又問︰

 

「你們還有那一位發心?」

 

一位西堂(寺中的執事)站起來說︰

 

「禪師,我可以跟你去!」

 

「你一天可以走多少路呢?」

 

「我可以走七十里。」

 

「也不行!」

 

這時候,專專服侍汾陽禪師的侍者,站起來說︰

 

「禪師,我可以陪你去!」

 

「你一天能夠走多遠呢?」

 

「和尚到處我到!」

 

他很自信地回答。意思是你走到那兒,我就跟到那兒去。

 

汾陽禪師聽了,非常高興,說︰

 

「你跟我這麼多年了,到底沒有白花工夫,好!不要再耽誤了,我們現在就起程吧!」

 

說完,汾陽禪師就把筷子一放,眼睛閉起來,雙手下垂,立刻去了。——他不是到承天寺去,而是往西方去了。

 

年輕的侍者看到汾陽禪師去了,就站在禪師跟前,眼觀鼻,鼻觀心地立化,——跟著他去。

 

這是《高僧傳》所記載,有歷史可考證,不是我杜撰的。故事雖然很簡短,卻是很感人,出家能夠達到這種境界,可以說是不虛此行,像汾陽禪師這樣生死自如,才是出到了家。

 

下面,我再介紹一篇很有意義的短文與大家共同欣賞。

 

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:

 

汝既出家須立志,求師學道非容易!

燒香換水要殷勤,佛殿僧堂勤掃拭。

莫閒遊,莫嬉戲,出入分明說處去。

三朝五日不歸家,妙法何曾聞一句。

敬師兄,訓師弟,莫在空門諍閒氣。

上恭下敬要謙和,莫輕他人自逞勢!

衣食難,非容易,何必千般求細膩?

清齋薄粥但尋常,粗布麻衣隨分際。

榮華止在紫羅袍,有道何須黃金貴!

解三空,明四智,要超初果至十地。

禮觀音,持勢至,別人睡時你休睡。

三更宿盡五更初,好向釋迦金殿內。

剔明燈,換淨水,禮拜如來求智慧。

報答爹娘養育恩,天龍八部生歡喜!

 

偈曰︰

 

含悲送子入空門,朝夕應當種善根,

身眼莫隨財色染,道心須向歲寒存!

看經念佛依師教,苦志明心報四恩。

他日忽然成大器,人間天上獨稱尊!

 

裴休,是唐朝時候的一位宰相,一向非常護持佛教,甚至把兒子送去出家。試想,當了宰相,位居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,地位是多麼崇高呀!富貴榮華真是享受不盡的,但他能夠送兒子去出家,實在難能可貴。話又說回來,所謂

 

「一子出家,九代超生」,有福報送一個兒子去出家的話,九代的祖先都超生了,出家的功德是非常大的。所以,裴休不但送兒子出家,還寫了上面的詩偈勉勵他。

 

詩文的內容是說︰現在我把你送到廟堶悼X家了,你應該立大志,不要馬馬虎虎,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,要知道,學佛、拜師父,都不是容易的事。到了廟堶情A就應當虔誠地燒香拜佛,每天早上要很勤勞地上香供淨水。佛殿、講堂、客堂、大寮(廚房),到處都要打掃清潔,用具也要擦乾淨,做事不要偷懶。

 

你也不要說廟埵n寂寞,似乎無所事事的,還是出去玩吧,或者沒有事情就聊天、說笑話,不可以的!再說,寺廟埵釧T定的規則,必須要遵守的,不是說今天想出去,就不告而別,連打個招呼都沒有就跑了,讓人家找不到你,這樣不好!所以,要出門,必須先向師父請假,把所要去的地方講清楚了。出去了,把事情辦完就馬上回來,不要在外面流連忘返,不然,就沒有機會聽聞佛法了。

 

你的師父,不光是只帶你一個徒弟,你還有好多師兄弟哩!對師兄,要尊敬他。對師弟,要事事以身作則,做為他的模範。師兄弟之間,不要常常鬥嘴,爭意氣,出家人再鬥氣,實在沒有意思。對師父,應該存著恭敬心;對徒眾,應該要謙和,不要自以為高高在上,自以為了不起而輕視別人,仗勢凌人。要知道,「四姓出家,同一釋種」,佛在世的時候,社會雖然劃分為四個階級,佛的弟子不論是那一個階級出身的,大家一律平等,沒有什麼勢力好講的。

 

還有,「一飯一粥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」,吃的糧食,穿的衣服,都是不容易得來的,在飲食方面,何必要求美味可口!穿著方面,也不需講究華麗高貴,既然出了家,只要是家常便飯,能夠吃飽就好了,穿的雖然是粗布麻衣,要是洗得乾淨就好了,對衣食千萬不可有過份的要求。

 

世間的榮華,最了不起的是當皇帝,在金龍寶殿,龍袍捲起來,是多麼神氣呀!但是,有道行的人,出了家以後,何必再談這些呢?他連黃金也不放在眼堙A不認為貴重了!

 

出家的目的,是希望能夠「解三空」,對於空、無相、無願三解脫所講的空的道理,或者說明世間的苦空、無常、無我的我空、法空、(我、法)俱空的道理,都要精進研究。還有,要「明四智」,對於唯識學所講的轉識成智,人的八個心識,把它轉凡成智,——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,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,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,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,這些是不能空談的,必須透過修持、體證的。談到修持的層次,二乘人有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也就是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等四種果位。菩薩道有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等等,共五十二個階位,必須一級一級地修上去,最後超越十地,直至成佛,這就是修行的階段。

 

你如果感覺智慧不如人,沒有辦法學習高深的佛法,你要是能夠多禮佛,就會開智慧,所以,應當很誠心的禮拜觀世音菩薩,或者持念大勢至菩薩(當然也包括阿彌陀佛)。別說沒有時間,人家睡覺了,你還可以用功呀!三更過去,到了五更初,你就到大殿釋迦牟尼佛前,把琉璃燈點亮一點,把佛前的淨水也供好了,就誠心誠意地禮佛求智慧,有誠心,會有感應的。

 

做一個出家人,能夠安份守己,能夠有智慧弘法利生,這樣,就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,天龍八部都會生大歡喜,擁護你的。

 

韻文的後面,斐休宰相還寫了一首偈說︰我今天送你去出家,骨肉至親,實在捨不得,叫人要掉眼淚。可是為你的前途,我把你送到空門(佛寺)去。出家以後,你早晚應當發心,一舉一動都必須如法如律。既然出了家,對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就不要再去染著它。道心一定要堅固,像松、竹、梅——歲寒三友一樣,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北方,一切的花卉都枯萎了,它仍然屹立著,顯出堅貞不移的精神。所以說︰「不經一番寒澈骨,那得梅花撲鼻香。」

 

必須有堅定刻苦的意志,才能成就道業,出了家,就應當向這方面去做,要精進閱讀經典,有時間多多念佛,師父的教訓必須依教奉行。唯有立大志,能夠吃苦,總有一天會明心見性的,這樣才能報答四重恩(父母恩、眾生恩、國家恩、三寶恩)。所謂大器晚成,並不是一出家就馬上要當大法師,弘法利生,不要「滿瓶不動半瓶搖」,自己還沒有好好地學習,就一天到晚要教人家,一定要先充實自己,所謂大器晚成,有花自然香,到那個時候,人間天上獨稱尊,受到龍天護持,大家都崇拜你。

 

斐休宰相這篇送兒子出家,勉勵精進學道的詩偈,的確寫得很好,在座諸位,要是能夠常常欣賞它,相信對心靈是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

經文中的「志願出家」,是指初步發心出世俗家,現僧相,在寺廟過清淨生活的出家人,進一步要能夠斷煩惱,了脫生死,超出三界,就是出三界家,甚至出無明家,這才是學佛出家的最高目標。

 

「守道清白,梵行高遠」,既然出家了,在操守、行持方面,應當保持清淨、潔白,好像白璧無瑕的,換句話說,就是要嚴持戒律,守護六根,操守非常的堅貞。梵行,就是清淨行,嚴格遵守戒律,行為很清淨,不同流合污,也就是說,出家的沙彌、沙彌尼要守十戒;比丘要守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要守三百四十八戒;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。做一個在家居士,要受三皈五戒,菩薩有六重二十八輕戒,都是梵行。

 

《八大人覺經疏》說「梵行有三︰一、明悟欲心;二、潔淨欲身;三、不犯欲塵。」

 

欲界的眾生,貪欲心特別嚴重,要學做菩薩,必須身心離欲清淨,修持梵行。說到梵行,有三種︰一、明悟欲心︰這是約心理方面講的,要明白、了悟貪欲心的可怕,它是造成我們人生種種痛苦的根源,所以,我們心中不要存著貪欲的念頭。二、潔淨欲身︰這是約生理方面講的,欲界眾生的淫欲心很重,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,學佛的人,對於生理上的欲望,應該把它加以克制、昇華,保持潔白清淨的身體,不行淫欲。三、不犯欲塵︰這是約行為方面講的,修學佛道,要與戒、定、慧相應,不為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五欲塵境所迷惑,也就是不去沾染世樂,把身心安頓下來。

 

高遠,志氣非常高,眼光非常遠大。既然出了家,除了以梵行來約束身心,還要立下濟世度生的遠大志向,不專為個人設想。

 

「慈悲一切」,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,慈就是給一切眾生快樂,悲就是解除眾生的痛苦。一切,指所有的眾生。《金剛經》說︰「若卵生,若胎生,若濕生,若化生。」胎、卵、濕、化,稱為四生,包括了所有的眾生。我們學佛的目的,就是發慈悲心,救度一切眾生。所以經中說︰「菩薩但從大悲生,不從餘生。」

 

做菩薩,不是天生本成的,也是慢慢地修六度萬行,廣度眾生,最後才達到功德圓滿,因此,菩薩是從大悲心而產生的,並不是從其餘的善法產生的。

 

佛經又說︰「諸佛世尊,以大悲心而為體故。」十方一切的佛之所以成佛,都是以大悲心而為主體,就是有慈悲心行菩薩道,救度一切眾生的苦難,才成為佛的。

 

總而言之,這第七覺悟,主要是說一般學佛的人,雖然沒有出家,要能夠常常思念三衣、瓦缽法器,然後立志出家,在自己修持方面,很清白、高超,理想很高,眼光很大,這樣,慈悲發願,布施眾生,是本經做菩薩所應該修持的第七個法門。

 

8、大心普濟覺

 

第八覺知︰生死熾然,苦惱無量。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,願代眾生,受無量苦,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。

 

這是本經正宗分的最後一段,也是學做菩薩大人所應覺悟的第八件事,主要說明我們由於有生死的大苦,而引生了無量的痛苦;也因為無量的苦惱,激發了我們的菩提心,以慈悲心去救度一切眾生,這在利他方面是很重要的。所以佛經中說︰「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」,假使眾生沒有痛苦的話,就不需要發菩提心了。

 

「第八覺知,生死熾然」,在本經中,我們第八件應該覺悟知道的事是生死熾然。生,就是出生。死,就是死亡。熾然,形容一團火燃燒得很厲害,這包含兩種意思,一方面形容眾生從無始以來,在六道中很多生死,流轉不息,永遠延續不斷,像大火一樣蔓延不熄,所以叫熾然。

 

《楞嚴經》說︰「生死死生,生生死死,如旋火輪,未有休息。」眾生在六道中輪迴,比如說︰生在人道中,有生必定有死,死了以後並不是就完了,會再出生,生生死死的,好像一個火輪在旋轉,永遠沒有休息停止。旋火輪就像在黑暗中點了一枝香,拿在手中不停地旋轉,轉得很快,好像是一個圓形的火輪在轉動。那末,眾生在六道當中輪迴,有的時候生到天上,有的時候生在人間,或者生於三善道,做壞事生到三惡道,來來去去的,沒有休息,所以說是生死熾然。

 

熾然的另一種意思,說明生死的痛苦,好像一團大火在燃燒一樣,是非常的難受,所以用火來形容。

 

我們人生所以有這許許多多的痛苦,就是因為有生死的關係,假使不生到這世界來,就不會有痛苦了,所以出生到這世界來,而引生了各種痛苦,因此說是生死熾然。

 

「苦惱無量」,苦,就是痛苦。惱,就是煩惱。講到苦,《大智度論》說︰「四百四病為身苦,憂愁嫉妒為心苦。合此二者,謂之內苦。外苦亦有二種︰一為惡賊虎狼之害,二為風雨寒熱之災,合此二者,謂之外苦。」

 

這就是把人生的痛苦分成兩大類,一種是內苦,一種是外苦。堶悸熊h苦,如果我們詳細地去觀察、研究,就可以知道,人生因為四大不調而引生了四百零四種病,是屬於身體上的痛苦。在我們內心所產生的憂愁、嫉妒等種種煩惱,是心理上的苦,身心兩方面的痛苦合稱為內苦。至於外在的痛苦,也有兩種,好像森林堛漲悛瞗B豺狼……等猛獸,隨時有傷害我們生命的危險。還有,強盜土匪,為了劫財劫色,我們也會被他傷害的,這也是一種痛苦。再說到自然界的狂風暴雨,酷熱與寒冷的天氣,都足以造成我們生命的災難,這些外在的禍害,合起來都叫外苦。

 

中國清朝王永彬所著的《圍爐夜話》說︰「人面合眉、眼、鼻、口,以成一字曰苦——兩眉為艸,眼橫、鼻直,而下承口,乃苦字也。」我們每個人的面,代表一個字,怎麼知道呢?苦的草字頭就是兩個眉毛,兩隻眼睛是一橫,鼻子是一豎,下面的嘴巴是個口,合起來就是「苦」,因此,人的面貌是個苦字,可見苦是我們俱生而來的。

 

《圍爐夜話》這幾句話,也說明了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,世界上每個人的面貌都不一樣,即使是雙胞胎,多多少少都有點不同,每個人的心理活動,也是不一樣的,不過,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地方,面上都是個「苦」字,這告訴我們人生是充滿了痛苦。

 

佛法中對於苦的分類很多,有所謂三苦、八苦、一百一十種苦、無量諸苦。講到煩惱,有六種煩惱、十種煩惱,甚至於有八萬四千煩惱,實在多得難以計算,因此說是苦惱無量,無量,就是沒有辦法去計算它。

 

根據《涅槃經》(卷十二)說,人生的痛苦,歸納起來有八種,是最具體的說法,我現在把它簡單地解釋一下:

 

一、生苦︰當胎兒在母親的肚子堶情A已經受盡了種種痛苦,出生的時候,也要受苦,這就是生苦。省庵大師的詩說︰「業風吹識入胞胎,獄戶深藏實可哀!」

 

一個人為什麼來受生呢?這是業力所召感的。業好像一陣風,吹到我們的第八識,我們跟這一對父母有緣的話,由父精母血的結合,成為胞胎。受胎以後成形,就開始接受胎獄之苦。也就是說,胎兒在母親肚子堙A像關在牢獄一樣,非常的痛苦,依佛典中說,假使母親吃了熱的東西,喝開水或熱湯,胎兒感到非常熱,好像在鑊湯地獄似的;要是母親吃了冰冷的食物,就像處在寒冰地獄一樣的。這許多痛苦,雖然我們出生以後並不知道,但是佛有慧眼,看得很清楚,而告訴我們。

 

再說,一個嬰兒,經母親懷胎十月,誕生的時候,所謂「哇哇墜地」,為什麼總是哇哇地叫個不停?就是苦哇!苦哇!表示一出生就痛苦。因為嬰兒在母親體內,皮膚非常的細嫩,一生下來,接觸到空氣時,以及被接生者粗糙的手抓來抓去,所受的刺激,恰如刀割似的,非常難受,因此佛經中有個譬喻︰「生如活龜脫殼」,烏龜背了一個很硬的甲殼,如果要殺烏龜,用工具把牠的肉和甲殼分開,那是多麼痛苦的事情呀!當一個嬰兒哇哇落地的時候,就是這樣的痛苦。

 

年初我看到一則新聞,報導有一個孕婦去給醫生檢查,醫生測聽到胎兒哭的聲音,這跟佛所說的「胎獄之苦」相吻合,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罷了。

 

二、老苦︰一個人出生以後,慢慢地成長茁壯,除非夭壽,不然,在世間勞苦奔波了數十年,身體就逐漸衰老。唐朝有位詩人,曾經寫了一首詩,其中兩句是︰「公道人間惟白髮

 

,貴人頭上不曾饒。」年紀大了,老的痛苦,彼此平等平等。在人間最公道的是白頭髮,老人的頭髮一定會白的,現在雖然科學發達,駐顏有術,頭髮白了可以染黑,但人體經過幾十年的新陳代謝,生理機能衰退,頭髮白了是自然的現象,即使你貴為王侯將相,也不能例外,歲月不饒人,貴人的頭髮和一般人並沒有分別。

 

還有,一個人老了,眼睛昏花,看東西不清楚;耳朵的聽覺也差,聲音聽不清;牙齒也慢慢鬆動,甚至掉了,咀嚼食物很困難;常常感到腰酸背痛,所謂雞皮鶴髮、老態龍鍾,這是年紀大的人都會嚐到的,屬於生理上的痛苦。

 

隨著社會的改變,做兒女的,為了事業,往往遠離父母,或者結婚,自己組織小家庭,剩下老夫妻獨自過生活,縱然是兒孫眾多,也享受不到天倫之樂,心理上的那一分孤寂,有誰來體恤?所以,老苦也是一般人所免不了的。

 

三、病苦︰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已經嚐到病苦。在《三國演義》這部小說中,曾經說到,張飛是一員猛將,他的身體一向很強壯,他天不怕地不怕,在沙場出生入死,衝鋒陷陣,什麼都不怕,是一條硬漢。有一次,諸葛亮跟他開玩笑,叫他把手伸出來,在手心上寫了一個字,問他︰

 

「這個你怕不怕?」

 

張飛一看,是個「病」字,臉色馬上一變,說︰「我就是怕這個!」

 

所以,「英雄只怕病來磨」,世間的英雄豪傑,什麼都不怕,但當他受到病的折磨時,躺在床上呻吟,那種痛苦是讓你受不了的。

 

講到病,依年齡來分,小孩子幾乎免不了出天花、痲疹、水豆。中年時,肺結核、胃潰瘍、肝病等是經常會得到的。年紀大了,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腎臟病、糖尿病,是很普遍的。雖然現在科學進步,醫藥發達,各種文明病也接踵而來,加上環境、空氣污染,事業競爭,工作壓力重,除了讓人談了色變的癌症,有精神緊張、神經衰弱、失眠、甚至精神分裂……,人生的病,真是說不完的,即使是最平常的感冒、頭痛、肚子痛、牙齒痛,大家多多少少都免不了的。有句俗話︰「病時方知身是苦,健時都為別人忙。」一個人平常活得非常快樂,無憂無慮的,不知道什麼叫痛苦,但是當他一病倒下來,才知道這個幻化的身體是痛苦的。我們身體好好的,一天到晚忙個不停,勞碌了一輩子,都是為別人在辛苦。

 

四、死苦︰有生必有死,這是自然的定律,也是每個人共同的歸宿。當一個人病得非常嚴重,或者患了絕症,醫療無效,終於走向墳墓,所以,病苦接著就是死苦。在前面我曾經講過,死亡也是種魔難,時時刻刻都盯著我們,所謂「黃泉路上無老少」,黃泉路,指一個人死了埋在土堙A並不是說到年紀大了才會到黃泉去,有的小孩子生下來就死了,死亡,是不分老少的。古代秦始皇,不是派人去找長生不死的藥嗎?結果,他還在嗎?早已經不存在了,一個人哪埵野i能永遠不死的!

 

依佛法說,死亡是誰也逃避不了的,縱然生到最高的天——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,壽命長達八萬四千大劫,要是壽盡了,仍然會墮落,不出輪迴

 

之苦。至於死亡是怎樣的痛苦呢?說一個譬喻,「死如螃蟹落湯」,好像活生生的螃蟹,掉落到滾水堶悼h,那種痛苦可想而知,我們每個人臨死的時候,都逃不了這一關。

 

慈航菩薩圓寂之前,他預知時至,在遺囑上寫著四句偈︰

 

空手而來,空手而去;

來來去去,永無休息。

 

想想,我們生到世界上來,誰帶了什麼來?還不是空著雙手而來!死的時候呢?不要說我有黃金美鈔、家財萬貫、洋房汽車,誰帶得去?縱然是嬌妻兒女、蓋世功勛,或者文章藝術、洋溢的才華,都抵不了我們的生命,到時候,要去就得去,再怎麼恩愛的夫妻,到了大限來的時候,也是要分開的,所以古人說︰「夫妻本是同林鳥,大限來時各自飛。」一對恩愛的夫婦,夫唱婦隨,婚姻非常美滿幸福,但是幾十年後,到那個時候,都得分開各奔東西,就好像森林中的一對鳥兒,平常雙宿雙飛,一起唱歌,非常快樂,但是假使大限一到——死亡來臨的時候,各自飛去,誰也替不了誰的。

 

每一個人到了臨死的時候,才知道人生的確太苦了!也才體會到空手來還是空手去,假使不能看破,難道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都搬進棺材堭a走嗎?那末,什麼可以帶去呢?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那時候,唯一能夠跟隨我們去的,就是我們在世行善與作惡的業了。因此,當我們在世,年輕力壯的時候,應該如何把握人生、怎樣修持,這是學佛的人,必須特別注意的。

 

五、愛別離苦︰我們生到這世界來,並不是孤零零地單獨一個人過日子,因此,在人與人之間相處、交往的過程中,親人與仇人都會造成我們的痛苦,和我們最親愛的人,好像夫婦非常恩愛,父母、兒女、兄弟、姐妹、師長、親戚朋友,本來相處得很融洽、愉快,一旦分離的時候,彼此都會感到非常悲傷、難過,所以說︰「樂莫樂兮新相知,悲莫悲兮生別離。」人生最快樂的事是新相知,本來兩個人莫不相識,卻是一見如故,大有相見恨晚的感慨,相知是人生最快樂的一件事,而人生之相知,貴相知心,彼此互相了解,說話很投機,是多麼痛快的事!

 

但佛法是講因緣的,當因緣來臨的時候,捨不得分開也要分離,所以說,「天下無不散的筵席」,好像我們請客,大家聚在一起吃飯,談天說地,非常高興,但是吃完了,就得散開,各自回家,沒有永遠不散的筵席,這就是愛別離苦,是非常痛苦的。

 

又好像一對年輕的夫婦,剛結婚不久,其中一個不幸去了,這一種痛苦是多麼大呀!或者人到中年,突然獨生兒子死了,白髮反送黑髮人,或者最親愛的人,突然發生意外,這都是一種刻骨錐心的傷痛。

 

不但死別令人感傷,有時候,本來大家相聚在一起很幸福美好的,可是為了事業,為了某一種原因,親人各處一方,生離,也是令人牽腸掛肚的。

 

中國歷代以來,關於愛別離苦的詩詞太多了,很有代表性的名句︰「剪不斷,理還亂,是離愁,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!」是最好的寫照,說明情人、好朋友分別的時候,這一種感傷,只有自己了解。可見,生離死別是人生最無可奈何,最痛苦的事!

 

六、怨憎會苦︰這一種痛苦和愛別離苦恰好相反,愛別離苦是不能和我們相親相愛的人,永遠廝守在一起而造成的痛苦;怨憎會,就是跟我們感情不好、冤家敵對,讓我們感覺到面目可憎的人,我們不想見到他,可是冤家路狹,偏偏踫在一起,正是「不是冤家不聚頭」,這種與自己討厭的人相聚在一起,簡直叫人難受死啦!

 

外面的冤家,有時候還可以避開,但是,自己家庭堶悸滬獀a,每天生活在一起,好像夫妻反目,兒女成仇,整個家庭鬧得像瘋人院似的,這種痛苦真是叫人受不了的!

 

七、求不得苦,本經的第二覺知講到「多欲為苦」,由於我們的欲望太多,即使是生活中最起碼的衣、食、住方面,也隨著各人的境遇不同而差別,當一個人在物質上或精神上得不到滿足時,都會產生痛苦,這就是求不得苦。雖然依著年齡的差異,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,不能得到滿足欲望,感受到的失望和痛苦並沒有兩樣。好像小孩子喜歡吃糖果,得不到就哭了。學生希望成績好,結果考不及格,感到非常沮喪,這正是求不得苦!

 

八、五陰熾盛苦︰五陰,前面已經講過,或稱為五蘊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我們的身體,由這五個元素所組合而成的。五陰的色,就是四大,四大不調,造成我們身上的病苦;受、想、行、識不平衡,造成心理上的痛苦。這五個元素只要其中一個受苦的時候,我們的身心就好像一團火在燃燒,痛苦無邊,因此,五陰熾盛苦等於是綜合前面的七種痛苦而產生的悲哀痛苦,都是人生所免不了的。

 

八苦,可以歸納為個人、社會、自然界三大類的痛苦。生、老、病、死四苦,屬於個人身心方面的。愛別離、怨憎會是人與人之間,社會方面造成的痛苦。求不得是自然界給我們的苦。

 

因此,在這一覺知中,佛告訴我們「生死熾然,苦惱無量」,無量,就是不可計算,要認真計算的話,苦惱是算不清的。

 

「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」,菩薩因為看到眾生的痛苦太多了,基於「不忍眾生苦」的慈悲心,於是發起大乘心,利益他人,救度眾生,因此佛經說︰「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是菩薩發心。」做菩薩的人,自己還沒有完成佛果,為了救度眾生,不惜捨棄個人的利益,吃盡千辛萬苦,這是菩薩發心。

 

再說大乘的乘,是什麼意思呢?古代由四匹馬拉的車,叫乘,所以有「千乘之侯,百乘之家」之說,以擁有車輛的多少來表明他的社會地位。因此,乘就是車輛,有運載的意思。佛經中以乘來形容修行人的發心,有大乘小乘的分別。《法華經》以羊車、鹿車、大白牛車作為譬喻,羊是很小的,鹿的力量也有限,以這兩種車代表小乘,就是羅漢、聲聞、緣覺等自了漢,只求自己能夠脫離生死的痛苦。大白牛車很大,像現在的交通工具、公共汽車、火車,可以運載很多人,做菩薩的,要救度無量的眾生,當然是大乘了。因此,大乘心就是能夠自度度人的菩薩心。

 

講到普濟一切,救度的範圍涵蓋了尊卑貴賤、男女老少,甚至於水、陸、空一切的動物,都是救度的對象。因此,《楞嚴經》說︰「如一眾生未成佛,終不於此取泥洹。」這就是菩薩度生的心願,假使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證到佛果的話,菩薩自己絕對不取泥洹,也就是不證菩提、成佛果。好像地藏菩薩發了「地獄未空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方證菩提」的誓願,這就是菩薩心、大乘心。試想,地獄埵釵h少眾生,但是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是︰地獄假使沒有空的話,他發誓自己絕對不做佛,一直等待把眾生度完了,才證菩提的覺位(成佛)。眾生無量無邊,那一天才能夠度光呢?可見地藏菩薩的願是多麼大呀!

 

《普賢行願品》中,普賢菩薩發十大願,從第一大願「禮敬諸佛」到第十大願「普皆迴向」,都說︰虛空界縱然有盡,眾生界縱然盡了,眾生的業力和煩惱也盡了,但是菩薩所發的度生大願,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。所以,發大乘心,就是要普遍濟度胎、卵、濕、化各類的眾生。

 

「願代眾生,受無量苦」,發了菩薩心,就要代一切眾生去受各種苦難。眾生,是佛法中的名詞,包含三種意義︰1、眾緣所生︰許多的因緣合在一起才能夠出生,比如說一個人,最初由父母的因緣,再加上我們的業識投胎,形成了生命體,而後才出生,這就是眾緣所生。2、眾處受生︰一個生命體,現在投生來做人,這一期生命結束以後,將來可能投生為畜生,或是生到天上,或者墮入地獄,有六道可以投生,所以也叫眾生。3、眾多生死︰生命體在六道當中,生了死,死了生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的,不斷地生死,所以叫眾生。總之,眾生就是代表一切有生命活動的。

 

形形色色的眾生,有在天空飛的,水奡慦滿A陸地走的,真是無量無邊,而他們的苦惱也是無量無邊,做菩薩,都會發願代替一切眾生受苦。

 

講到這堙A我想講一個故事,說明菩薩如何代眾生受苦難。

 

釋迦牟尼佛在因地(修菩薩行,廣度眾生是因,成佛是果)的時候,不知道多少次捨棄生命救度眾生,其中有一生,做了鹿王,帶領了好多鹿,在森林堨肮﹛C

 

當時,這森林是屬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領土,這國家的國王很喜歡打獵,吃鹿的肉,經常帶了好多部下到森林去打鹿,由於去的人多,往往一打都是幾十頭,幾乎是要一網打盡。

 

釋迦牟尼佛現身的鹿王,眼看國王經常這樣大肆虐害族群,實在太殘暴了,要是長期這樣,沒有多久,整個鹿群將會被他消滅了,為了生存以及繁殖後代,就與當時另一個集團的首領——提婆達多所現的鹿身,兩個首領互相商議解決這個問題,然後由釋迦牟尼佛這鹿王出面,向國王交涉。

 

「大王啊!你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頭鹿,但你經常來捕殺我們,一下子殺了好多,是吃不完的,可是,我們即將瀕臨絕種,這樣下去彼此都不好,不如我們來個協議,以後,我們每天自動派一頭鹿給你吃,也免得你到山中來很辛苦!」

 

「你講話算不算數?你們假使講信用的話,我就不再去打獵了!」

 

「當然!我們講到就做到,要是有一天不派來的話,你可以把我們整個消滅!」

 

鹿王跟國王議定以後,就跟提婆達多兩個集團,召集各自帶領的家族,合起來有一千多頭鹿,說明了事情的真相,每天輪流派一頭鹿,由年紀大的先去,年輕的排在後面,經過了一段時間,問題發生了。——

 

在提婆達多所帶領的這群鹿當中,有一天輪到一頭母鹿去,可是牠心中非常不願意,哭哭啼啼地要求提婆達多︰

 

「大王,並不是我怕死,我肚子堶悸漱p孩子,這一兩天就要出生了,我去了,連兒子也一同送死,我實在不忍心,畢竟小孩子是無辜的,待我生下來再去吧!」

 

「誰不怕死呀!」提婆達多拒絕了,「你這種道理,現在是講不通的!」

 

母鹿聽了,既感到傷心,又無可奈何,只好向當時釋迦牟尼佛這位鹿王要求幫忙。

 

鹿王好同情牠,可是,誰不貪生怕死?誰肯先去送死呢?想了想,說︰

 

「好吧,我替你去!」

 

這樣,鹿王就跑到御廚房,也許牠的長相跟一般的鹿不一樣,所以廚師一看,就知道牠的身份,於是,趕快去稟告國王︰

 

「啟告大王,今天怎麼鹿都派完了,鹿王竟親自來啦!」

 

國王怔了一下,就傳鹿王來問︰

 

「為什麼你親自來呢?難道你的眷屬都來光了嗎?」

 

鹿王就如此這般地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國王,國王深受感動,心想︰

 

「我身為國王,連一點仁慈心都沒有,反而不如鹿,鹿雖然是畜生,也會愛護自己的人民、子弟,跟牠比起來,我簡直是人面獸心!」

 

在慚愧心驅使之下,國王下令從此以後,全國上下不許打獵,更不可傷害鹿群,把鹿住的森林,作為專專放生鹿的地方,因此,這媞椄偃應平b,也叫做鹿林。

 

這故事說明釋迦牟尼佛,並不是做菩薩、做佛的時候,才救度眾生,在他做鹿王時,為了子民,居然不惜捐捨自己的生命,充分表現了菩薩的慈悲精神。

 

中國近代禪宗有一位祖師——虛雲老和尚,也是很慈悲的,活到一百二十歲才圓寂。在大陸政局動盪不安的年代,大部分人都向海外跑,虛雲老和尚也令他的徒弟趕快離開,自己反而留下來,而且還建築寺廟,把許多出家人團聚在他所主持的雲門道場。

 

當時,政府也很重視他,要請他弘法。後來,隨著政局的改變,他遭受到很大的迫害,被打得死去活來。雖然受了很多災難,他並沒有打算離開,是為什麼?他認為這是眾生的業報,逃也逃不了,他自己願意代眾生受苦,所以他寫了一首偈,其中的兩句是︰「問渠為何不放下?蒼生苦盡那時休!」

 

大家說你老和尚已經一百二十歲了,還是放不下,在那兒受罪,所為何事?他說︰就是因為這些眾生太痛苦了,等待他們都沒有痛苦的時候,我才能夠休息。可見虛雲老和尚也是一位大菩薩再來。所以我們學佛,就要發大心普濟一切眾生。

 

「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」,令,就是使令;諸,就是一切;畢竟,就是究竟。使令一切眾生,都得到大樂,最究竟、最圓滿、最大的快樂,也就是出世的快樂,這當然是世間的快樂所望塵莫及的了。因為世樂只是短暫的,雖然是歡樂一時,到頭來樂極生悲,又有什麼意思呢?我們學佛、學菩薩,所追求的是自他都能夠證得涅槃,都達到究竟解脫的無上快樂。

 

這一部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一開始大部分都是談自修,怎樣自利,真正的目的所在,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發菩提心,向諸佛菩薩看齊,要普度眾生,這樣,學佛才有受用,也才能夠早一天證得無上菩提。

 

三、流通分

 

本經從以下「如此八事」,至最後「常住快樂」,屬於總結,也就是本經的流通分,可以分為四節︰1、本經的名義,2、自修的功德,3、化他的方法,4、念誦的利益。現在就依次加以解釋如下︰

 

1、本經的名義

 

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。

 

如此,指本經正宗分從第一覺悟〈無常無我覺〉,到第八覺知〈大心普濟覺〉,這八個覺叫「如此八事」,「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」,兩句話,就點出了經名,說明本經命名「八大人覺」的意思。雖然這八個覺當中,有三個覺悟(悟無常、悟智慧、悟梵行),五個覺知(知少欲、知知足、知精進、知布施、智普濟),有覺悟和覺知的不同,這只不過是翻譯大德的行文技巧變化,文字上有所差別,其實意義是一樣的,都是諸佛,以及菩薩這些大人,所覺悟的八種法門。我們也可以知道,這兩句強調經中所說的八種法門,唯有諸佛菩薩大人才能覺悟,一般的薄地凡夫與二乘聖者,沒有發菩提心,是不能覺悟這些事理,雖然正文很多地方講無常無我的道理,是二乘人所修的,但是到最後都匯歸於大乘,所以本經主要是弘揚大乘的法門。

 

2、自修的功德

 

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。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。

 

「精進行道」,精進,在前面正宗分已經解說得很詳細,精,就是專一不雜;進,就是勇往直前。行道,有兩種解釋︰一、指佛教的一種儀式︰在經典中,好多地方都提及,佛弟子為了禮佛或是禮佛塔,經常都會右繞三匝,稱為行道,又叫經行,在佛國特別重視這一種儀式。二、指行菩薩道:迴向偈的最後一句「世世常行菩薩道」,正好說明精進行道的意思。

 

說到行菩薩道,菩薩道是什麼呢?最基本的必須實踐菩薩度生的六度萬行。我現在簡單地把六度解釋一下︰

 

一、布施度︰布施有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三種。當人家在經濟上需要我們幫忙,我們用錢財援助他,使他脫離困境;人家在佛法、知識方面有不明白的地方,我們為他解說,讓他了解;人家精神上受到威脅,我們安慰他,給他遠離怖畏,這樣就是行布施了。

 

二、持戒度︰我們學佛修行,主要是必須守戒、持戒,因此佛法談到勤修三學──戒、定、慧,首先就要能夠持戒,戒法有三類︰

 

1)攝律儀戒︰就是要注重威儀,嚴持戒律,凡是損害他人的惡事,一定要禁止,不可以去做。

 

2)攝善法戒︰只要對人有利益的善行,必須全力以赴。

 

3)饒益有情戒︰所作所為,不顧個人的得失,完全以利益眾生為前提,甚至於犧牲自己的生命,也在所不惜;而且只要是有利於他的事情,縱然一時受到人家誤會,仍然會堅持去做。

 

這是行菩薩道所應具備的三聚淨戒。

 

三、忍辱度︰可以分為安受苦忍和耐怨害忍兩種︰

 

1)安受苦忍︰對我們生理方面,身體上的病痛,以及不如意的事情,能夠忍受得了,或者對自然界的冷、熱,還有我們精神上受到打擊,都能夠忍受,稱為安受苦忍。

 

2)耐怨害忍︰在人際關係方面,有人設計圈套,想對我們不利,要侵犯我們,陷害我們,這些冤家、怨敵,我們都能夠忍受,稱為耐怨害忍。

 

四、精進度︰經典中常說︰「未生善心令速生,已生善心令增長;已生惡念令速斷,未生惡念令不生。」凡是好的事情,還沒有開始生起的話,我們要儘量地培養,讓它生起;既然萌生了,就讓它很快地生長起來。反過來說,一切惡事,還沒有生起的,不要給它發生,假使已經發生了,就趕快阻止它,不要讓它延續下去。總而言之,精進就是努力去止惡行善。

 

五、禪定度︰禪定是個華梵並舉的名詞,梵語禪那,中國的意思是靜慮,就是一種思想集中,精神的安定力,這是專專修禪定、靜坐。三學的初步是持戒,接著第二步就是修定,能夠持戒,妄想紛飛的心,才定得下來;能夠把心澄定下來,才能啟發無上的智慧。

 

六、智慧度︰不論是世間法,或是出世間法,智慧是非常重要的,我們學佛、修持,主要是啟發無上的智慧,才能夠了生脫死,成就聖果;菩薩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也都離不開深廣無邊的智慧。

 

為什麼六度每一個名詞下面都有一個「度」呢?六度,又稱為六波羅蜜,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。有這六種法門對治我們的惡念和不軌行為,就可以度過生死苦海,到達涅槃的彼岸。所以,布施,度慳貪,一個人貪心重的話,能夠多修布施法門,貪念自然會減少了。持戒,度毀犯,我們的行為,常常在有意無意之間犯規矩,能夠持戒,言行必定非常謹慎,不會越軌。忍辱,度瞋恚,脾氣大、瞋心重的人,修忍辱行,可以降伏暴躁的心性。精進,度懈怠,每個人都有惰性,往往提不起精神來,什麼事情都不想幹,這種懈怠、惰性,必須用精進來對治它。假使我們精神散亂,思想不能集中,就要修禪定,常常打坐參禪,所以禪定可以度散亂。而智慧,是用來度愚癡的。

 

因此,菩薩行道,必須精進修持六度法門,這才是「精進行道」。

 

接著,我再以一個小故事,說明行菩薩道是不容易的,假如不是真正發菩提心,遇到意外的打擊,可能會退心的。

 

佛的弟子當中,有一位名叫舍利弗的,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。他本來是小乘人,屬於只希望早一點斷煩惱、了生死,不再來受六道輪迴之苦的自了漢。

 

有一天,舍利弗發了菩提心,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對他有所要求的人。這事被一位天人知道了,想考驗他是不是真的有這一分心,於是,就特地下來人間,變成一個青年,站在舍利弗遊化托缽必經的地方,嚎啕大哭。

 

舍利弗經過他身邊,輕輕地問他︰

 

「青年朋友,你為什麼這樣傷心?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嗎?」

 

這一個天人變化的青年邊哭邊說︰

 

「你不要理我,我不會告訴你的!」

 

「為什麼?」

 

「告訴你也沒有用,你實在幫不上忙,沒辦法替我解決問題!」

 

「不一定!」舍利弗溫和地說:「你先說給我聽聽嘛!我是一個學佛的人,而且發心要行菩薩道,人家有任何困難,我一定盡我的力量幫助他;你不妨說說你的難處!」

 

「真的嗎?」青年向舍利弗投以懷疑的眼光。

 

「當然啦!」舍利弗非常肯定地回答。

 

「好!我告訴你,我媽媽病得非常嚴重,醫生看過以後,藥方已經開了,只是所需要的藥引子可不簡單,縱使有錢也買不到的。」

 

「那是什麼東西呢?」

 

「需要發菩提心的修道人的一隻眼睛,和藥去煎,喝下去病才會好!」

 

青年接著又說︰「誰不愛惜自己的眼睛,要一個普通人的眼睛已經不容易了,何況是有道心、有修持的出家人,叫我到哪堨h找?眼睜睜地看著媽媽走上死亡的路,怎不叫我絕望、傷心痛哭!」

 

舍利弗說︰「這個沒有問題,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!」

 

「真的?」青年聽了,將信將疑。

 

「我是出家人,不打妄語的。告訴你,我發了菩提心,要行菩薩道,希望能夠盡我的力量,救度一切人,滿足一切人的要求,所以我的眼睛可以布施給你,現在,你就拿去吧!」

 

「我怎麼可以動手拿出家人的眼睛,你願意的話,應該自己拿給我!」

 

舍利弗馬上把左邊的眼睛挖下來交給他。

 

誰知青年卻說︰「糟了!你怎麼這樣急性,我話還沒有講完,照醫生說,需要的是右眼,不是左眼呀!」

 

舍利弗心想,這個人做事怎麼這樣糊塗,我原以為布施一隻眼睛給他,還有一隻可以看得到,他又說挖錯了,真是的……。再一想,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,行菩薩道的時候,曾經施捨了無數的頭目髓腦,不知道捨棄了多少生命,才修成聖果,我既然要行菩薩道,應該向他看齊啊!於是說︰

 

「好吧!救人救到底,我再把右眼給你吧!」

 

這樣,舍利弗成為瞎子了,他雖然看不到,但耳朵還是聽得很清楚的,只聽到青年拿了眼睛,用鼻子嗅了一嗅,隨即把它摔到地上,用力踏碎了,說︰

 

「你說你是修行人,你的眼睛居然是這麼臭,腥味這麼重,哪堿O真正有道心的人?雖然你這樣發心,根本沒有用!」

 

舍利弗聽了這話,心頭好像挨了一刀似的,說多難過就有多難過,恰如從夢中甦醒過來──啊!眾生真是難度,算了吧!我還是做羅漢,修我的自了漢吧!

 

這時候,天人立即現出原形,說︰

 

「舍利弗尊者,你不要灰心,我是來考驗你的,你既然發菩提心,不要為了我跟你開玩笑,受了打擊,就改變了初衷,你還要繼續發大心,才能夠成佛呀!」

 

從這一個故事,我們可以知道,要做一個菩薩,精進行道,必須難行能行,再困難的事情,別人做不到的,他能夠做到,這就是菩薩的典範。

 

「慈悲修慧」,慈悲,就是人家在苦難當中,需要我們為他解決問題,給他快樂,我們就以慈悲法門來幫助他,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在人際關係上,以及面對著與我們群居的其他眾生,我們都要隨時隨地培養我們仁人愛物的慈悲心。修慧,慧,指智慧。我們學佛做菩薩,光有慈悲是不夠的,要知道,芸芸眾生的喜好、根機千差萬別,正如《地藏經》中講的︰「南閻浮提眾生,其性剛強,難調難伏。」南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,這堛熔野矷A個性都是非常剛強的,我們要感化他們,讓他們身心調伏,步向正知正見的正覺之路,一定要具有很大的智慧,才能完成度眾生的任務。因此,菩薩道六度的最後一度就是智慧。佛法中說︰「五度如盲」,六度的前五度,好像一個瞎子,最主要還是靠智慧來指揮,才能做得完善,換句話說,行菩薩道必須「悲智雙運」,既要有慈悲,更需要有智慧做領導,才有辦法方便度生。所以「慈悲修慧」是做菩薩所應修持的兩個重要法門。

 

「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」,船,是運載的意思,做菩薩要度化眾生,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們,所以有「慈航普渡」之說。法身,是佛的三身之一。在大陸的叢林,早上和中午過堂吃飯,要先念供養咒,一開始就是「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、圓滿報身盧舍那佛、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」,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,毗盧遮那是[一切處的,盡虛空、[法界、無所不在,卻是無形無相的。而釋迦牟尼佛是應化之身,有具體的身相,可以看得見的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說︰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如來,不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,這是指法身佛,他聚集了一切的功德法。

 

法身船非常的大,但也是無形無相的,表示我們不要執著。度眾生的功德,可以說是很大的,但不要執著,即使是平常持誦念佛,都不要執著它的功德,唯有無相的功德,才是最大的。再說,行菩薩道的人,所要修持,所要追求的,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,藉以顯現本具的法身,這個法身,就像一艘船似的,有了它,才可以渡過苦海、渡過煩惱河,到涅槃的彼岸去。

 

涅槃,這個名詞,我們在經典中常常會看到,一般人以為死了就叫涅槃,這是一種錯誤的解釋。涅槃是圓寂、或寂滅、滅度的意思。圓寂,圓就是圓滿,就是行菩薩道,修菩薩行,功德一天一天地圓滿,具足了一切清淨法;寂,指所有的染污法都消滅了。這種境界是最清淨、最光明的,稱為圓寂。或者稱為寂滅,寂,就是寂靜,指一切功德圓滿;滅,指所有的煩惱、業障全都消滅了,所有的生死也斷除了,這種境界,就是涅槃的境界。至於滅度的意思,就是滅除一切煩惱,度脫二種生死,如果把一切煩惱都斷盡了,不論是分段生死或是變易生死都沒有了,那就是成佛。總而言之,把煩惱斷盡,生死都了脫,就是達到涅槃的彼岸。

 

依唯識法相講,涅槃有四種︰

 

一、性淨涅槃︰我們的自性(本性),是非常清淨的,這種本性清淨的涅槃是我們每一個人,甚至所有的眾生,本來就俱備的。不過,我們現在處在凡夫位上,身口意三業與煩惱、染污相應,自己不知道有這樣的寶貝。

 

二、有餘依涅槃︰不論是小乘、大乘的修行人,雖說已經覺悟,得到解脫了,可是色身還存在,作為生命所依,所以稱為有餘依涅槃。

 

三、無餘依涅槃︰除了得到解脫覺悟而外,色身也沒有了,完全處在寂滅的境界當中,這是無餘依涅槃。

 

四、無住處涅槃︰這是佛菩薩的境界,就是不住於涅槃的意思。雖然解脫了生死,斷除了一切煩惱,已經到達成佛的境界,但是卻不住於涅槃,也不住於生死,即是無所執著於涅槃的境界,倒駕慈航,再來救度一切眾生,這時候,來去自如,不為生死所縛。

 

《四十二章經》〈無著得道〉一章中有幾句話,跟「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。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」這一段意思差不多︰「夫為道者,猶木在水,尋流而行,不觸兩岸、不為人取、不為洄流所住、亦不腐敗,吾保此木,決定入海。學道之人,不為情欲所惑、不為眾邪所嬈,精進無為,吾保此人,必得道矣。」

 

修道的人,說個譬喻,好像一根木頭,放在大河流堶情A順著水流,既沒有踫到兩岸把它擋住了,也沒有人把它取走,更沒有遇到水中的漩渦把它捲著,而木材的質料又很堅固,沒有腐爛,佛說這根木頭一直不受阻礙地流下去的話,保證到最後一定會流入大海去的。同樣的道理,一個修學佛道的人,能夠不為七情五欲所誘惑,不畏懼外境、邪魔,不為它所擾亂的話,很勇猛精進地修持無為,這樣的人,一定可以得道,可以成佛的。

 

因此,本經的這一段文字,說明了學菩薩道的人,以修持的功德,一定可以完成自利的目的,達到涅槃的彼岸。

 

3、化他的方法

 

復還生死,度脫眾生。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。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,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。

 

前面一段經文,只是說明自利的功德,然而學佛的目的,是要自利利他的,所以本段接著說明要利他,如何化他的方法。

 

「復還生死」,菩薩既然已經脫離了生死苦海,到達涅槃彼岸,照理應該是住於涅槃,享受究竟的快樂,為什麼要復還生死呢?復還,就是再回來,生死,指生死苦海。菩薩要再回到生死苦海當中來,是不是他對生死感覺得好玩、值得留戀?不是的!他的目的是要「度脫眾生」。

 

「度脫眾生」,度,就是化度,脫,就是脫離。菩薩雖然自己覺悟,到了究竟的彼岸,可是捨離不了苦難的眾生,好像觀世音菩薩,本來已經成佛了,為了救度眾生,倒駕慈航,再到生死苦海救度一切受苦的眾生,使他們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痛苦。這就是菩薩復還生死的原因,也就是說,菩薩是負有度生的任務而來的。

 

從這一點,我們可以看出佛教所謂大乘、小乘的差別。小乘人是「觀三界如牢獄,視生死如冤家」,希望自己早一點了生死,脫離苦海。大乘人不但希望自己得到解脫,同時懷著大悲心,在因地中積極地從事一切利生工作,即使證了聖果以後,仍然沒有放下度生的責任。

 

慈航菩薩臨圓寂的時候,寫了十六句遺訓,教誡所有的弟子,其中兩句是︰

 

「如有一人未度,切莫自己逃了!」

 

這正是菩薩度生的悲願──雖然這一生圓寂了,但是轉個面目,還是要到生死苦海來,繼續救度苦難的眾生,假使世間還有一個跟我有緣的人沒有救度的話,我一定要救度他、教化他,讓他離苦得樂,千萬不要自己逃跑了!從這兩句話,可以知道慈航菩薩雖然圓寂了,他發大悲心,要乘願再來度生,他一直受到大家尊稱為菩薩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
 

在這堙A有一點必須說明的︰眾生流轉生死,是受他的「業力」所牽引;菩薩復還生死,是憑他的「願力」而受生,因此,雖然是同樣在生死海中,菩薩和眾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
 

「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」,這說明菩薩度生的方法,菩薩自己所修的,就是本經前面所講的八種法門,在度生的時候,再以這八種法門來開示、引導一切眾生,可見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中這八件事,是自利利他的,是最微妙、最殊勝的法門。

 

「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」,這是菩薩救度眾生的目的。眾生因為迷戀、執著世間的一切,於是起惑造業,不停地生死輪迴,現在,做菩薩的,在大悲心的驅使之下,要教化一切的眾生,使令一切的眾生能夠覺悟到生死的痛苦,而生起希求出離的心願。

 

這一部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雖然只有三百七十二個字,你如果用心仔細地研究,就會發現正文中有七處提到「生死」,好像第一覺悟︰「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」;第二覺知︰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;第五覺知︰「愚癡生死」;第八覺知︰「生死熾然」;在流通分中又有三個生死︰「復還生死」、「覺生死苦」、「永斷生死」,為什麼如此重視生死?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應化到娑婆世界來,目的就是要度脫一切眾生,使大家都能夠脫離生死的痛苦,只要生死斷除,其他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,因此,本經特別強調生死。

 

禪宗的大德說︰「常將生死掛眉頭!」一個學佛的人,應該常常把生死問題,掛在眉頭上,放在眼前,不要把它忘記了,不然,對佛道就不能認真精進。近代淨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,八十歲時,寫了一個很大的字──死,下面還有幾個小字注明︰「學道之人,念念不忘此字,則道業自成」。這一幅字,他貼在自己的床頭上,用來警策自己,提醒自己,身為學道的人,能夠時時念念這「死」字的話,自然而然會精進修持,道業也理所當然地可以成功的。

 

也許有的善友會說︰為什麼學佛的人這樣消極呢?為什麼要把死掛在心頭呢?尤其是年紀輕的人,認為自己生機蓬勃,來日方長,人生應該及時行樂,死,還早得很哩!但是究竟什麼時候死,我們誰也沒有把握,不一定是年紀大的就會早一點死,關於這個問題,佛在《四十二章經》中給我們很中肯的答案。

 

有一次,釋迦牟尼佛問他的弟子︰

 

「人命在幾間?」(一個人的生命究竟能夠活多久?)

 

其中一個弟子說︰「數日間!」(人生無常,生命就在數日之間。)

 

佛說︰「子未知道!」(你對我說的道理還沒有了解。)

 

佛又問另一個弟子︰「人命在幾間?」

 

「飯食間!」(那弟子回答說︰人生太短促了,只在吃一頓飯的時間,生命可能就會結束了。)

 

佛說︰「子未知道!」(你也沒有了解。)

 

於是,佛再問第三個弟子︰「人命在幾間?」

 

這一個回答︰「呼吸間!」

 

佛說︰「對啦!人命無常,一口氣轉不過來,就回老家了!」

 

「人命在呼吸間」,的確是個生死問題,我們必須時刻對它提高警惕,才會珍惜時間,精進辦道。

 

古德有首詩偈︰

 

一盞孤燈照夜台,上床脫下襪和鞋;

三魂七魄夢中去,天曉不知來不來!

 

這形容我們的生命,沒有把握永遠活下去,隨時都會離開世間的,所以詩偈說︰晚上,我點了一盞燈,把房間照亮了,就上床,脫下襪和鞋,躺著呼呼大睡,進入夢鄉,這時候,所謂三魂七魄,早就離開我們的身體到處雲遊去了,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時候,不知道它還回不回來?因此,有句俗話︰「晚上脫了襪和鞋,不知明朝來不來?」好多人,晚上看他還好好的,到了第二天早上,怎麼還沒有起床,沒有看見他出來,推開他的房門,一看,他已經嗚呼哀哉了,這證明人命無常,死魔隨時都在向我們招手。

 

有位禪宗大德寫了一首詩︰

 

眼看他人死,我心熱如火;

不是熱他人,看看輪到我!

 

看到我們的親友一下子去了,那是最使人傷心流淚的,可是看到跟我們毫不相干的人死了,心中仍然感到很難受,也像一團火在燃燒似的,這位禪師說他並不是為別人難過,實在是從別人的身上,想到自己,也許接著就輪到自己去了!

 

的確如此,人生是無常的,我們隨時都會離開人間,所以,要及時「修心聖道」。

 

我順便再講一個和死有關的故事︰

 

有一個人死了,到陰曹地府,就向閻羅王抗議︰

 

「閻王老爺,你要抓我來,那是沒有話說的,但應該先通知我一下,因為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交代呀!」

 

「我已經通知你好幾次,你怎麼沒有感覺呢?」閻王說。

 

「什麼時候通知的?」這一個人感到非常驚訝。

 

「你仔細聽吧!」閻王慢條斯理地告訴他︰

 

「你的眼睛本來是很明亮的,後來戴上了老花眼鏡。再說,你本來耳朵很靈敏,可是慢慢地聽不清楚了,表示你的生命一天一天地短促,這就是我通知你呀!接著,你的牙齒逐漸動搖,不能啃東西。還有,你的頭髮白了,腰酸背痛,這不是一次又一次給你送信嗎?你自己沒有覺察到,怎麼可以怪我沒有通知你!」

 

這個時候,剛好有一個青年在旁邊,聽了他們的對話,趨前說道︰

 

「閻王老爺,他是年紀大的,你通知他了,可是我才二十多歲,怎麼把我也抓來了,你沒有通知我呀!」

 

「沒有通知你?想想,你左鄰右舍所死的人,是不是都已經七老八十歲的?不見得吧!不是也有十歲八歲的,這不就是通知你了?是你自己沒留心呀!」

 

講起來,這好像是個笑話,實實在在,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,隨時都有可能結束生命,離開世間的,因此,在我們最歡喜,最得意的時候,還是要提醒自己,注意「死」的問題。

 

「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」,在前面第二覺知中,已經告訴我們,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,這是痛苦之因。既然我們知道人生太痛苦了,要解決生死問題,必須從「因」中去下手,沒有了苦因,就不會有苦果。所以,在消極方面,必須捨棄、厭離財色名食睡與色聲香味觸等兩種五欲,進一步,再修心聖道。

 

修心聖道,是斷除苦因和苦果的方法。修心,就是修攝意業,我們每一個人,每一天的活動,所謂身口意三業,以意業為主,身和口都要聽從(心)意的指揮,所以,我們必須修心、攝心,才能夠捨棄五欲,看破世間,在道業上勇猛精進。聖道,就是聖人之道。佛說了三藏十二部,每一句可以說都是聖道。但這堳八聖道,也就是八正道。在我們的山門頂上,以及講台的正面,都有一個法輪,這是佛教的標誌。法輪中間以八支金剛杵,橫、豎、交叉,圍繞著軸心,像車輪一樣,那是代表了八正道。現在我就簡單地把八正道介紹一下︰

 

一、正見︰見是見解;正見,就是很正確的見解。世間上的見解可多哩,各人的見解不一樣,站在學佛的立場,相信有因果、有凡夫有聖人、有生死有涅槃,就是正確的見解。

 

二、正思惟︰思惟,就是思想;正思惟,指正當的思想。我們每個人,每天從早到晚,沒有一個不用思想的,但往往是胡思亂想,而學佛的人,應該把佛法放在心堙A把生死問題放在心上加以思考。

 

三、正語︰正直的語言。我們要講有用的話,戒律中有四種不宜講的話︰不可說謊話、不可講粗話、不可搬弄是非、不可花言巧語。換句話說,所講的話,必須是正大光明、對人家有利益、很直爽的話,才叫正語。

 

四、正業︰端正的行為,業,指行為,離不開身口意三業,我們不論是身體所表現的、口頭所講的,或者心堜珝Q的,應該是很端正的,不是偏邪的。

 

五、正命︰正當的職業,做一個佛教徒,所從事的職業(工作),應該合乎我們的身分,有許多工作,不宜去做。好像殺、盜、淫、妄之類,或者所謂不正當的職業,舞廳、妓院、賭場,甚至走私等非法的事業,都不是佛教徒的正命。

 

六、正精進︰正當的努力,不要胡作非為,這是指止惡行善方面而講的。

 

七、正念︰正確的憶念,我們的念頭,要很正當、清淨的,比如我們心堭`常念觀世音菩薩、阿彌陀佛的聖號,或者持咒,保持這樣的念頭,就是正念。

 

八、正定︰正當的禪定,就是精神集中,屬於正統的方法。佛教而外,其他的外道也有定,但那種定如果修不得法,會走火入魔的。

 

總而言之,學佛的人,談到聖道,八正道就是我們修持所要努力的方向,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的。八正道,歸納起來,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學了。

 

4、念誦的利益

 

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。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,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。

 

本經一開始,就是「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,八大人覺」。到了最後的流通分,還是歸回到「誦念」來,前後呼應,目的是強調發大心的學佛弟子,必須重視本經,以本經的教導作為自修與化他的準則。另一方面,本經可以藉著自他的行持而廣泛流傳於世。

 

「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」,做一個佛的弟子,不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,男的或是女的,晝夜六時,有空的話,就要誦念《八大人覺經》,時時念著成佛做菩薩所應覺悟的八件事情,每一個念頭都存著這八個法門的話,我們的內心、思想,整個和佛法相應,想著如何了生脫死,自然不會去為非作歹,過去縱然有許多不對的地方,也會在佛法的光明照耀之下消失了,因此,可以滅無量罪。

 

「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」,進一步向前,趣向菩提大道,菩提是梵語,中國舊譯為道,新譯為覺,也可以說是覺道。所謂道,就是通達的意思。覺,是覺悟。所以,菩提即是通達覺悟的大道。我們以誦念《八大人覺經》,依著八個法門去修持的功德,將來一定會趨向菩提大道,而且很快地登上正覺,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(無上正等正覺),也就是成佛,達到最高的佛果境界。

 

「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」,既然證得了佛果的最高境界,當然是永遠斷除了生死,不會再來娑婆世界受痛苦了,所以是「常住快樂」。常住,永恆地安住於常、樂、我、淨的涅槃、快樂的境界當中。然後,再發心,乘願再來度化一切眾生。

 

本經共計講了十四次,大家聽完以後,多少應該有所收穫,希望大家不要聽過就算了,必須於念念中,把經文加以思惟,每一個覺悟、覺知,每一句話,我們都要把它背念,雖然不能十分了解其中的意思,但背熟了,日子久了,熟能生巧,多少也能夠體會它的道理。不然,不了解佛法,光只是來廟媬N香,也沒有什麼意義。同時奉勸諸位,從今天開始,必須隨分隨力的利用一點時間去念佛、誦經、研究佛法,這樣對我們學佛才有受用。

 

最後,祝大家身心健康,法喜無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