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佛與醫學

 

道證法師編述

 

各「分解動作」之佛法涵義及醫學原理

 

〔十三〕為什麼膝一跪地,手就即刻放鬆?

 

無量壽佛

亦號無量光佛....其有眾生遇斯光者,垢滅善生,身意柔軟。若在三途極苦之處,見此光明皆得休息,命終皆得解脫。

 

—無量壽經 

 

 

膝一落地,(尚未坐下)手就放鬆柔軟。

 

一、佛法方面涵義:

 

•無論拜佛,及日常動作中,隨時要鍛鍊「一心」,「放下雜緣」。

 

┌身:一心—一個自然物理重心,不必多處「白耗力」緊張。

└心:一心念佛,不必處處罣礙,身意柔軟。

 

•阿彌陀佛48大願,願願非救我不可!無須抵抗佛力,緊張罣礙自尋煩惱。放心交給佛,任憑佛救度吧!

 

•跪時,膝既已落地可載重穩當,手就不必白白耗力,在旁僵硬緊張(徒增阻力),故跪地之同時,手剎那間就放鬆。此亦即練習,「生心」即刻「無住」,「無住」又「生心」(正念)。漸漸能體會金剛經「無住生心」之道理。

 

•練習—動作中,心只專注於此刻「當下」,過後,即不罣礙,(隨過、隨放)(過去心,不可得),亦不為「下一動作」預先緊張(未來心,不可得),如此一心專注於當下,才能身心放鬆自在(現在心,不可得)。

 

二、解剖、生理方面的意義:

 

隨時放鬆,可使血流、淋巴之阻力減少,循環順暢。肌肉不耗力收縮緊張,則「耗氧量」減少,也不耗能量,不易疲勞,且產生之廢物少,不易堆積「酸痛」物質。

 

開始練時,因為肩僵硬,手肌長期緊張,彈性差,且縮短,可能無法跪在「膝齊指尖」之位置。但,只要多拜,則肌肉能放鬆拉長,肩關節也鬆靈,手會明顯長很多,身心柔軟。

 

三、日常運用:

 

1)人常有罣礙、緊張的習慣,如:

 

右手工作時,明明左手沒事,也跟著懸在半空緊張。(如炒菜(1))右手炒菜,左手白耗力緊張。

 

×1)左手沒事,別緊張。

2)放鬆,專注,多自在!

 

 

炒菜也要念佛!

 

 

2)又如下圖:

 

坐著沒事,也有一隻腳翹著緊張。

仰頭、手載力、肩緊,易疲、易老。

 

 

 

其實,人只要採用重心穩固的姿勢,就可以全身放鬆,根本沒必要緊張僵硬。

 

一生緊張執著,不會得到什麼,只會混身酸痛。

 

放鬆,會更靈活自在,不會失去什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