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重、恭敬、不輕慢善根
   
     

啟七幾日了,因病沒能進堂,今日勉強供養數語而無氣力,恐不能入眾位之耳,希望講經法師再為重說,使之達到目的。(至此諸師約求由通阿按段當面高聲傳達)

講什麼呢?在沒啟七前,夢中勸人「尊重善根,恭敬善根,不輕慢善根」醒後想想已往講善根時也有,但沒有這樣的叮嚀囑咐。已往講身口意業固不可拔,謂之根。又善能生妙果生餘善,故謂之根。有三善根:不貪、不瞋、不癡。有五善根:信根,正信能破邪;進根,精進能破懈怠;念根,正念能治諸邪念;定根,破諸散亂;慧根,破三界諸惑。平時講教,對三善根、五善根未重重的囑咐,這次想起大方廣佛華嚴經,華嚴海會佛菩薩的善根微妙殊勝,深厚圓滿,而這善根,人人本具,祇因大家輕慢了,不尊重不恭敬,所以流浪生死,受生死苦惱。

華嚴海會佛菩薩的善根是什麼呢?就是大方廣三字,大是心的體,是法身德;方是心的相,是智慧,般若德;廣是心的用,是解脫德。這體相用三大,那一個眾生都具足的。可是怎樣大法呢?大得豎窮橫遍;豎窮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際,不從何時生是無始,盡未來際也不沒滅是無終。而且在每一時際都豎窮橫遍,過去通遍十方,現在、未來也通遍十方。這體相用三大、三德,一一悉皆豎窮橫遍,舉一即三,舉法身就具足般若,解脫,舉般若具足法身,解脫,舉解脫也具足法身,般若。因為全三是一,都是一心本具。一心本具的三大,三德,不僅人類人人本具,下至昆蟲也具,三途眾生也具。地獄眾生,一日一夜,萬死萬生,在受苦時,也未損失少許。若有所損少,修持也不能成就了。這樣才人人可以依此體相用三大的善根修持,我們要尊重要恭敬,不要輕慢,不要自暴自棄。不自暴自棄的,都可修顯三大,直至成佛。

 

那麼,是什麼障住了三大不能成為三德呢?最厲害的就是業,業就是障。業是事業(業力),身口意三業,是思想,言語,行為三方面的事業。分開說身有殺、盜、婬,口有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,意有貪、瞋、癡,共是十種業。一種業障就多的不得了,況三業,十業?一一業又有主伴,主中還有主,伴中還有伴,主伴重重無盡的黑業,叫障。障什麼呢?障心的廣、用,就沒有解脫德了。心的用怎樣廣呢?廣度眾生,自利利他,能廣破業障。用心的智慧妙用,善巧方便的破除廣多的業障,就叫善業了。怎樣用智慧心呢?必須學戒學定學慧。

業是繫縛義,造惡因必得惡果,使人繫縛不得自在。果不離因,如影隨形,形動影動,形止影止;沒有離形的影,也決沒有逃開業因的果報,可是學佛修行的人,尊重廣字(心用)解脫的善根,則決不造業了。可是業多的很,造業的人也多得很,如祖祖相傳的恐無後嗣,子女婚嫁,就是淫業,淫欲熾盛,失於正常,種種所作,無非增長生死。以此一業推想,盡未來際,恐無由擺脫;就是發心擺脫也很少啊!可是學佛法就發出擺脫業的特別思想,尊重大方廣三善根,求斷欲業,了生脫死。所以要證解脫德,非學戒不可;戒是制約,業為持戒的心理所制約,一切惡業不起,才可得到解脫,復還心的用大。

相大,是般若德心相,非長短、方圓、大小,有什麼相呢?有靈知靈覺可以查考,鑿鑿有據,而確有相。如同為人,有的與說淺淺佛法尚不了解,就是愚癡相;有的與說佛法甚深義理而一聞即悟,就是智慧相,可以證明心相是大。若在眾生分中,多半是愚癡相;唯有愚癡才障相大,不愚癡也障不了相大了。若想破除愚癡相,復還智慧相,必要學般若。因智慧能破愚癡,智慧不開,愚癡是破不了的。所以不學般若,還是沒有尊重方字相大的善根。

相有事相,有理相。明白一切義理,得根本智;明白一切事相,得差別智,也叫權智生起智慧,可破十使煩惱惑障。前講破業障得解脫德,現在說破惑障證般若德,一藥治一病,須要清楚。

 

「大」是體大,是法身德,尊重法身,法身德才顯露。如果不尊重法身,就盡未來際也在生死之中。常說:「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。」抱佛眠,是睡眠時,抱著法身佛睡而不知覺。因為只認識了色身睡覺,認識不到法身隨緣,就在睡時也未離開法身啊。可是不認識法身就但隨色身的睡下起來。若尊重法身呢,則睡眠覺起都不離法身了。怎樣不離法身?觀想。或念佛、持戒,都隨時隨處不斷的觀想法身之大,就是不離,如念佛,念阿彌陀佛,認識自性彌陀,認識自己法身,縱到睡時也不忘記,就是尊重法身了。若是睡時乃至醒時都不理法身,就是輕慢法身,那能得念佛三昧,證得自己本具的法身德呢?若不認法身,但認色身豈不自暴自棄呢?

念佛,三歲孩童也能也會;若論究竟有沒有功夫,就大有問題了。若照顧不到法身,自性彌陀,若不知道自心是佛,佛是自心,自心具法身,自心作佛,就還是不會念,所以說八十老翁也還念不會。有些膽大心粗的人,說我念佛念的很久了,在作事時都能念佛了,可不知道但是口念啊!不知道念佛真意思,念到彌勒下生也不中用。所以念佛必得學佛,學佛因地未成佛時的大願大行,如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大願,廣度眾生,我們念阿彌佗佛而不發願,就不算是會念。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大願,果位證成佛道,莊嚴成了極樂世界,是因果不差的道理。四十八大願不離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;先發四十八願以願導行;後行十大行願,以行填願。有十大行願以完成四十八大願才願願圓滿。所以說念佛必學佛的發大願行。

若不會發願,就不會念佛,就不會尊重,恭敬自心的體相用三大,證不得大方廣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脫三德。望各位好好地尊重,恭敬善根,不輕慢善根。